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丰田混动车电池大小的讨论在网上特别火。
很多人,尤其是刚接触新能源车的车主,心里都有个大大的问号。
有位刚提了丰田卡罗拉双擎的网友就发帖抱怨,说他的车电池容量才1.3度电,开纯电模式,也就刚出小区门口就没电了,感觉跟宣传的“混动”俩字不太沾边。
这种心情其实很好理解,毕竟现在大家一提到混动,脑子里浮现的可能都是咱们国产品牌,比如比亚迪的DM-i技术,电池动不动就是十几度、二十几度,大的甚至有三四十度,充满电单靠电力就能跑个一百多公里,几乎能当纯电车用了。
两相对比之下,丰田那块小得像“充电宝”一样的电池,确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寒酸”。
但奇怪的现象也随之而来。
就是这种电池小到不起眼的丰田混动车,在全球市场上却卖得非常好,几十年来累计销量是千万辆级别的,占据了混动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份额。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对车辆可靠性要求最苛刻的出租车司机师傅们,反倒特别偏爱丰田的双擎。
不少出租车公司的车队里,丰田混动车的比例相当高,很多车跑了五六十万公里,发动机可能都经过大修了,但那块小电池却依然状态良好,根本不用更换。
这就让大家更糊涂了,丰田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是真的技术落后,舍不得用大电池,还是这背后有什么我们普通消费者没看明白的门道?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放下脑子里对“混动”的固有印象,重新理解一下丰田设计这套系统的初衷。
在丰田工程师的理念里,双擎系统里的那块电池,它的核心任务根本就不是为了让车能用纯电跑多远,所以它不是一个“动力源”,而更像是一个“能量调度中心”或者说一个“高效的能量中转站”。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普通燃油车最浪费油的几个场景。
第一个是堵在路上走走停停,或者等红灯的时候,车子基本没动,但发动机还在那儿空转,白白烧掉燃油。
第二个是刚起步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力气把车从静止状态推动起来,这时候发动机的负荷很大,运转效率非常低,大部分汽油的热量都变成了废热,而不是驱动力。
丰天双擎的整套系统,就是为了精准地解决这两个效率最低下的问题。
它的工作逻辑是这样的:当你踩刹车减速的时候,传统汽车的能量会通过刹车片摩擦变成热能,直接就浪费掉了。
而丰田双擎会利用这个机会,让车轮的惯性反过来带动电机旋转,这时候电机就变成了一个发电机,把这些本该浪费掉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存到那块小电池里。
这个过程就叫“能量回收”,相当于把扔掉的钱又捡了回来。
等红灯的时候,系统会让发动机完全熄火休息,车里的空调、音响这些用电设备,就由刚才回收来的电能来供应。
当绿灯亮起,需要起步时,系统会优先使用电机来驱动车轮。
电机的特点是反应快、扭矩大,在低速时效率极高,所以起步过程不仅安静平顺,而且几乎不消耗燃油。
等车速提起来,进入平稳行驶状态后,发动机才会在它最舒服、最省油的转速区间里启动,接管驱动任务。
这么一看就明白了,电池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搬运工”和“调节器”的角色。
它负责把刹车时多余的能量存起来,然后在起步和怠速时拿出来用,目的就是为了让发动机能够扬长避短,永远工作在最高效的状态下,避开所有费油的工况。
既然只是个临时存储和释放能量的中转站,那自然就不需要做得太大。
丰田经过长期的计算和试验,发现1.3度电左右的容量,对于城市路况下的能量调度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这就好比家里的厨房垃圾桶,你只需要一个能装下一天垃圾的容量就够了,因为你每天都会去倒掉。
你没必要在厨房里放一个能装一个月垃圾的超大号垃圾桶,那样既占地方,又没什么实际意义,大部分空间都是浪费的。
如果强行加大电池,车身会重很多,反而会增加油耗,也破坏了整套系统能量流动的平衡。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这块小电池能那么耐用,甚至能做到六十万公里不坏。
这背后是丰田对于“可靠性”近乎偏执的追求。
丰田双擎长期以来使用的,是一种叫做“镍氢”的电池。
在今天这个锂电池大行其道的时代,镍氢电池听起来有些古老。
它的能量密度确实不如锂电池,也就是说同样大小和重量的电池,镍氢电池存的电要少一些。
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长寿”和“皮实”。
锂电池在经历一两千次完整的充放电循环后,性能就会有比较明显的衰退。
而镍氢电池可以轻松承受五六千次甚至更多的循环,衰减却非常小。
更关键的是丰田对电池的使用方式。
双擎的控制系统非常聪明,它永远不会让电池被完全充满,也永远不会让电池的电被用光。
电池的电量始终被控制在一个非常舒适的中间区域,大概在20%到80%之间来回浮动。
这种“浅充浅放”的使用模式,对电池的寿命是极大的保护。
就好比一个人的肠胃,从不暴饮暴食,也从不饿着肚子,总是保持在一个不饥不饱的舒适状态,自然就能健康长寿。
相比之下,一些大电池的插电混动车,用户的使用习惯往往是晚上充满到100%,白天用到快没电了再充,这种深度的循环对电池的损耗要大得多。
所以,丰田用一个技术上不那么先进,但极其稳定的方案,换来了用户几乎不用操心的超高可靠性。
对于那些把车当成生产工具的出租车司机,或者是不想在车辆保养上花费太多心思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种“不坏”的特性,远比能纯电跑多远来得更重要。
当然,这也就引出了丰天混动和以我们国产车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动之间最根本的路线差异。
丰田的混动,本质上是一台被优化到极致的燃油车,它的核心目标是省油,电只是辅助手段。
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普通的汽油车来开,加油就走,不需要考虑充电的问题,非常方便。
而像比亚迪DM-i这样的插电混动,它的设计理念更像是一台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车。
它鼓励用户日常使用纯电模式,因为大电池足以覆盖绝大多数人每天的通勤距离,这样用车成本极低,而且驾驶体验安静又平顺。
只有在需要跑长途或者没电的时候,发动机才会启动,作为补充。
所以,这两种技术路线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它们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而存在的。
如果你家里没有方便的充电条件,或者你大部分时间都在跑高速,再或者你最看重的就是车辆的省心和耐用,那么丰田双擎这种“小电池”混动可能更适合你。
但如果你有固定的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每天的通勤距离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并且非常喜欢电车那种安静顺滑的驾驶感受,那么一台拥有大电池的插电混动车无疑会带来更好的体验。
说到底,汽车技术的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
丰田的“小电池”策略,是在它所设定的“省油、可靠”的目标下做出的最优解。
而我们的国产品牌则在新的赛道上,通过“大电池”策略,为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更贴近当下电动化潮流的全新选择。
作为消费者,在购车前想清楚自己的真实用车场景和核心需求,远比单纯比较参数表上的一个数字要重要得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