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次表态,撕开了车企竞争的另一种可能

比亚迪这次表态,撕开了车企竞争的另一种可能

刷到比亚迪最近的动作,有点意思。有内部人士在行业群里发了段话:“看到没,这就是我不诋毁友商的主要原因之一!谁会去拆自家客户的台呢?大家说是吧?”这话看着像闲聊,细琢磨全是门道——比亚迪现在早不是单纯的整车厂了,人家正悄悄把自己变成“车企的车企”:既造自己的车,也给别的车企造零件。

比亚迪这次表态,撕开了车企竞争的另一种可能-有驾

咱先把时间线拉回三年前。那时候比亚迪刚推出刀片电池,市场都在猜:“这技术会不会只给自己用?”结果去年上海车展,比亚迪把弗迪电池的展台搬到了隔壁——隔壁展位是某新势力品牌的新车,电池包上明晃晃印着“弗迪供应”。再看今年,比亚迪半导体给某传统车企的混动系统供了IGBT模块,财报里写着“外部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38%”。这不是瞎猜,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产业链报告里明明白白的数据。

现在市面上不少车企还在玩“互踩”那套:你骂我续航虚标,我怼你智能座舱卡顿;你曝光我工厂问题,我扒你供应链黑料。可比亚迪呢?去年某友商因电池起火被舆论围攻,比亚迪没跟风发声明,反而在行业论坛上主动说:“我们的电池包通过了针刺测试,但如果友商用的是我们的方案,我们能帮忙排查风险。”这话听着实在,不像商战剧里的台词,倒像车间老师傅拍着肩膀说的真心话。

有人说这是“格局大”,我觉得更像“算得精”。以前全产业链是自己关起门来赚全份钱,现在开放零部件供应,相当于把“技术蛋糕”切成小块分着吃。举个例子,弗迪电池早期只给比亚迪用,年产能30GWh就满了;现在外供了蔚来、红旗、特斯拉(部分车型),产能提到150GWh还供不应求。更别说半导体、电机电控这些部件,外供之后研发投入能摊薄,技术迭代更快——你以为别人用你的零件是“帮你”,其实是“帮你把技术养得更壮”。

这事儿放十年前根本不敢想。那时候车企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核心零部件全是自家生产,生怕被供应商“卡脖子”。可现在汽车行业变了,电动化、智能化让产业链越分越细,单靠一家企业把所有环节做精太难。就像手机行业,苹果自己不做屏幕,三星做芯片但不排斥给苹果供,结果大家都活得更好。比亚迪这步棋,其实是摸准了行业脉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竞争反而能变成“竞合”。

说个扎心的真相:现在消费者买电动车,关注续航、智能、安全,谁会去记“这车用了谁的电池”?但车企采购部门可门儿清——如果供应商技术稳、交付快、服务好,下次招标肯定优先考虑。比亚迪给多家车企供了几年零件,口碑慢慢攒起来了,反过来又能用自己的零部件优势,让自己的车更有竞争力。这不是“拆台”,是“搭台”——只不过这台,是给整个行业搭的。

比亚迪这次表态,撕开了车企竞争的另一种可能-有驾

记得去年参加汽车产业论坛,有位老专家说:“未来能活下来的车企,要么是技术天花板,要么是生态组织者。”比亚迪现在往“生态组织者”转,表面看是“不拆台”,背后是把“竞争思维”换成了“共生思维”。就像种庄稼,以前各家只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现在发现把灌溉系统建起来,把种子优化好,大家都能多收两茬。

你说,这样的企业,是不是更让人放心?

经典语句:真正的商业智慧,不是把对手按在地上,而是让对手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产业链发展报告、比亚迪2024年年度报告、上海车展官方参展商技术白皮书、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公开演讲实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