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重组!朱华荣督战长安系,三剑客决战新能源

铁腕重组!朱华荣督战长安系,三剑客决战新能源

深夜的重庆会议室烟雾弥漫。朱华荣掐灭烟头,敲了敲桌面。重组筹备组的名单摊在桌上——长安汽车与辰致科技高管全员压上。两个月内必须完成整合。这位掌舵人比谁都清楚:燃油车的丧钟早已敲响,而长安新能源三剑客的战场,才刚刚硝烟四起。

断腕时刻

数据冰冷刺骨。2023年长安新能源销量47.4万辆,同比暴增74.8%。表面风光?渗透率仅18.43%,行业均值却是36%。更残酷的是,全国燃油车闲置产能超3000万辆,长安福特销量暴跌11.6%,马自达下滑20.51%。

燃油车生产线在生锈。

新能源产能在嗷嗷待哺。

苏波在百人会论坛疾呼:兼并重组是唯一出路。朱华荣的刀锋,终于落下。

三剑客迷途

三大品牌困局分明:

阿维塔陷泥潭:全年销量3万辆,10万目标完成率21%。华为ADS智驾+宁德神行电池的豪华配置,竟换不来市场买单

深蓝饮鸩止渴:SL03终端价跌破11.5万,经销商库存系数飙至1.7。车机卡顿、天窗开裂的投诉,撕碎"性价比"标签

铁腕重组!朱华荣督战长安系,三剑客决战新能源-有驾

启源难破枷锁:全年4万辆销量,月均仅三千台。数智电驱技术被埋没在价格战硝烟中

资源争夺白热化。辰致科技的工程师放话:"调薪不超20%就跳槽蔚来"。智能底盘研发烧掉50亿,却难换回报。

技术底牌

重组绝非简单合并。朱华荣的筹码藏在三处:

辰致科技利刃出鞘:线控制动响应<150ms的IBCU系统,2025年量产装车。滑板底盘实现四轮转向,物流车将率先搭载

华为同盟军突围:长安持股华为车BU40%,智驾座舱技术直输阿维塔。鸿蒙座舱+ADS 3.0,是决战高端的核武

金钟罩护体:通过五大超国标安全测试的电池技术,已装备深蓝新车。宁德时代骁遥电池15分钟快充80%,续航焦虑正在瓦解

技术在手。市场在哪?

生死时速

深蓝4S店的库存车积满灰尘。阿维塔工厂却灯火通明——新下线的阿维塔12增程版,正紧急发往展厅。

割裂场景刺痛神经。

重组必须解决三大矛盾:

渠道冲突:深蓝销售抱怨阿维塔抢资源,华为门店销售鼻孔朝天

铁腕重组!朱华荣督战长安系,三剑客决战新能源-有驾

产能腾挪:沈阳工厂关停,工人转岗新能源车间。燃油生产线改造费超10亿/条

品牌乱战:深蓝降价伤品牌,阿维塔高端化受阻。启源定位模糊

朱华荣的解法很直接:三大品牌研发归辰致,销售渠道合并管理。握指成拳!

重组棋局

长安的棋局暗藏行业隐喻:

"油电切换仅消化200万燃油产能"

"新能源2000万产能多为新建"

"兼并重组才能止损"

辰致科技从军工集团三级子公司,跃升为国资委直管央企——这步棋让长安打通国家资源通道。而深蓝的教训更深刻:降价清库存是自杀。唯有技术+体验,才能突围内卷。

尾声:卷以止卷

流水线在等。

电池在等。

用户也在等。

朱华荣那句"卷以止卷,正义的卷是为保卫长安",此刻震耳欲聋。当泰国基地20万辆产能投产,当华为智驾系统装进第10万辆车,这场重组才真正开始。

传统车企的转型。

从来都是刮骨疗毒。

长安的刀。

终于砍向了自己。

(此刻阿维塔12的订单系统突然激增3000单——或许市场,正在等待一个全新的长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