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销量暴跌:6月数据‘注水’被扒,外资车趁机反扑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新造车销量暴跌:6月数据‘注水’被扒,外资车趁机反扑-有驾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6月暴涨7月暴跌,数据水分遭曝光 7月初某新造车企业公布销量时,官网海报上“环比增长43%”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但不到一周,其7月首周销量环比暴跌41%的消息就在车友群炸开了锅。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最后一周国内前9大新造车企业销量全线环比下跌,两家头部品牌跌幅超40%,某曾因“10小时订单破万”登上热搜的品牌,甚至出现单周销量归零的尴尬。

新造车销量暴跌:6月数据‘注水’被扒,外资车趁机反扑-有驾

大众丰田销量激增,韩国车“复活” 与新造车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车的强势回归。6月第三周,大众销量环比增长48.6%,丰田增长39.8%,现代汽车更以66%的环比增幅宣告“中国复兴”。北京某丰田4S店销售经理透露:“现在来看赛那的人比去年多三倍,很多之前试驾过新势力的客户,最后选了我们的混动版。”这种转变在数据上更直观: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2%回升至2024年的41%

“你看到的销量,可能只是车企左手倒右手的游戏。”某二手车商老陈道破天机。他展示的交易记录显示,某新造车品牌授权经销商以“奖励1000元/辆”的价格,向二手车商批量销售“零公里新车”——这些未上牌的“准新车”被记入车企销量,实际却流入二手车市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报告证实,新造车企业“零公里二手车”占比达27%,远超行业平均的8%

新造车销量暴跌:6月数据‘注水’被扒,外资车趁机反扑-有驾

月销过万却难盈利,新造车陷“烧钱陷阱” “我们每月卖1.2万辆,但每辆亏2万。”某新造车企业财务总监私下算账:研发、建厂、充电网络投入已超200亿,目前现金流仅够支撑18个月。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模式在行业中普遍存在,2024年新造车企业平均毛利率-15%,仅3家实现盈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丰田2024年在中国市场单车利润达1.8万元。

新造车销量暴跌:6月数据‘注水’被扒,外资车趁机反扑-有驾

新势力展台冷清,外资车被围堵 上海车展现场,某新造车品牌展台的销售员小王无聊地刷着手机:“去年这时候排队试驾的人能绕三圈,现在一天就两三组。”而隔壁丰田展台,试驾赛那的队伍排到了展厅外。车主王先生的话代表多数人心态:“新势力车机是花哨,但电池衰减、售后无门的问题谁解决?还是传统大厂让人放心。”

新造车销量暴跌:6月数据‘注水’被扒,外资车趁机反扑-有驾

行业进入“内功比拼期”,洗牌在即 “新造车靠资本堆砌的‘虚假繁荣’该结束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张明指出,2024年新造车企业研发支出占比仅3.2%,远低于丰田的7.8%。他预测,未来三年将有50%的新造车品牌被淘汰,而存活下来的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核心能力:自主研发的电池技术、覆盖全国的售后网络、稳定的供应链管理

新造车销量暴跌:6月数据‘注水’被扒,外资车趁机反扑-有驾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当我们为新造车的“过山车”销量唏嘘时,更应看到行业回归理性的必然。那些靠“订单注水”“零公里二手车”堆砌的数据神话,终将被踏实造车的企业打破。您对外资车回归和新造车困境有何看法?欢迎分享您的观点,或许下一个行业转折点,就藏在您的评论里。

数据来源

乘联会2024年6-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周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二手车市场分析报告》

丰田汽车2024年中国市场财务报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

北京市某新造车企业内部经营数据(应要求匿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