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喊停加班,员工终于能告别12小时工作制?

“你猜,昨天下班路上我看到什么?奇瑞的办公室,居然亮着的灯比我家冰箱里的还少。”

我一边给朋友发语音,一边忍不住咧嘴。

真不是在编段子,谁能想到,那个曾经主打“技术宅男熬夜战队”的奇瑞,突然给全行业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闷棍——尹同跃一句“周末禁会,能不加班就不加”,比凌晨三点的咖啡还提神。

我记得前几年跟零部件圈的朋友聚会,大家都像在讲鬼故事。

有人说自己一年没见过白天的公园,周末刚想关电脑,领导微信怼过来一句:“项目紧,明天来个会。”

技术岗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叹气,桌上一半矿泉水,另一半是外卖包装。

中国车企加班赛道,谁不是一边骂一边卷?

奇瑞喊停加班,员工终于能告别12小时工作制?-有驾

“摸鱼”都得偷偷来。

你说奇瑞这次是认真的还是又一场高层的表演?

我一开始也半信半疑。

等到朋友圈里那些“老油条”技术员晒出下班球场自拍、晒娃照片,我才恍然回过味儿:这不是一阵风。

领导真不让周末加班了,项目再急也得留点人味。

讨论组里炸了锅,大家互相打听,谁还缺人?

求内推!

一时间,奇瑞成了工程师们的“网红养老院”。

你以为加班少会掉队?

数据啪啪打脸:去年奇瑞海外销量不减反增,研发投入反而跟着上涨。

有人说他们“反向操作”,也有人酸:“别闹,肯定是作秀。”

奇瑞喊停加班,员工终于能告别12小时工作制?-有驾

不过,工位上那些准点回家的笑脸和新项目的节奏,谁都没法装。

有意思的是,同行们表面不服,背地里都在打听。

吉利、比亚迪、长城,谁不是白天抓KPI,晚上改PPT?

加班成了标配,创新却时常掉链子。

搞技术的说“肝”出成果,其实更多时候是肝坏身体。

去年理想汽车某测试员连轴转两周,体检报告一摞,肝功能直接爆表。

他发朋友圈自嘲:“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奇迹,只有肝硬化和掉头发。”

奇瑞这波“反内卷”像一颗扔进湖面的石子,砸起的水花不小。

有人觉得这只是暂时的风口浪尖,等市场压力大了,说不定哪天又回到老路。

奇瑞喊停加班,员工终于能告别12小时工作制?-有驾

也有大胆预测,这会不会是中国制造业集体换挡的信号?

欧洲车企弹性工时、美国硅谷工程师晚上打游戏,咱们还在用加班堆产品,真不怕把人卷到极限么?

谁家没有亲戚在大厂当工程师,天天看着他们熬夜改方案,感觉下班时间比彩票中奖还稀罕。

说到底,中国汽车行业这场内卷,早不是一两家企业的事。

主机厂、零部件、软件团队,大家都被链条拉着跑。

每一层都想抢时间、拼进度,最后压力全压到工程师头上。

你见过凌晨三点开会的供应商吗?

那画面比世界杯加时赛还刺激。

可惜,大多数人只看见了表面,忽略了底下的暗流。

技术创新压根不是加班能肝出来的,耐心打磨、团队配合、充足的睡眠,这些才是硬货。

奇瑞喊停加班,员工终于能告别12小时工作制?-有驾

NBA球星也是这个理儿。

前几年联盟拼赛程、拼强度,结果一堆核心球员赛季报销。

后来赛程放宽,球员休息多了,比赛质量反而上来了。

汽车行业其实一个道理。

你天天逼着员工熬夜赶项目,最后搞出来的产品多半瑕疵一堆。

奇瑞敢第一个站出来,把加班模式拧回去,这胆子可不是盖的。

不跟风的同行,难道真以为自己能用加班卷出奇迹?

这事要说透,还得把镜头拉远点。

中国制造业这几年出海狂飙,汽车出口数据年年创新高。

可别忘了,外部环境变了,行业竞争不只是卷时间、卷人力。

谁能把团队养得健康,谁才能在长跑里笑到最后。

奇瑞这次反内卷,是不是能带动同行自查自纠?

谁都没准。

奇瑞喊停加班,员工终于能告别12小时工作制?-有驾

毕竟,行业惯性不是一天改得了的。

你说行政会不会又搞出什么“自愿加班协议”?

说不准。

人心和制度的博弈,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

其实聊到这里,忍不住想问一句: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车企办公室,能像硅谷一样,晚上六点就拉闸断电?

员工下班带着笑,产品还能稳稳占全球榜单前排?

也许离理想还有段距离,但这第一枪,奇瑞是打响了。

剩下的,看谁敢跟。

你怎么看?

你信不信,下一家效仿的会不会是你家隔壁的那家大厂?

评论区别藏着,来聊聊——你愿意换一份准点下班的工作,还是宁愿继续卷着往前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