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在坡道上试了一下沃尔沃XC70的插混版本。启动瞬间,听着那微弱的发动机声,突然觉得,有时候汽车就像我们穿的衣服,既要看起来自身的设计,也要考虑实际穿着的舒服程度。
刚才翻了下笔记,看了几组参数,大概估算,这车大约有340公里的纯电续航(体感估算,样本少),基本能满足市内通勤需求。而那台1.5T发动机,估算功率也就1.5升的三缸,至少在实际驾驶中,不会太咕噜了,但说白了,就是个里外都很紧凑的小排量,动力储备应算中规中矩。
但我得说,这一台车的最大短板,不是续航不够,反而是那台发动机,特别是在30万这个价位(估算整车成本与利润空间,数据随意估计),用三缸的1.5T,难免让人有点儿抗拒。好像对手们不是奔这点续航去打拼的,他们追求的,是更大马力、更高品质的驱动体验。
比起理想L7那无敌的两电机组合(估算功率480千瓦),XC70这个动力系统,显得不是那么庞大。但这款沃尔沃更像是向安全+设计留了个心,动力虽不爆棚,但还算够用(我觉得在城里,够了,没必要车尾拖着火箭发射器跑)。
有个细节倒挺耐人寻味:中控那块大屏,真的像是拼接了家里新装修的客厅,不仅Support CarPlay,还带氛围灯,北欧极光一样晕染开来。坐进去,感觉整个空间的氛围变了,不用多逗留,已经会想象自己在那个北欧的家里喝茶。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这车面向的,是不是真的懂极致体验的人?还是说,沃尔沃就靠这份低调安全圈,骗得那些注重安心人的单纯?
优点不止这些。安全性硬得像钢铁(7个气囊、24硬件感知系统,大佬级配置),还有那份低调豪华。但你要问我:这又是不是绑票式的豪华?我觉得,这个市场已经过了纯比豪华程度的时代——更像是比安全比心思。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个车在高速上略显拘谨。那台三缸发动机,时不时就让我怀疑,自己买的是不是买菜车——特意告诉自己是中大型SUV,但实际动力感觉还是精打细算那款。
你觉得,像沃尔沃这样,靠安全与设计吃饭,还能在销量榜排得上名?我记得听安装工说,修车时经常见到这类车的发动机声控得不行——组装工常说,三缸发动机就像那只叼着橡皮泥的小狗,虽然看着可爱,控制好不掉色很难。
这让我忍不住想:沃尔沃在研发上是不是也在走平衡术?能安全,能设计,但动力硬指标可能就偏保守——这点我相信,不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
还有个问题:买车的人到底最看重什么?安全?品牌?还是那份北欧的风情?我穿越了几个群,发现大部分人讨论得都很精细,从续航到座椅的舒适,但很少有人聊动力的火力——或者说,普通人在意的并非动力爆发,而是能不能觉得稳得住。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真正能接纳1.5T的中大型SUV用户,是不是更注重油耗和日常平衡呢?我倒觉得,也不全是。会有一部分,像我一个朋友,开车多在市区,50万级的豪车都考虑过,最后还是觉得安全、舒服,也能省点油,才看上了XC70。可你百公里的油耗差不多也是8-10个油(估算,体感),加满一箱油,差不多四百多块钱,一个月跑3000公里,油费就得快1300。这个成本,算是能接受,但也不是低消费。
但又有个疑问:这车的价格会不会最后被压得更低?这车刚上市,价格还不固定,未来有可能会有人劝降价,毕竟,价格战,谁都没想当接盘侠。
说到还是想困惑一句:这款沃尔沃,真的只适合那些信赖安全 وص精品派吗?还是说,它的北欧气质会慢慢被市场磨平?毕竟,大部分用户是被动接受这份豪华感,还是主动追求,它的极简、低调、安全能否持久?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我最喜欢那点:它在市区的静谧感特别好。每次走在街上,都觉得:就算动力不够飙,至少开得心安。今天我还看到一个细节,那车的内饰真心对得起豪华二字:软包材、细节处理到位,只是它的三缸引擎,难免给我一种真心用心设计但局限了的感觉。
你们会不会也觉得:这个价格、这个配置,如果它用个2.0T,或者更牛的动力系统,销售可能会更火一些?那样,成本会更高,税也可能调整。
接下来我想问:你会因为续航长选择它,还是更偏向动力更足的?还是说,像我一样,觉得安全、设计,才是真的买点?那个平衡点,在哪个位置,才能真正打动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