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顿·马丁,这牌子一亮出来,是不是立马想到007电影里那些骚气的飙车戏码?现在,这以跑车起家的大佬也下场玩SUV了,还搞了个DBX S,号称3.3秒就能“弹射”破百。这事儿,有点意思,咂摸咂摸,滋味挺复杂。
明面上看,这挺顺理成章,毕竟现在SUV这块“蛋糕”太诱人,谁不想切一块?但往深里一想,又觉得有点“变节”,阿斯顿·马丁不该是死守跑车阵地吗?怎么也开始“缴械投降”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要腔调还是要票子”的博弈。捣鼓跑车,那是情怀,是撑门面,但要真金白银,SUV才是王道。区区一个转向,就可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劲儿有多大。
有人撇嘴,说阿斯顿·马丁这是“跑偏了”,是向金主爸爸们“摇尾乞怜”。但反过来想想,它也是在给自己续命。毕竟,跑车圈子越来越小众,靠SUV来“输血”,才能更好地把这块金字招牌传下去。这就像个绝世高手,为了混口饭吃,不得不放下架子卖艺求生。
当然,也有人觉得,阿斯顿·马丁就算蹚SUV这浑水,也得玩出点新花样。瞧,DBX S虽然是个SUV,但魂儿里还是个跑车。727匹马力的4.0T V8引擎,3.3秒破百的加速,外加各种“减重”黑科技,都在嚷嚷:我可不是等闲之辈,我是阿斯顿·马丁家的SUV。
可话说回来,这货注定是少数玩家的“玩具”。328万起跳的DBX 707已经让不少人“望洋兴叹”了,更别提那可能突破400万的DBX S了。有人要问了,砸这么多银子买个SUV,图个啥?
问得漂亮。图的,压根就不是什么鸟实用性。毕竟,这价位的SUV,论空间、论舒适、论配置,随便拎一辆百万级的车都能打。图的,是身段,是格调,是那种“老子开的不是车,是移动艺术品”的颅内高潮。
与大众认知不同,挥金如土买这车的主儿,可能压根不在意它的车机有多智能,也不care它能不能自动驾驶。他们更在乎的是,一脚地板油下去,发动机的咆哮能不能让他们肾上腺素飙升;弯道劈弯的时候,底盘的支撑能不能让他们信心爆棚。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原因归结为“壕无人性”时,有没有想过,他们对汽车文化有着怎样的执念和追求?他们买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活法,一种彰显个性的姿态。
当然,这种消费观也引来了不少口水。有人觉得,这种“炫富”行径实在扎眼,不如把钱捐给山区的孩子。也有人觉得,花自己的钱,碍着谁了?
其实,这种争论由来已久。在这个物质爆炸的年代,人们对“消费”的理解也变得五花八门。有人追求实用主义,有人追求个性张扬,有人追求情怀至上。没有绝对的孰是孰非,只有各自的选择。
归根结底,阿斯顿·马丁推出DBX S,既是向市场妥协的产物,也是品牌自救的“骚操作”。它满足了一小撮人对顶级SUV的渴求,也引发了我们对消费主义、对汽车文化的深度思考。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阿斯顿·马丁会推出更接地气的SUV,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这个品牌的魅力。但起码现在,DBX S依然是属于金字塔尖的那群人的“dream car”。就像邦德电影里那些惊险刺激的桥段,只能在屏幕上意淫一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