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人卡成“鸳鸯锅”!200公里跑5小时,新能源充电4小时才轮上
国庆小长假一到,高速路瞬间变成大型“车阵乐园”,想象中国人跨省返乡、景区自驾的心有多急,堵得就有多狠。
别说什么凌晨出门、半夜启程,各家各户掐着点拼时间,结果无一例外被堵在路上,成片的红色尾灯亮成一条河。
可今年不止油车主头疼,新能源车主的“节日限定难题”也彻底上头了:高速充电桩前排起长龙,场面比医院挂号还刺激。
就拿10月1日凌晨说事,网上流出的各种视频里,服务区的充电区像开大会似的,喇叭轮着叫号,车主一脸无奈,有人困到直接在驾驶座打盹。
网友小陈一家从深圳出发,开着新能源SUV回湖南老家。
原本打算天没亮就冲高速,结果晚上8点到第一个服务区,傻眼:四台充电桩前面已经聚了一二十辆车,队尾在马路边上。
小陈算了下,等轮到自己至少得3小时,充上电又是一小时,光为充电就耗了半天。
更惨的是返程那波,有人说,在湖北某服务区取到97号排队牌,前面等到绝望。
其实这种充电难不是今年新鲜事,去年、前年都有,只不过今年新能源车涨得实在快。
官方数据显示,全国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已经有六万六千多个,今年前八个月新建了一万五千来个桩。
乍一看不算少,可平时一大半都闲着,只有到节假日才能体会什么叫“车等桩,桩等人”。
交通运输部也早就预警,说全国有百多个服务区会特别紧张,要求地方提前盯紧方案。
可现实是,假期高峰一到,该排长队还是排长队,根本不顶用。
有人吐槽,自己京沪高速跑200公里居然用了5个小时,换成电驴都能赶超。
服务区里,旁边油车加油五分钟溜了,新能源车主干瞪眼,只能和充电桩“熬感情”。
有的家长直接把孩子带进服务区睡觉,自己守着车,有人干脆泡一桶方便面吃着等。
不少车主琢磨过,要不下高速去市区找找充电站?
可真出去一圈,发现市区也比平时火爆十倍不止,很多小桩都被早到的本地人占上了,导航软件上不是显示已满就是故障,转来转去还是回服务区硬撑。
有些脑筋活络的,直接在网上互通情报,哪个服务区排队短,哪个桩故障,大家一边开一边群里直播“路况”,甚至有人建议以后专门搞个“节日充电导航”。
其实大家都明白,充电桩不是装越多越好。
平常日子服务区用电不多,桩多了还得亏钱,没人愿意大力投入。
只有国庆、春节才井喷,这种潮汐现象让运营商两头为难。
国家电网也发过预测,国庆期间有三分之一高速服务区充电桩会满负荷运转,高峰时段从9月30号晚到10月1号白天,返程在6号、7号最凶。
说到底,新能源车在城市里用着真挺舒服,电价便宜、没限号,家里小区还能充。
但一旦上了高速,续航焦虑、充电排队、故障等问题全冒出来了。
有人调侃,节假日出远门还是老老实实租辆油车省心,新能源适合平时上下班,别折腾自己。
当然,也不能全怪新能源车,这背后其实是基础设施配套没同步跟上。
现在有些地方搞流动充电车,有的APP能查实时空余,多少缓解了一点压力。
但就目前看,想要节假日长途出行无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每年都说充电桩不够,年年这个场景都上热搜,真要彻底解决,光靠企业不亏本、政府不补贴,短时间内很难。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大堵车、长排队,不少新能源车主估计明年国庆就会提前做好打算,比如错峰出行、规划更细致的补能路线,甚至直接混搭油车出行。
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但配套怎么补齐,怎么让消费者用着不添堵,还得多听听一线用户的声音,别让新技术的美好设想,一到假期就变成了“集体困在服务区”的尴尬桥段。
也许等到那天,咱们再聊高速堵车时,就不只是抱怨,而能多几分轻松和从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