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9点,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从广州飞抵的李先生拖着登机箱,步履匆匆却神色从容。他参照东航App的“空铁联运地面中转换乘交通指引”,沿着醒目的“火车”标识,穿过一条明亮的室内连廊,仅十余分钟便抵达虹桥高铁站候车大厅。一杯热咖啡在手,手机连上充电口,他从容地翻阅起会议资料。
李先生的这份从容,源于日渐成熟的空铁联运模式。近年来,民航与铁路正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度加速融合。2024年,民航局与国铁集团签署《推进空铁联运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空铁联运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旅客正享受着高效可靠的空铁无缝衔接出行服务。
深化“硬联通” 让旅客少跑路
硬件设施联通是空铁联运的基础。如今,机场内设高铁站或高铁站毗邻机场已非新鲜事。据统计,我国已有22家机场与火车站实现基础设施联通。作为早期典范,上海虹桥机场与虹桥高铁站仅“一步之遥”,旅客下了飞机10分钟即可转乘高铁。
东航开通服务,便利空铁联运旅客(东航供图)
新建机场更是将空铁联运理念融入规划。2025年3月投运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在设计、施工阶段便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同。如今,高铁站位于航站楼与GTC(综合交通中心)连接处正下方,通过地下通道直连航站楼。旅客从兰州西站最快38分钟抵达中川机场东站,实现“零换乘”进入T3航站楼。
“在北京大兴、成都天府、兰州中川、武汉天河、海口美兰等22个机场,铁路车站与机场采用一体化或紧邻式布局,旅客可步行换乘,即直连式的‘空铁联运’。”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运输所运输室主任经济师钟山介绍。此外,天津滨海、石家庄正定、呼和浩特白塔等19个机场虽然采用了“间连式”连接,但机场等单位主动为旅客提供地铁、摆渡车、快轨等地面接驳服务,为旅客实现便捷换乘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际或区域枢纽的设施有效联通大幅提升了换乘便捷性,旅客体验改善明显。”钟山表示。
良好的硬件基础支撑了航空公司空铁联运业务的拓展。国航App空铁联运产品覆盖73个城市、120个中转火车站、527个通达火车站,连接1043条火车线路。东航空铁联运旅客可通过全国47个枢纽城市进行高效中转,连接至813个火车站点,实现与1424个火车段的双向无缝联运。东航专属上海虹桥站空铁联运换乘服务中心2024年合计服务旅客1.51万人次、托运行李1.11万件;今年1月-5月服务旅客7776人次、托运行李5584件。南航空铁联运覆盖城市持续增加,今年的联程订单业务规模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突破“软联通” 让旅客少操心
当物理通道被打通,精细化、人性化服务便成为提升空铁联运体验的关键。聚焦于为旅客提供更好的空铁联运产品和服务,航空公司与机场多措并举,让旅客在飞机与高铁之间便捷换乘,少操心、少等待。
一方面,航空公司积极推进空铁联运“一站式购票”服务。目前,国航、东航(上航)、南航、川航、厦航、春秋航6家航空公司已全面实现与铁路部门的系统连接,旅客可以在航空公司官方渠道或者铁路12306 App实现空铁联运的“一次购票、一次支付”,深航等其他航空公司也在加快推进与12306系统打通。另一方面,机场、航司、OTA等依托大数据、智能工具推出形式多样的空铁联运服务产品,为旅客提供免费接驳、特色权益、行李联运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华东、中南、西南、华北等地区。
今年5月,王先生体验了青岛机场“零负担”出行服务:在青岛北站城市航站楼办理值机、交付行李后,行李直送飞机腹舱,王先生到达机场即可直接候机登机。“太省心了!”他感叹道。兰州中川机场则实现了“安检单向认可”,无托运行李旅客乘坐飞机抵达兰州换乘高铁可免安检,“抵达即登车”。兰州机场安全服务管理部副部长孟伟介绍,机场专门增设了2条无行李旅客便捷通道,旅客步行约6-8分钟即可免于车票验证和安全检查,从候机大厅直入高铁候车厅。经铁路安检的旅客从高铁出站口直接进入航站楼内,也可免于防爆检查。同时,换乘层也设置了值机岛和安检通道,旅客高铁出站3-5分钟即可完成值机安检,乘扶梯直达登机口,效率显著提高。
青岛机场城市航站楼换乘服务中心(青岛机场供图)
服务模式的创新催生了一批高品质的空铁联运品牌——东航深耕空铁联运,在上海等枢纽机场探索实施国内高铁与东航国际航班联运的值机与行李托运服务,打造了国际空铁联运新模式;大连机场创新打造“中转连连”旅客联运服务品牌,为中转旅客提供“五免”(免行李提取、免小食、免正餐、免安检、免退改签)、“四惠”(惠购物、惠旅游、惠美食、惠联运)、“三享”(享引导、享急转、享休息)等中转服务产品;河北机场集团大力发展“公航、空铁”旅客联运服务、前置值机与行李托运服务,并融合红色旅游文化,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城市群机场群;长沙黄花机场“星程天地·空铁联运”服务品牌实现空铁联运票务、站务、行李、航旅一体化全链条服务;重庆江北机场“重庆飞·渝悦通”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牌实现枢纽机场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
强化“心联通” 让旅客更顺心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客对跨区域、多种方式组合联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空铁联运便捷性、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秉承“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民航与铁路部门不断深化共识,加强顶层设计。2024年6月,民航局和国铁集团签署推进空铁联运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加快推动民航与铁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硬联通”与运输服务组织、标准、信息等“软联通”。一年来,双方围绕规划建设、服务产品、信息联通、标准规范等方面协同发力,空铁设施联通更加顺畅集约、联运产品更加便捷高效、服务标准更加协同规范。
服务创新从常态化产品拓展到特色服务,空铁联运贵宾一体化服务有了新进展。依托首都机场贵宾平台,内蒙古机场将机场贵宾服务推广到铁路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东站、包头站和乌兰察布站,依托民航要客服务市场化早、成熟度高、有丰富的保障经验等优势,加强要客服务合作。民航服务延伸到高铁,月均服务近万人。“今年,我们确定了‘内蒙一张图,空地两张网’为发展目标,力争为‘干支通、全网联’和‘空铁联运’融合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内蒙古机场贵宾公司负责人说。
空铁联运应急协作也迈出新步伐。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打破行业壁垒,构建起吐鲁番机场—乌鲁木齐机场双向互通的空铁联运高速通道。与当地铁路部门深化合作,研究建立24小时“空铁联运专列”派车机制,签订费用结算及服务保障协议,协调统一运输行李标准,在机场、高铁站分别设立空铁联运服务柜台,提升旅客换乘效率。当发生极端天气时,由机场运管委启动空铁联运机制,派发“空铁专列”派车单,服务人员跟车保障,备降航班变更始发目的地,环环相扣,真正实现了空铁联运硬连接,打造出具有安全、便捷、快速、全链条、全天候、双向出行的新型服务模式。今年春运1月17日、21日,受特殊天气及突发情况影响,吐鲁番机场备降航班33架次,新疆及时启动空铁联运机制,通过铁路转运备降旅客1635人次,受到广泛好评。5年来,新疆空铁联运机制共计派发专列46车次,转运旅客23376人次,转运时间由7小时缩短至3小时,提供了空铁联运应急协作的新疆答案。
致力“深融合” 让旅客更满意
前期空铁联运在软硬设施连接、服务产品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也让航空公司和机场对空铁联运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纷纷表示将继续在空铁联运领域深耕,让旅客出行更满意。
石家庄机场空铁联运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全国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牌培育典型案例(石家庄机场供图)
国航商委市场营销部产品研发主管石健表示,将持续完善全流程产品、提升服务、加强信息互联,联合12306设计创新产品,探索建立旅客服务中心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东航市场营销部产品中心高级副经理杨勇表示,将继续以运输组织、合作模式、技术变革等创新为路径,不断提升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南航营销委空铁联运产品经理黄思源表示,南航将继续开发迭代空铁联运创新服务和产品,联合广州白云机场、北京大兴机场在广州白云站、广州南站、天津西站等站点设立空铁联运服务中心,优化联运服务流程,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务。
“青岛机场将重点在产品创新、服务优化、信息互通以及示范引领四个维度精准发力,不断提升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服务能级和吸引力。”青岛机场营销委杨晨说。乌鲁木齐机场运管委副主任魏斌表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将持续推进空铁联运向常态化方向发展,打造枢纽机场“超远机位”,建立乌鲁木齐机场1小时内飞行圈,真正实现航空与轨道、高铁“一票到底”“行李直挂”“座位联动”等新模式,不断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可以预见,未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民航与高铁的比较优势将更好地发挥,一张更高效、更智能、覆盖更广的出行网络将为旅客带来更舒心、更满意的出行体验。(中国民航报 记者肖敏)
原标题:《空铁深融合 出行更便捷》
来源:中国民航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