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S800“高速失速”事件复现成功,一模一样的场景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我刚看完一位车主直播复现“高速失速”的全过程,手心都冒汗了——这不是剧本,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一辆刚提的新车上。电量耗尽、油箱满油却无法启动增程器、系统反复提示“请立即接管”,连“ESP未就绪”的警告都分毫不差。最离奇的是,这一切竟然能在加满油后被完整复现。这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当技术逻辑遇上使用逻辑,谁在说谎?
一、真相藏在细节里:一次“极端但合理”的操作链
先还原事件本身。根据车主直播演示,整个“失速”过程分三步走:
燃油耗尽+强制纯电跑干电池:在高速上把油烧光,然后开启“强制纯电模式”,硬是把仅剩的2%电量也榨干。这个操作听着极端,但完全合法——用户手册没禁止你这么做。
加满油后动力受限:你以为加完油就万事大吉?错。车辆启动后,动力依然被锁,油门踩到底也跑不快。
辅助驾驶介入触发接管警告:手动关闭ESP,再打开L2级辅助驾驶并持续踩油门,系统立刻弹出“请立即接管”,且无法解除。
整个过程和最初那位控诉车主的视频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在于,这次不是“出事了”,而是“我故意让它出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问题不是偶发故障,而是一种特定工况下的系统逻辑响应。换句话说,这可能不是“车坏了”,而是“车按设计逻辑运行了,但结果让人无法接受”。
二、增程车的“心跳重启”机制:设计精巧,还是隐患埋雷?
我研究过不少增程式电动车,它们的“能量管理策略”是核心命脉。尊界S800作为鸿蒙智行的新旗舰,理论上应该更聪明。
但这次事件暴露出一个关键问题:当电池彻底耗尽(SOC=0%),即使油箱满油,增程器也无法自动启动补能。
为什么?
从技术角度看,增程器启动需要一定的电池余电来驱动启动电机、控制模块和冷却系统。如果电池完全“趴窝”,哪怕油箱满着,系统也像断了电的电脑——有硬盘(油)也开不了机。
这就像你手机没电自动关机了,插上充电器不会立刻开机,得等充到一定电量才会“滴”一声亮屏。但问题是,手机重启不影响生命安全,车在高速上“重启失败”呢?
更诡异的是“闪电”符号。仪表盘显示“闪电”意味着增程器正在工作,可实际电量却在下降。这是否意味着系统误判了增程器状态?还是UI反馈延迟?如果是前者,那这就是严重的设计缺陷。
三、ESP与辅助驾驶的“死循环”:谁该为接管负责?
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那个“请立即接管”的弹窗。
我们来拆解这个场景:车速上不去 → 驾驶员想用辅助驾驶减轻疲劳 → 打开L2 → 系统检测到动力异常 → 弹出接管提示 → 驾驶员踩油门试图加速 → 系统认为你在“非正常操作” → 持续警告。
这不是故障,这是系统在“合规地报警”。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ESP)显示“未就绪”,说明底盘控制系统也处于非正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出于安全考虑限制动力输出,理论上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它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它只说“请立即接管”,但没说“接管之后该怎么办”。是停车?是重启?还是等它自己恢复?驾驶员被困在高速上,耳边全是警报声,心理压力极大。
这就像飞机驾驶舱里一堆红灯闪,但飞行手册里没写这组合灯代表啥。合规,但不人性化。
四、真实车主怎么说?“我差点以为要撞护栏了”
我在某车友群里找到了那位首发控诉视频的车主。他原话是:“那天我真以为要完,油加完了车还是跑不快,后面大货车按喇叭,我手都在抖。”
另一位参与复现实验的车主则坦言:“我就是想试试极限在哪。结果发现,这套系统在极端情况下,保护逻辑太‘刚’,缺乏柔性应对机制。”
他们都不是黑子,而是想搞清楚自己开的到底是什么车。这种探索精神值得尊重,但也反映出一个现实:很多用户对新能源车的“边界工况”缺乏认知,而车企也没做好充分告知。
五、横向对比:理想、问界M9、仰望U8怎么处理类似情况?
我们拿三款主流高端新能源SUV来对比:
车型 电池耗尽后增程器启动逻辑 动力受限时提示清晰度 ESP异常处理机制
理想L系列 保留最低2%电量强制启动增程器,防止“趴窝” 明确提示“动力受限,建议靠边停车” 故障时自动降级,保留基础制动
问界M9(增程版) 类似理想,有“保电策略”兜底 提示+语音引导“检查动力系统” 可手动重启ESP
仰望U8 电池完全耗尽仍可启动增程器(备用电源) 多级预警,提前30分钟提醒 独立控制系统,容错率高
尊界S800 电池耗尽后增程器无法启动 仅提示“请立即接管”,无后续指引 ESP未就绪,无法手动恢复
数据来源:各品牌用户手册、实测报告、车主反馈汇总。
差距一目了然。理想和问界的策略是“预防为主”,绝不让你走到电池彻底耗尽那一步;仰望U8则是“冗余设计”,哪怕最坏情况也能撑住。而尊界S800的策略更像“事后报警”,等你踩进坑里才告诉你“这里危险”。
六、是车主作死,还是设计缺陷?
有人会说:“谁让你把油和电都跑光?这不是自己找的吗?”
这话对,也不全对。
对,是因为任何车都有使用边界,你非要把汽油车开到没油抛锚,也不能怪车不行。
不对,是因为作为一辆定价可能超50万的旗舰SUV,它应该具备更高的容错能力和应急机制。尤其是在高速行驶这种高风险场景下,系统的“安全兜底”不能依赖用户不犯错。
举个例子:飞机自动驾驶系统再先进,也会有多重备份和手动接管预案。车也一样。你不能说“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坠机”,就否认飞机设计有问题。
所以,这不是“谁在说谎”的问题,而是“责任边界”划分是否合理的问题。
七、给各位车友的建议:别拿新车当试验品
如果你是尊界S800车主,或者正打算入手,我给你三条接地气的建议:
永远别让电池彻底耗尽。哪怕强制纯电模式,也建议保留5%以上电量再切换。
遇到“ESP未就绪”+动力受限,第一时间靠边停车,重启车辆。别在高速上硬撑。
别迷信辅助驾驶。L2级只是辅助,真出问题,反应最快的永远是你自己的右脚。
我也试驾过不少新能源车,说实话,纸面数据再漂亮,不如一次真实极限测试来得实在。风阻系数低0.01,不如ESP系统多一个重启按钮实在。
八、未来会怎样?智能车的“人性设计”比算法更重要
这件事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智能化不是堆配置,而是让车更懂人。
未来的新能源车,不能只追求“零百加速3秒”或“续航1000公里”,更要关注“极端工况下的生存能力”。
比如:
能不能在电池耗尽时,自动调用备用电源启动增程器?
能不能在ESP异常时,提供一键恢复或降级模式?
能不能在连续报警时,语音说一句:“建议您靠边停车,重启车辆”?
这些细节,才是高端车该有的样子。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如果一辆车的设计,要求你“绝对不能犯错”,那它真的安全吗?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你是支持车主维权,还是认为这属于“不当操作”?你开过类似情况的车吗?
我会持续关注尊界S800的官方回应,并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后续进展。
(完)
幕后花絮: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去翻了尊界S800的用户手册PDF,关于“动力系统故障”的章节只有两页,且全是术语,没一句人话。这或许就是问题的根源——工程师懂车,但车不懂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