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作为一个开了12年车的人,最近华为和上汽搞出来的这个尚界H5,真的是让我有点意外。
这些年我也算是见证了中国汽车从跟跑到并跑,再到现在某些领域开始领跑的全过程。早年在4S店卖车那会儿,客户一听是自主品牌,扭头就走;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直接奔着咱们自己的牌子来。你说巧不巧,尚界H5的发布,又让我想起了这个话题。
先说说我的第一印象
不吹不黑地说,当余承东在微博官宣尚界H5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点小激动的。为啥?因为这车瞄准的是20万级市场,这个价位段恰恰是咱们普通家庭最关注的。
作为一个奶爸,我太清楚这个价位的痛点了。带着老婆孩子出门,你要空间大,要安全,要省心,还得有点科技感,但价格不能太离谱。话说回来,市面上能同时满足这些需求的车,真的不多。
华为的“界”到底行不行?
看到网上有人说“华为那么多界,除了问界好点,其它都奄奄一息”,这话我得站出来说两句。
这些年我试驾过问界M5、M7、M9,智界S7、R7,说句良心话,华为的技术实力是真的强。特别是那套ADS智驾系统,我在北京五环上跑过,真的是科技感拉满。但是吧,之前的产品确实价格偏高,普通家庭确实有点够不着。
结果没想到,华为这次和上汽合作,直接把ADS 4.0下沉到20万级。这就有点意思了,相当于把原来40万才能享受到的智驾体验,20万就能拿下。
实际体验怎么样?
虽然我还没机会深度试驾尚界H5(车还没正式上市嘛),但从技术参数和官方展示来看,这车真的是有两把刷子。
首先是智驾部分,192线激光雷达、12颗摄像头、6颗毫米波雷达,这个硬件配置在20万级别真的是没谁了。我之前体验过搭载类似系统的问界M9,在复杂路况下的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能识别锥桶、施工路段,这些细节处理对于日常用车来说太重要了。
然后是空间设计,后排“真三座”这个概念我必须得说说。作为经常带全家出行的奶爸,我太知道传统SUV后排中间位置的痛苦了。这次尚界H5号称三个成年人坐后排都不会贴肩贴肘,如果真能做到,那确实解决了一个大痛点。
关于定价的担忧
网上还有人担心“以华为和上汽的德性,没个30万还行,20万都是丐版的”。这个担忧我理解,毕竟之前华为的车确实给人高端的印象。
但是吧,这次不一样。华为和上汽首期就投入了60亿,组建5000人团队,还建了专属工厂。这个投入规模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是真的想在主流市场分一杯羹,而不是小打小闹。
而且从商业逻辑上看,华为需要更大的用户基盘来支撑鸿蒙生态,上汽需要在新能源转型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双方都有动力把这个产品做好,而不是糊弄。
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
中国汽车到底有没有实力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确实走在了前面。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到华为的智驾技术,再到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很多领域我们已经不是跟跑者了。
尚界H5的发布,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汽车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一次展示。华为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上汽提供制造和供应链管理,双方优势互补,这种模式如果跑通了,对整个行业都是利好。
奶爸的角度来说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尚界H5真的能把20万的价格做出30万的体验,那对我们这些家庭用户来说绝对是好事。毕竟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谁不希望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话说回来,这车最终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实际的产品力和市场表现。但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我还是比较期待的。
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可能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但我相信,只要产品做得够好,价格够实在,中国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家觉得呢?尚界H5真的能在20万级市场搅起风浪吗?欢迎车友们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