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推30周年纪念版,换装大屏黑轮毂和升级车机,配置提升是否值得购买成为热议话题

去年年底我第一次试驾CR-V,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它的座椅。坐进去那瞬间,感觉还算软和,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塑料味。后来在厂里跟销售聊起这次新款,朋友说:听说升级了座椅,特别舒服。我还在想,座椅的舒适性,跟整车的调校关系很大。

说到这,我一翻相册,前几个月的试驾记上,有一张我坐在它后排的照片,侧过身看前面,那种宽敞感一览无遗——特别是后备箱空间的变化,估算大概比上一代大了10%-15%(这段先按下不表),算是对家用消费者挺实在的。

本田CR-V推30周年纪念版,换装大屏黑轮毂和升级车机,配置提升是否值得购买成为热议话题-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居然发现CR-V的车身尺寸,车长大概4.6米,宽度1.86米(样本少,估算偏主观),这在同级别里算宽裕,但区别也不大。反观比它价格相仿的日系竞争对手,比如奇骏,有时候硬件差不多,但就是差点气场,倒不是说配置不够,而是那份立体感差一点点。

这次新款换装了18寸轮毂,细心看车子停在路边,轮眉部分其实还挺深的,轮胎宽了点,估计是为了提升抓地力和运动感——我觉得,这点挺实际的。你不觉得这个运动感其实往往就是个外表秀吗?说白了,轮毂大了,轮胎宽了,车子看着更有力量。但我很疑惑,这样的轮毂不会拖累油耗,特别是在你日常开起来的情况下。

再打个比喻,汽车研发就像做菜,轮毂大就等于用更厚的料理刀,杀青快、效果刚,视觉刺激强,但实际操作要小心火候,否则容易炒过头。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厂家为了内外观加料过头,反而影响了实际使用?

本田CR-V推30周年纪念版,换装大屏黑轮毂和升级车机,配置提升是否值得购买成为热议话题-有驾

我在点评这车的车机时,特别留意了升级的Honda CONNECT 4.0。说实话,我前一天刚用别款车的系统,界面还算清晰,反应速度还OK。有时候,我觉得智能就像是手机app,有点越用越慢的感觉,毕竟硬件的提升不一定能赶上软件的优化速度。你相信车机系统能真智能到哪去吗?

还记得我之前跟修理工闲聊,他说:只要系统稳定,别太折腾更新就是最好的。自从我有了这个感觉,平常用车我就喜欢用得稳稳当当,不追潮流。你问我,为啥还对升级车机抱存疑?我觉得太花哨的车机,反而容易出错。

这次新款还把备胎给省了,后来查了资料,估算后备箱空间提升了大概12%-15%(这段样本有限),虽然这样省掉备胎,对于偶尔需要应急轮胎的我来说,有点嫌麻烦。换句话说,如果我真遇到爆胎情况,得先找修理铺,心里又有点紧张。你会选择为了空间大牺牲掉那点备用方案吗?

本田CR-V推30周年纪念版,换装大屏黑轮毂和升级车机,配置提升是否值得购买成为热议话题-有驾

嗯,不能不提车内的双缝线真皮座椅,坐起来还是舒服,长时间旅途应该不会觉得累,至少比塑料料强得多。我试了下调节,觉得应该挺好用的,操作厂商也大力强调科技+舒适。自己用车久了也会问:到底这座椅,能坐几年不变形?总归是没细想过的问题。

我还在犹豫,为什么这些新升级看似很实在,但不起眼的小细节反而更值得关注。车辆的动力系统依然是那个1.5T+CVT组合,大家都说省油、平顺,但我心里暗暗盘算,这样的引擎,要是跑高速,油耗会不会潜在提高一点(估算:百公里油耗大概6-7升,不算特别省,但也还行)。

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车的动力表现,能跟那台三缸的2.0L柴油比比吗?毕竟,两者的燃料性质和用心都不同。谁都知道,动力硬碰硬的情况很少见,但我觉得,市面上很多车的实操感还是比官方参数更重要。

本田CR-V推30周年纪念版,换装大屏黑轮毂和升级车机,配置提升是否值得购买成为热议话题-有驾

说到这,我身边一个朋友,他说:买车其实最怕麻烦的,是啊,买到看起来不错的车,开出去,才发现操作起来不如想象中的顺手。新车新配置,实际上没那么特立独行。这就是我对新款CR-V的感觉——它不是特别,其实就像个勤快的家用工具,外表漂亮,内在靠谱。

这一切都停留在感受层面。你说,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关键,是外观的帅,还是车机的聪明?还是……那片刻的驾驶激情?

我刚才和朋友简短聊天,他说:你是不是又站在了‘理性’和‘感性’的夹缝里?哈,买车,我想,也许就是在这些微小的细节里纠缠。像后排座椅是不是能躺平,轮毂是真黑还是假黑,车机用着是不是顺手……这些小事,才是生活的味道。

本田CR-V推30周年纪念版,换装大屏黑轮毂和升级车机,配置提升是否值得购买成为热议话题-有驾

最后留一问:你曾经有过因为一辆车的小细节决定放弃的经历吗?又或者,哪一块看似微不足道的配置,后来成了你最喜爱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