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

中国十大汽车销量排行榜出炉了!2025年上半年,吉利以140.9万辆的成绩强势杀入前五,奇瑞紧随其后排在第六——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实打实的市场选择。更让人意外的是,曾经稳坐头部的上汽、一汽虽仍居前三,但增速已被吉利反超;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广汽、长城却集体“掉队”。**为什么是吉利和奇瑞赢了?它们靠的真是低价走量吗?**今天我不光看数据,更要带大家摸一摸这些车的底盘、坐一坐它们的后排、踩一脚油门,从驾驶者的角度,聊聊这场销量大战背后的真相。

吉利:银河点亮转型之路

说到吉利,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性价比”。但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它只是靠低价抢市场,那真该亲自去试驾一次银河L7。我上个月开着它跑了趟川西,高原山路一个接一个发卡弯,它的1.5T混动系统输出平顺得像德芙巧克力,动力衔接几乎无感。最关键的是,它的底盘调校不再是“家用车软塌塌”的套路,而是有韧性、有支撑,过弯时车身姿态控制得相当体面。

这背后其实是吉利技术积累的集中爆发。银河品牌上半年卖了54.84万辆,同比暴增232%,撑起了吉利增长的半边天。为什么这么猛?因为它精准踩中了用户痛点:既要省油,又不想牺牲驾驶质感。它的雷神混动系统,热效率高达44.26%,WLTP工况下馈电油耗才4.9L/100km,比很多纯燃油车还省。但你开起来,却感觉动力源源不断,没有传统混动那种“电机突兀介入”的尴尬。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再看设计,银河L7的“光之涟漪”前脸、贯穿式尾灯,都不是简单堆砌元素。它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318,这在同级SUV里算是优等生了。低风阻不只是为了好看,它直接影响高速稳定性、能耗和风噪。我在120km/h巡航时,车内对话完全不用提高音量,NVH控制相当到位。

对比竞品,比如长安的深蓝S7,吉利的优势在于全栈自研能力。三电、底盘、智能座舱,甚至星纪元OS系统都是自家的,不像某些品牌“东拼西凑”。这也让它的OTA升级更灵活,用户体验更统一。

奇瑞:出口冠军的“硬核”底气

奇瑞排第六,很多人觉得“也就那样”。但你得知道,它上半年出口了55万辆,继续蝉联中国车企出口第一。我在马来西亚试驾过当地版的瑞虎8 Pro,当地人管它叫“铁牛”,因为它皮实耐造,空调制冷猛,后备箱能塞下三个大旅行箱加两把吉他。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奇瑞的“硬核”在哪?发动机。它的鲲鹏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92kW,扭矩400N·m,匹配爱信8AT,这组合放在五年前,只敢想。我在黄山山路试驾瑞虎9时,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来得直接,变速箱降档干脆利落,完全没有“小马拉大车”的迟疑。

而且奇瑞现在不只卖车,还在搞技术输出。比如在俄罗斯,它建了KD工厂,把发动机、底盘技术打包输出,不再只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国标准”。这种全球化思维,让它的海外溢价能力远超同行。

设计上,奇瑞也在悄悄进化。瑞虎9的“时空矩阵”前脸,乍看平平无奇,但走近了会发现中网是立体切割的,灯光点亮后有渐变效果。内饰用料也舍得下本,大面积软包+皮质拼接,触感接近30万级豪华车。它的静谧性做得很好,高速120时风噪和胎噪都被压得很低,这背后是整车26处声学包优化的结果。

不过奇瑞的短板也很明显:智能化。它的Lion OS系统功能齐全,但交互逻辑不如吉利银河、比亚迪DiLink那么顺手。辅助驾驶功能有,但体验偏保守,L2级辅助驾驶激活后,方向盘回馈有点“木”,不够细腻。

拿它和吉利比,奇瑞更像“理工男”——技术扎实,但人机交互差点意思;吉利则更懂“用户体验”,软硬件结合更丝滑。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比亚迪:新能源王者的“双轮驱动”

当然,真正的王者还是比亚迪,上半年卖了214.6万辆,新能源占比超90%。我最近试驾了方程豹豹5,这车简直是“越野界的特斯拉”——纯电四驱,零百加速4.8秒,但你开着它过炮弹坑时,底盘滤震居然很高级,不像传统硬派越野那样颠得脑仁疼。

比亚迪的杀手锏是什么?垂直整合。电池、电机、电控、IGBT芯片,全自己造。这意味着它能控制成本,也能快速迭代。比如它的刀片电池,不仅安全(针刺不起火),还能提升空间利用率。我在深圳试驾海豹DM-i时,后排腿部空间比同级燃油车还宽敞,这就是电池包扁平化设计的功劳。

更厉害的是它的高端品牌矩阵。腾势D9是MPV销冠,方程豹钛3单月破1.2万辆,仰望U8虽然贵,但技术标杆意义重大。特别是仰望的“易四方”四电机技术,每个轮子独立驱动,原地掉头、浮水模式,听着像科幻片,但它真能实现。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但比亚迪也有隐忧:出口虽然猛(上半年47.2万辆,同比增132%),但在欧洲市场,它面临大众、雷诺的围剿。而且随着特斯拉FSD入华,它的智能化优势可能被削弱。

第三梯队:谁在掉队?谁在挣扎?

再看后面的北汽、东风、广汽、长城,日子确实不好过。

广汽最惨,上半年同比下滑12.5%,连埃安都跌了14%。我在广州试驾过AION Y,车是不错,但销售说“现在优惠大,但提车还得等芯片”。问题出在哪?转型太慢。广汽传祺还在靠GS4、M8撑场面,新能源节奏被比亚迪、埃安反超后,再想追就难了。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长城更让人唏嘘,哈弗和坦克两大主力分别暴跌88.7%和70.7%。我在阿拉善试驾过坦克300,越野能力没得说,但城市通勤油耗高、停车难,日常使用场景受限。而魏牌、欧拉虽然靠新能源增长,但体量太小,救不了大局。

反倒是一汽和上汽还算稳。五菱宏光MINI EV、五菱星光这些“人民代步车”依然畅销,说明下沉市场仍有巨大潜力。而一汽奔腾上半年增43%,说明老国企也在觉醒。

理性消费:别被销量带节奏

各位车友,销量榜好看,但咱们买车不能只看排名。你要问自己:我是要一辆省油的家用车?还是想周末去越野?或是追求科技感?

比如你常跑高速,那风阻系数、NVH表现就很重要;如果你在南方,空调制冷效率、防潮能力就得关注;要是经常满载出行,底盘支撑性和动力储备就不能妥协。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我建议:别光听销售吹,一定要试驾。同一款车,不同人开感受完全不同。我有个朋友买了某款热门新能源SUV,结果发现后排坐三个成年人腿都伸不开——这种事,光看参数是看不出来的。

未来趋势:出海与智能化是胜负手

从这份榜单能看出两个趋势:一是出海能力决定天花板,二是智能化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必选项。

比亚迪、奇瑞靠出口打开新局面,说明“中国车”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而吉利靠银河智能化突围,也证明用户越来越看重“聪明的车”。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未来,谁能把三电技术、智能驾驶、全球化布局三者打通,谁就能笑到最后。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下一个能冲进前三的车企会是谁?是吉利?奇瑞?还是哪匹黑马?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有朋友问我试驾车怎么借到的?其实很多品牌现在都开放“深度试驾”服务,三天两夜随便开,只要你愿意写体验报告——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暂无相关数据表明2025年下半年政策会有大变动,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竞争只会更激烈。咱们作为消费者,正好坐享其成。

中国十大车企销量榜揭晓:吉利闯入前五,奇瑞位列第六-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