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开车,最怕发动机出问题。去年我朋友小王就因为选错机油,发动机大修花了小两万。那天他开着他的SUV去西藏自驾游,结果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山路上,车子突然像得了哮喘似的突突响,最后直接趴窝了。拖车师傅一看就说:"你这机油加错了啊,高原低温用5W-40的油,你这瓶子上标着0W-20呢!"后来拆开发动机一看,活塞环都磨出金属屑了。这故事听着吓人吧?其实咱们平时保养,机油就跟炒菜放盐似的,放对了量才香,放错了整锅菜都得糟蹋。
现在市面上全合成机油满天飞,超市货架上摆着几十种蓝瓶绿罐,包装上印着SN、SP、5W-30这些天书似的参数。上个月我去汽配城,亲眼见着个大妈拿着两瓶机油犯愁:"闺女你快帮我看看,这俩都是全合成的,价钱差五十块呢!"其实挑机油就跟选对象似的,不能光看长得俊不俊,得看合不合适。关键就看两个硬指标——质量等级和粘度参数,这俩数要是摸透了,保证你比4S店老师傅还会挑机油。
先说说这质量等级,就跟学生考试得ABCD似的。现在机油桶上印的SN、SP这些字母,其实是美国石油协会给机油划的三六九等。去年我邻居老张图便宜买了瓶SM级的全合成油,结果跑完高速发动机就跟拖拉机似的响。后来修车师傅告诉他,现在新车都得用SN级以上的,SM级那是十年前的旧标准,根本扛不住现在发动机的高温高压。这就好比用大哥大手机玩原神,硬件根本不配套。现在主流车型最低都要SN级,像本田地球梦、大众EA888这些发动机,说明书上都白纸黑字写着必须用SP级。要是用错了等级,就像给法拉利加92号汽油,分分钟给你颜色看。
再说粘度参数,这个可比选衣服尺码讲究多了。上个月在修理厂碰到个开宝马的小伙子,非要用0W-20的稀油,说网上测评省油。结果跑了趟内蒙古,发动机温度飙到120度,机油稀得跟水似的,气门顶杆都磨出凹槽了。修车师傅拿着游标卡尺量给他看:"你这粘度参数得看W后面的数字,30、40这些数越大机油越稠。北方冬天用5W-30正好,南方夏天或者经常跑高速的,就得用5W-40。"这就像咱们穿衣服,大冬天穿短袖肯定冻感冒,三伏天穿羽绒服也得中暑。
这里头还有个冷知识,W前面的数字可不是随便标的。去年冬天哈尔滨零下30度,我表弟的现代车死活打不着火,后来发现他用的是10W-40的机油。修车师傅说:"这W前面的数字得这么算,用35减去这个数就是最低适用温度。10W的油在零下25度就冻成浆糊了,得换0W的才能在零下35度正常流动。"后来他换了0W-30的油,第二天一把就着车,排气管冒白烟那叫一个顺畅。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那我直接买最贵的SP级0W-40不就完事了?"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前阵子有个开混动卡罗拉的大姐,非要用金美孚0W-40,结果油耗从5个油飙到7个油,油门踩下去跟踩着棉花似的。4S店技师拿着诊断仪说:"你这车设计就是用0W-20的稀油,用稠油就像让刘翔穿雨靴跑跨栏,能快得了吗?"所以说选机油不能闭着眼买贵的,得按着厂家说明书来,就跟吃药得遵医嘱一个道理。
最后教大家个小窍门,下次去保养带支记号笔。先把机油加注口擦干净,用记号笔标上"SN 5W-30"之类的参数。去年我同事老李就这么干的,有次在外地保养,维修工想给他换便宜油,一看发动机上明晃晃写着SP 0W-20,立马乖乖拿来了符合标准的机油。这就跟给行李箱贴标签似的,明明白白告诉别人别动歪心思。
说到底,选机油就跟谈恋爱一样,合适最重要。别看满货架的瓶瓶罐罐花里胡哨,抓住质量等级和粘度参数这两个硬指标,保准你的爱车发动机能陪你走过十万八千里。下次保养时,记得先翻翻说明书,再瞅瞅机油桶上的字母数字,别让爱车"喝"错了"饮料"。毕竟发动机要是闹脾气,修起来可比换机油贵多了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