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

#图文打卡计划#

比亚迪打响全民智驾时代第一枪

春节一过,比亚迪就大大方方地宣布要进入“全民智驾时代”。本来以为今年汽车行业可能会从简单的降价竞争转向更高端的智能驾驶技术竞争。看看那些新势力车企的发布会,它们的重点宣传内容也确实是这个方向。

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有驾

智驾系统迎来强监管

小米SU7出事后,智驾系统的信任问题一下子就来了。到了4月,工信部也坐不住了,直接给智驾系统踩了个“急刹车”,说是要好好整治一下现在乱七八糟的情况。

国内智驾发展这几年简直就像“蒙眼狂奔”。车企为了吸引眼球,在宣传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什么高速NOA、城区NOA、高精地图、无图智驾、端到端、车位到车位之类的词,听得人云里雾里。这些不仅是技术发展的重点,也是车企之间竞争的关键点。

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有驾

智驾宣传战背后的现实差距

刚开始的时候,搞智能驾驶的公司都挺小心谨慎的。后来汽车行业越来越“卷”,卖车的竞争特别激烈,厂家们在宣传上也开始玩得更猛了。啥“解放双手”“零接管”之类的词儿,用得越来越多,好像每家的智能驾驶系统都很厉害,但谁也不知道第二梯队是哪些。

其实呢,不管厂家怎么吹,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智能驾驶系统都还是L2级的驾驶辅助功能,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距离。而且因为厂家夸大的宣传,甚至虚假宣传导致的事故也不少,小米SU7那事儿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有驾

智能驾驶宣传应回归理性

国内智能驾驶的宣传混乱情况确实该好好整顿了。车企在做宣传时,不能再用“自动驾驶”、“自主驾驶”这样的敏感词汇,就连大家常用的“智驾”、“高阶智驾”也最好别用了,得注意措辞。

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有驾

新势力车企集体闭嘴智驾

对于那些习惯了夸大宣传的新势力车企来说,想马上改变自己的营销方式可不容易。就像余承东以前总爱说“遥遥领先”,后来华为高层不让说了,每次发布会他都想脱口而出,但又不能说,那感觉真是挺别扭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以往车展上,各家车企总喜欢拿智驾系统大做文章,什么“L4级自动驾驶量产”、“激光雷达标配”之类的口号满天飞。但这届车展,新势力们突然集体沉默了,不再提智驾。比如蔚来老板李斌坐在乐道L90的前备箱上钓鱼,理想高管用力摔门来展示MEGA Home电吸门的静音效果,大家都默契地避开智驾话题,这看起来有点尴尬。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工信部暂停了对智驾系统的推广。

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有驾

新势力车企不再迷信“智驾”了

新势力车企以前靠智能驾驶(智驾)吸引眼球,但现在这招好像不管用了。在上海车展后,很多车企都不怎么提智驾了,连宣传都低调了不少。像小米、蔚来、理想这些品牌,现在更愿意说辅助驾驶,而不是智驾。

其实对这些新势力来说,除了智驾,能拿出来炫耀的东西不多。未来的路可能得换个思路,别老想着靠高科技吸引人,得回到卖车的本质上去。毕竟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务实了。有数据说,到2025年,因为看重智驾而买车的人少了,反而大家更关心续航到底准不准、售后服务好不好、车子以后卖得值不值钱这些问题。

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有驾

新势力车企需“堆料降价”提升竞争力

新势力车企要想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得把造车的基本功重新练好。一旦靠营销吹起来的技术泡沫破灭,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就只有产品的实力了。那怎么才能做出更有竞争力的车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关键在于“堆料降价”。

简单来说,一款车的实力强不强,主要看它在相同价位下能不能给用户更多的配置和更好的用料。这就直接关系到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归根结底,市场竞争的核心并不是拼那些花哨的智能驾驶功能,而是谁能给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也就是更低的价格。

新势力急刹车!智驾营销翻车现场-有驾

车企切莫本末倒置忽视安全

车企最不该忽略的就是安全问题。现在好多新车发布会,不是吹嘘智能驾驶系统,就是夸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配置,但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却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真是行业的遗憾。

等汽车行业不再靠夸张的营销手段吸引人了,那才是车企真正实力的表现。未来的汽车市场不会是PPT和口号的热闹场面,而是拼真本事的地方。那些只靠一时热度的东西,最终是赢不了比赛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