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万买比亚迪?
这价格怕不是要卷死燃油车!
最近车圈炸锅了,比亚迪元UP直接杀到7万级市场,310公里续航版本售价7.46万,这操作让隔壁加油站的92#汽油都瑟瑟发抖。
要知道现在加满一箱油的钱,都够电动车跑大半个月了,这账谁不会算?
(插入网络热梗:真香警告!)
吉利银河星愿上个月卖了近4万辆,把比亚迪海鸥都挤到墙角。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比亚迪这是要放大招了。
砍掉部分续航换低价,这招简直精准打击城市代步族。
每天通勤30公里?
充一次电够你跑个把星期。
接娃买菜逛超市,4.3米的车身装得下全家人的快乐。
(设问互动:你家第二辆车还在烧油?该醒醒了!)
数据不会说谎。
7月第三周星愿销量破万,海鸥才5000出头。
比亚迪再不发力,新能源老大的椅子怕是要换人坐。
元UP这波降价,分明是冲着错位竞争来的。
比星愿长十几公分,价格却更亲民,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
(关联热点:让人联想到手机圈的性价比大战)
空间大、用车省,这两张王牌打出来,年轻家长根本把持不住。
县城到市区通勤?
周末周边游?
310公里续航完全够用。
充电桩遍地开花的今天,续航焦虑早就是伪命题。
算笔账就知道,电车每公里成本不到油车1/5,开得越多省得越狠。
(视觉描写:想象下加油站排队时,你潇洒驶过充电车位的场景)
但问题来了:砍续航换市场,这步棋真的稳吗?
有人要跑长途怎么办?
别急,比亚迪早算准了。
这车定位就是家庭第二辆,市区代步神器。
真要跑远门,家里不是还有燃油车兜底?
双车战略才是当代家庭的标配。
(数据冲击:按年均2万公里算,五年能省出一部iPhone)
最近车市内卷看得人眼花缭乱。
吉利星愿月销4万的成绩单,逼得比亚迪不得不接招。
元UP这价格,分明是要重新定义代步车标准。
燃油车看了直呼不讲武德,同价位油车连倒车影像都舍不得给。
(设问互动:同样的钱,你选加油还是充电?)
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省钱才是硬道理。
电车保养简单、免购置税、不限行,优势多到数不过来。
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充电方便用车省,元UP简直就是为县城青年量身定制。
周末带着全家去市里shopping,省下的油钱够吃顿火锅。
(隐喻表达:这价格就像超市深夜打折的草莓,错过等明年)
但有个细节值得玩味。
比亚迪真要沦落到打价格战?
其实不然。
掌握电池核心技术,成本控制才是王道。
就像手机圈的小米,把旗舰配置卖到白菜价。
现在压力给到燃油车这边,再不降价可能真要凉凉。
(悬念结尾:听说某合资品牌已经开始连夜修改定价策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