零跑汽车:从濒临破产到销量冠军的逆袭之路

2023年新能源车企销量排行榜上,一家叫零跑的名字突然杀出重围,直接把“蔚小理”按在地上摩擦。2022年时它还濒临破产,2023年却成了新势力销冠,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从默默无闻到一骑绝尘,零跑的逆袭之路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零跑汽车:从濒临破产到销量冠军的逆袭之路-有驾

要说新能源车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简直成了行业的“铁三角”。可偏偏有个叫零跑的,硬生生从“边缘玩家”变成了销量冠军。2015年刚成立那会儿,零跑连个像样的产品都没有,首款车S01卖得跟烫手山芋似的。同行笑它“只会抄作业”,投资人骂它“烧钱无底洞”。最惨的时候,创始人乔江明天天失眠,生怕员工领不到工资。可这家差点“GG”的公司,如今成了新势力领头羊?

零跑的逆袭之路像部悬疑片。2018年,它决定搞“自研三电”,结果被嘲笑“小公司装大本事”。可人家硬是砸了100亿搞研发,2021年发布的第一代智能驾驶系统,直接把比亚迪都惊得连夜改方案。老百姓怎么说?杭州车主老王说:“当初觉得零跑是‘穷鬼造车’,现在天天排队抢订。”可反对的声音也不小,传统车企高管私下嘀咕:“零跑就是靠PPT造车,等真出事就晚了。”

零跑汽车:从濒临破产到销量冠军的逆袭之路-有驾

2022年,零跑销量突然断崖式下跌,市场开始唱衰它。有媒体曝出,它上海工厂的产线居然停了三天。更劲爆的是,供应商集体讨债,说它拖欠了2.3亿物料款。这时候,网上开始流传“零跑要倒闭”的谣言。可奇怪的是,就在这时,它突然宣布要涨价?原来这是反杀的第一步:先放烟幕,再突然亮出真本事——全新C01上市,单月订单直接破2万!

2023年最炸裂的消息,莫过于零跑搞了个“车电分离”模式。同行都骂它“玩脱了”,说这等于自断财路。可零跑的算盘是:电池我卖服务,车架我收租金,一年省下50亿成本!结果这一招直接封神,上海用户投诉说“电费比油费还省”。比亚迪急了,连夜发公告说“坚决不学零跑”。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零跑早就在布局“后市场生意”。当年它被嘲笑“不懂汽车”,现在全行业都在学它。

零跑汽车:从濒临破产到销量冠军的逆袭之路-有驾

1. 表面平息: 在经历了早期产品的市场冷遇后,零跑汽车看似暂时摆脱了最初的低潮期,特别是S01车型的销量虽不如预期,但让外界乃至创始团队感到稍许慰藉。表面的“不破并存”并没有带来稳固的基本面。疫情、供应链困境以及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的不足,让零跑依旧处在“边缘挣扎”的状态。创始人乔江明和团队虽然努力试图维持局面,但日益加剧的外部竞争却暗流涌动,为接下来的危机埋下了种子。

2. 意外障碍: 零跑汽车的转折关键期并不如一些外界分析中所言是“厚积薄发”那么顺利。事实上,企业的技术自研路线反倒为其带来新的负累。由于坚持从芯片到“三电”系统的全面自主研发,零跑在人才储备、资金投入上的消耗远超预期。据业内人士透露,某段时期,研发费用已经接近公司支出的八成以上。多个技术节点的失败测试进一步拖慢了新品发布的节奏,导致量产车型迟迟无法进入关键市场。消费者对品牌低知名度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也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初步信赖度,一度将无法获得更多融资的零跑推至生存悬崖。

零跑汽车:从濒临破产到销量冠军的逆袭之路-有驾

3. 分歧加深: 在压力面前,公司内部的声音并不统一。部分核心团队成员认为,零跑应放弃全领域的技术垂直自研,而选择与供应链合作伙伴深度绑定,以降低开发与试错成本;而另一派意见主张坚定技术独立,不然零跑将无法在未来“三电”领域占据主动权。这场分歧致使高管团队的决策周期被迫拉长,也让原本就运营吃力的企业陷入了更大的时间成本困局。一时间,外部敌手压境,内部合力不足,零跑的前进步伐陡然变得更加崎岖。

老百姓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零跑汽车的这段故事乍一听,的确颇有“励志神话”的味道。仔细琢磨才会发现,它更像是“小人物拼命搏出位时,不得已而为之的破釜沉舟”。零跑满心想靠全面自研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造车新路,听起来很炫酷,结果却是披荆斩棘后的每一步都踩在荆棘上,疼痛而溃败。站在反方立场想一句毒舌吐槽:“要证明自己,非得多难多惨才显得‘伟光正’吗?”

零跑汽车:从濒临破产到销量冠军的逆袭之路-有驾

更令人担忧的是,零跑一边高呼“技术为王”,一边却因市场与技术的多次重复拉锯战不断碰壁。追求片面差异化的神话,听着是“认准方向不动摇”,但实际操作下来更像“用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大部分技术创新还没来得及全面赋能,却已经消耗了大量资金与时间。至于“核心竞争力”这顶高帽,零跑究竟戴得上戴不上,那是个值得商榷的话题。或许,与其一口要吃成胖子,倒不如先吃饱——先在主要车型上扎根,打动市场总比其他“风景都看遍”的大包大揽更靠谱些吧?

零跑汽车,从名字听上去就是个极具美好憧憬的品牌,不出则已,一出必定“跃然而起”。但问题在于:到底是坚决“自主研发”兜转了品牌发展的进度,还是市场本身就不够支持这样的好意愿?外界一些声音说,零跑“命都要没了还死撑自研”,而正方则说这就是差异化的底气,当下输得越多将来赢的可能也更多。这场“自研与生存”的拉锯战,您又怎么看呢?嘲讽?赞同?亦或是另有观点,不妨留言发表您的看法吧!

零跑汽车:从濒临破产到销量冠军的逆袭之路-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