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

各位车友,你们的用车社又来啦!

今天咱们聊个大的,7月份的中国汽车市场,那叫一个风云变幻!

新能源车这是吃了“大力丸”还是咋地,一路狂飙,把曾经的燃油车老大哥们都给比了下去。

特别是那个叫小米SU7的新面孔,直接就成了7月车市最大的“黑马”,把我等吃瓜群众的眼珠子都惊掉了!

先看看这7月份的整体行情。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按理说,7月是大家都在享受夏日,买车这事儿可能就放一放了。

可市场表现却出乎意料地“淡季不淡”,韧性十足!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虽然环比稍微有点回落,但同比还能往上走,这说明咱们中国老百姓对车的喜爱,那可不是季节能左右的!

1-7月份累计销量更是直接突破了1200万辆,这增长势头,真是非同小可!

新能源:从“小众尝鲜”到“全民标配”的跨越!

要说这7月最大的亮点,那绝对是新能源!

渗透率直接就超过了54%!

这意味着什么?

就是你每在路上看到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这可不是“玩玩而已”了,这是要“一统江湖”的节奏啊!

回想过去,新能源车那是“尝鲜族”的专属,现在呢?

它们直接杀进了销量榜前十,把曾经的“燃油王者”日产轩逸、大众朗逸都挤到了角落里,只剩下两位老将苦苦支撑。

这画面,颇有几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味。

再深挖一下,纯电动车(BEV)这是重新拿回了话语权,销量那是蹭蹭地涨,同比增长了47.1%!

你想想,电池技术越来越好,充电桩也越来越普及,“续航焦虑”这玩意儿,在很多人心里已经不那么可怕了。

反观插电混动(PHEV),销量增长就没那么给力了,同比还下滑了3.6%。

这说明什么?

大家对“过渡产品”的热情正在减退,更倾向于直接选择“终极形态”纯电了!

价格区间也很有意思,10-20万这个档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成了绝对主力,占比超过56%!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这价位,正好是咱们老百姓家庭购车的“甜蜜点”,说明新能源车已经彻底从“政策补贴”驱动,变成了“市场选择”驱动。

以前可能是“我因为政策想买”,现在更多的是“我因为喜欢它而买”。

而且,新能源的触角还伸向了三四线城市,充电桩的普及让这些地方也成了新的增长引擎。

更厉害的是,咱们中国汽车出口那是相当给力,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同比增长了120%!

22.5万辆!

这数字,咱们中国品牌在电动化这条路上,这是要“弯道超车”全球的节奏啊!

小米SU7:这匹黑马,到底是怎么跑起来的?

说到新能源的“黑马”,那小米SU7绝对是7月最惹人注目的。

你敢信?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这款中大型新能源轿车,首次亮相就直接冲进了轿车销量前五,卖了21950辆!

而且,它每周的销量那叫一个稳,基本都在5000辆以上。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家是真的认可它!

21.59万到29.99万这个价格区间,小米SU7精准地卡住了中高端电动轿车市场的“黄金腰带”。

你说它定位精准不精准?

这价格,直接就把曾经特斯拉Model 3的“独孤求败”变成了“群雄逐鹿”。

想想看,过去这个价位,合资燃油车还在那里“自我感觉良好”,特斯拉Model 3也是“高处不胜寒”。

现在呢?

小米SU7来了,它不光有“小米”这个自带流量的品牌光环,还有那“性价比”的基因。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咱们聊聊这车本身。

外观上,那流畅的车身线条,从车头延伸到车尾,宛如一道流动的光影,展现出一种动感与优雅的完美结合,在车流中绝对是吸睛的存在。

内饰更是没得说,高级真皮座椅,触感细腻,座椅上的缝线工艺精致,每一针每一线都彰显出匠心精神。

还有那中控大屏,流畅的操作,Flyme Auto车机系统,这简直就是把手机的体验搬到了车里,用起来那叫一个顺滑!

开起来怎么样?

别急,这才是重点!

轻踩油门,你能感受到那股子“蓄势待发”的劲儿,动力输出非常线性,而且推背感那是相当的“到位”,让你肾上腺素飙升。

过弯的时候,悬挂支撑也很到位,能够很好地过滤掉路面的颠簸,同时又保持了足够的支撑性,让驾驶者在过弯时信心十足。

这种“人车合一”的感觉,绝对能让你嘴角上扬。

而且,小米SU7在智能驾驶方面也是下了大功夫,辅助驾驶功能那是相当的“聪明”,长途驾驶也能帮你减轻不少疲劳。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燃油车:老大哥们,你们还好吗?

对比新能源的“风生水起”,燃油车那边就有点“压力山大”了。

前面说了,销量榜前十,燃油车就剩下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两款。

而且,它们俩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

轩逸虽然7月份勉强守住了燃油轿车销量冠军的宝座,但同比下滑是事实,这背后是多少优惠政策和促销活动堆出来的,大家都明白。

朗逸也一样,曾经的“销量神车”,现在也只能在新能源的浪潮里“艰难求生”。

你看看轩逸和朗逸7月份的销量差距,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就差378辆!

这说明什么?

这紧凑型燃油轿车市场,是真的在萎缩,合资品牌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再来看看中型燃油车,帕萨特、凯美瑞、迈腾这些曾经的“常青树”,虽然还在榜单上,但跟比亚迪的秦L、海豹06比起来,那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凯美瑞、雅阁、天籁这些日系车,曾经的“日系荣耀”,现在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比亚迪把市场份额一点点蚕食。

豪华车市场也不是“净土”。

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L这些曾经的“逼格担当”,也被新能源车型抢了不少风头。

特别是奥迪A6L,虽然是豪华中大型车的销量冠军,但跟那些新能源的“搅局者”比起来,市场份额也在悄悄缩水。

价格战的硝烟与监管的目光

说到7月份的车市,价格战那叫一个“硝烟弥漫”。

比亚迪作为这场“价格战”的“急先锋”,在连续17个月的产量增长后,7月竟然首次出现了产量下滑。

在国内市场,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市场份额也从一年前的35.4%缩水到了27.8%。

不过,人家海外销量还是稳住了,出口占比都超过了20%。

7月车市小米月销破2万进前五,合资燃油车被彻底打蒙了-有驾

这说明什么?

国内市场的竞争那是相当的“惨烈”,逼得车企们只能往外走。

面对这种“内卷”到极致的局面,国家层面也开始出手了。

工信部官员明确表示,要“控制价格恶性竞争”,要“避免无序竞争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这“反内卷”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估计下半年,价格战可能会稍微“消停”一点,车企的竞争焦点,也该从“价格”转移到“产品力”和“技术创新”上了。

展望未来:8月,会是燃油车的“春天”吗?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了,8月份会有新车上市潮,这对于拉动车市零售那绝对是好事。

特别是他提到,燃油车可能会有“更好表现”,因为新上市的燃油车,都开始往“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上靠拢了。

这倒是挺有意思的。

新能源一路高歌猛进,燃油车也不甘示弱,开始“拥抱科技”,学着新能源的样子“武装自己”。

你说这市场,是不是越来越好玩了?

总而言之,7月份的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的崛起那是势不可挡,小米SU7的横空出世更是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燃油车们,是时候拿出点真本事了!

这场汽车行业的“大戏”,才刚刚开始,咱们继续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