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

中拉新能源汽车对话会

大河报·豫视频的记者祁驿、耿子腾和洪伊皖报道,11月3号,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的一个重要平行活动——中拉新能源汽车专题对话会在郑州正式拉开帷幕。

这次对话会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近30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大家围绕“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这个主题,一起探讨中拉双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合作新方向。

这次活动由中国贸促会、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承办,目的是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河南汽车出口拉美

河南的汽车正在通过多种车型向拉美国家出口,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出口格局。郑州以及周边地区的生产基地,成了主要的出口枢纽。比如说,9月28号,郑州日产的Z9车型就进入了秘鲁市场。早在2022年,郑州日产就已经向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国出口了大约500台纯电动车皮卡。另外,开封生产的X90和X70也卖到了拉美,上汽郑州工厂的MG系列车型也进入了南美市场,还有比亚迪郑州基地的Shark皮卡也同步登陆了南美。这么多车型一起,把中国和拉美的新能源汽车合作连接得更紧密了。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郑州新能源汽车发展

郑州市副市长马志峰在致辞中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赛道,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他介绍,郑州作为中国中部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全市有7家整车生产企业,年产能超过260万辆,整个产业规模也突破了3000亿元。

“2024年,郑州生产了63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了98%。今年1到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45万辆,同比增长了23%。”马志峰表示,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郑州对接国际市场、整合全球资源的实力,也为和拉美地区进一步深化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郑州携手拉美共促新能源汽车发展

现在,郑州正深入参与到“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建设中,努力打造成为国际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地。马志峰表示,郑州一直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希望和拉美国家一起分享产业发展机遇,共同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交流环节中,来自拉美多个国家的代表分享了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的成果。中国墨西哥商会的副执行主席维克多·卡德纳透露,墨西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墨西哥市场表现非常不错,比亚迪等品牌在当地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墨西哥汽车产业发展

卡德纳说,墨西哥是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也是我们最大的出口项目。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推广新能源汽车,这些车不仅在本地销售,还会辐射整个北美市场。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

厄瓜多尔中国商会的执行主任玛利亚·阿尔班说,虽然厄瓜多尔不是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国,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非常猛。“到了2025年,咱们国家的汽车总产量增长了18%,其中14%都是新能源车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汽车。”她还特别提到,比亚迪在厄瓜多尔的电动车市场里,占据了超过八成的份额。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清洁能源合作发展

哥伦比亚贸易、工业和农业部长戴安娜·玛塞拉·莫拉莱斯·罗哈斯说,哥伦比亚正在努力成为南美洲在清洁能源方面发展最积极的国家。“我们国家62%的电力都是来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基于互信和互利,是推动能源转型非常关键的一环。”

宇通客车的高端及海外技术副总监李嘉也分享了他们在拉美市场深耕20年的经验。“截至目前,宇通在拉美地区已经累计销售了近3万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李嘉说,除了出口车辆之外,他们还在委内瑞拉建了一个KD工厂,实现了本地化生产。接下来,他们还计划在墨西哥等国家推广类似的模式。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构建完善服务网络

除了生产制造,宇通还建起了一套很完善的服务网络。李嘉说:“在拉美地区,我们已经授权了7家服务站,既有自己运营的,也有国家中心仓库,基本上能做到120公里范围内,7天24小时随时上门服务。”这种从卖产品到打造生态的合作模式,对当地产业的升级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滴滴海外发展与合作

滴滴海外政府事务副总裁陈楠从出行服务的角度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他说:“拉美是滴滴最早走出去、也是最大的海外市场,在我们目前运营的14个海外市场中,拉美就占了10个。”他还透露,滴滴正在和多家中国车企以及当地合作伙伴一起推进“2030年计划”,目标是在墨西哥投放10万辆电动车,这其中就包括上汽郑州工厂生产的MG新能源轿车。

在巴西,滴滴的子公司联合了23家本地企业,成立了可持续交通联盟,目前平台上已经有2万台新能源车,并且新建了1万个充电桩。“我们还跟雅迪合作,为巴西市场专门定制电动两轮车,这样可以帮骑手降低60%的运营成本。”陈楠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则用数据展示了中拉之间汽车贸易的发展情况。“2024年,中国和拉美的汽车贸易总额达到了303亿美元,其中整车是166亿,零部件是137亿。”他特别提到,包括河南的一些车企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因为产品设计更符合拉美市场的需求,成了推动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孙晓红还指出,自2018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企业就开始进入拉美市场,主要投资目的地集中在墨西哥。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中拉合作寻求新方向

孙晓红坦言,中拉之间的合作还在努力寻找一个更确定的发展方向。“我们注意到,中国已经和智利、秘鲁、厄瓜多尔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会进一步推动双方在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合作。”

拉美的代表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玛利亚·阿尔班希望加强双方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她建议通过商会、贸促会这样的中间机构,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市场潜力,特别是河南车企的产品优势。而哥伦比亚的戴安娜·玛塞拉部长则表示,哥伦比亚正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吸引投资,比如降低电动车的进口关税,鼓励像郑州日产、比亚迪这样的中国企业到当地设厂生产。

郑州新能源,拉美“新”途驰骋!-有驾

新能源汽车连接中拉合作

随着对话会的结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秘书长陈士华用了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表达了对中拉两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的美好期待。虽然大家相隔万里,但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正越来越紧密,发展得很快。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连接中国和拉美绿色合作的“移动桥梁”,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