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雷军作业的李想,需要克服直面乐道的恐惧

图片

文|东三环斟茶员


一方愿打一方不愿挨的“双雄会”


理想i8先报价,乐道L90后出牌。


i8先报出了32.18万到36.98万的价格,起售价与L8相同。


发布会后,理想官方没有公布订单数据,理想港股跌了10%。上市这一炮似乎不如预期,至少是肯定不如yu7,李想“学雷军”开视频号是白学了吗?


图片


在乐道L90今晚也出牌之后,我觉得可以回头聊一聊理想的突围机会了。


纯电6座SUV是一个近乎拓荒的市场,先行者多半死不活,或已成烈士;家用6座SUV需要考量的因素也较5座SUV和运动车型更多,二三排体验、装载空间、续航里程、尺寸控制的互相制约更加明显。


两者叠加,构成了一个打持久战的市场,难以立分胜负,一锤定生死。


乐道定价越低,理想i8处境越艰难,同时连带着乐道的主品牌蔚来一起艰难。


理想i8和乐道L90的纯电大六座“双雄会”,理想方面实际上是不认的,销售的口径是乐道品牌低一档,要比也是跟蔚来比。理想自己则对标起了宝马i7,宣称i8“开起来像i7”,但是似乎宝马i7车主也不认,而大部分人也没开过宝马i7,所以对此颇为缺乏感知。


反观乐道,不仅宣传上步步紧逼理想i8,在线下大型商场更是尽可能创造条件,把L90的临时展位设在理想门店旁,摆明了就是要截流理想潜在客群——


图片


这么做非常有效,前备舱(标配)+电动脚踏(选装),装载空间有了质的变化,老人小孩上下车更友好,完全可视,感知直观,仅这两点而言比强调家用的理想更家用。


作为增程大6座SUV的先行者,理想享受到了拓荒红利,并因此拥有了品牌口碑。然而,李想可以认为理想有品牌溢价,但不能真的相信并依赖它,让销售去跟用户讲“(跟L90)不是同级车”——这套话术只适合在网上刷,不适合在线下对真实用户说,除了激起反感外没有其他价值。在新能源这个市场,性价比不够高,奔驰宝马也要露馅。

图片


从效果看,乐道“碰瓷”理想很成功,理想“碰瓷”宝马没起到什么作用。原因在于乐道这次有了十分硬的底气。


为什么前备舱不是优化而是一次革命?


从舒适性细节的角度,理想对冰箱彩电大沙发有丰富经验,比如那块21.4寸大屏就是从50万级的mega home上下放(理想第一产品线负责人汤靖解释过为什么用LCD而不是OLED,因为OLED目前没有这么大的车规级屏幕),L90的吸顶屏是17.3寸。


但是,理想的这块21.4寸屏只有37万的顶配上才有,中低配直接没有中间屏。


以笔者实际上车体验,在第一二排调到一样的坐姿后(包括椅背角度),理想i8的第三排膝部空间比乐道L90多一指半。不过这并不构成质变,因为两辆车的第三排都是可以让180身高的乘客正常乘坐的水平。L90的后备箱下沉空间还更大。


内饰上,笔者个人认为理想i8的设计更整,科技简约风比较搭这辆车的非常规造型,但i8顶棚是织物,L90至少高配一定是alcantara(考虑到售价,高配L90的价格也小于等于i8低配)。在意的人对此会比较在意。


底盘方面,i8是闭式双腔+cdc,在后备箱体验快捷取物时可以感知,升降速度非常快,而且很静音。至于L90,乐道的销售称L90是双腔空悬,蔚来的KOC则称L90是单腔空悬但是调出了双腔的侧倾俯仰控制效果。


总体来说,可以始终信赖理想的nvh水平,但L90目前测下来也不掉链子,而在操控驾驶乐趣上,i8即便车身姿态可以更低,对于目标用户来说却未必有多加分,倒可能被质疑缺乏suv的通过性,然后陷入mpv还是suv的争执。


理想L系列和i8统统没有电动脚踏,汤靖开了个视频号叫“老汤哥”详细解释过原因,但同这个号里的大部分内容一样,与其说是面向大众做宣传,不如说是维护与坚定理想车主的信心。有的用户就是希望SUV有脚踏,理想车主没得选,乐道车主则可以选。


续航方面,乐道通过整车架构的先进性实现轻量化,理想通过造型姿态实现更低风阻,最终表现应该都是6座SUV里的第一梯队,补能形式上一个换电一个5C快充,优劣利弊在行业内已打过无数口水仗,在此不做赘述。


理想i8相比乐道L90,最大的劣势是没有前备箱。这与其说是i8的劣势,不如说是L90革命性领先,正面解决了6座SUV的最大痛点——坐得下人放不下行李。坐满6人时后备箱尺寸只有同级5座SUV的一半,人多了行李舱空间却少了,难以解决6人长途旅行的行李装载。


因此,传统6座SUV适用的场景其实是4人长途旅行或6人短途一日游。即使是5人长途出行,也意味着有一个人要和半放倒的行李挤在一起,装载能力、乘坐舒适、碰撞安全都较为尴尬。


6座SUV要强行坐6人长途出行,解决方案是上车顶行李箱。代价是风阻急剧增加,能耗显著变高。增程车能多花油钱解决,纯电车就是直接关系到补能半径了。


L90的前备箱容积高达240L,已经等于不少紧凑级家用车或6座中大型SUV的半个后备箱——也就是相比无前备箱的同级6座SUV提升了50%行李装载力。用行李箱去度量,这个前备箱能放两个20寸登机箱+1个儿童行李箱,或是1个30寸行李箱+多个软包。加上后备箱,在不放倒第三排的情况下能实现6人10箱(9个20寸登机箱+1个儿童行李箱)或6人6+N(3个24寸行李箱+2个20寸登机箱+1个儿童行李箱+若干软包)的装载力。


乐道L90的领先不止针对理想i8,也针对其他大六座SUV,甚至是MPV。只要是在意“一家人一起旅行”,不想开两辆车的用户,就不可能意识不到这是一次革命。小家庭往往没有很强的6座车购买意愿,而对于二孩家庭,往往同时会绑定老人或保姆。小孩和老人出远门,意味着绝不可能轻装简行,光是童车或遛娃神器就要占一个行李箱位……可以说L90的前备舱精确击中了最吻合6座画像的用户的核心需求,完成了6座SUV的需求闭环——甚至让在其之前的6座SUV显得不成熟。


目前在前备箱容积上能和乐道L90比较的,只有特斯拉Model X,有183L,不过这是一辆售价百万级的车。


比亚迪汉/唐L EV,方程豹钛3,小米Yu7,都提供了超过120L(乐道L90一半)的前备箱,但如前所述,前备箱会让家用更方便,储物空间更宽裕,但在非6座车型上不是从0到1的刚需,对前备箱没有感知的用户甚至不会将之视为卖点。只有7座唐L EV的136L是能显著提升产品能力的。


下个月推出的问界M8纯电版,会有110L前备箱,放不下登机箱,但是能放软包,依然是可以高频使用,明显改善用户体验的存在。


大部分6座SUV车主都不是第一次买车,无需乐道或理想销售的话术引导,都能掂量出空间的含金量。


放弃i8的原因


理想发布会后,有不少意向车主转为大定,也有部分意向车主选择了退订。


他们选择放弃的原因,主要是对价格、权益和sku设置的不满。多位车主提到,低配少太多,又没有免息贷,也没有任何小订转换权益,老车主(理想one)优惠只有1万元,是促使他们放弃的稻草。


i8的起售价是32.18万,做到了与L8的油电同权,但实际上如前所述,低配没有彩电冰箱也没有高阶智驾,中配多了7度电和高阶智驾,但依然没有彩电,配齐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顶配价格直接来到了36.98万,改个轮毂选个色,就要到39万。


理想最核心的竞争力,冰箱彩电大沙发不肯在起步价给予,而动力底盘相关配置全系标配。这大概是觉得32万的i8利润太低,诱导一下尽量多上ultra高配。可以看出,i8依然是在理想体系思路内的一辆车,也因此i8的定价只是在理想体系内显得有诚意。


这本来没有问题,但是当出现了很强的对手,就成了问题。尽量多转化到高配,那么即使是意向很强烈的用户,也会希望有免息贷。根据小订用户的反馈,根据理想销售的计算,走5年低息大致意味着总价高3万多元。


小订用户也有很高比例是理想忠诚用户以及老用户,给小订转单优惠他们当然开心,但是更广大的用户反而可能因此不平衡。作为新车型,这么做倒是能够理解,但是对于支持第一代理想one的车主,李想是不是能够更大方一点呢?


我想这是可以再商榷商榷的,因为理想one车主有很多已经产生了置换需求,当年有蔚来的时候他们也没选蔚来,现在面对乐道L90的强势进攻,他们的品牌信任总归比路人要高一些,可以说是多吹一点风就可能多烧旺一把火。


综上,理想i8的sku依然是坚持要利润的思路。并且,在用户最容易表面感知的地方不给足,感知较深层的地方保持一致——这个思路与小鹏正好相反。小鹏基本上是把舒适配置都搞成标配,电机电池底盘上区分sku。小米也大致是这个思路,如果乐道L90也搞这个打法,理想就成了“把肉埋在饭里”的那个了,这恐怕需要李想有强于雷军的营销能力才行。


在去年mega首发失利后,李想在内部信里谈“恐惧”,谈“过分关注销量的欲望”,讲自己“以为走完了从0到1”……而一年多以后的今天,看来李想不恐惧了,也不让对销量的欲望来控制自己了,至于理想品牌有没有走完从0到1的过程,就理想销售的培训来看,大概是信心充足了一些,认为对乐道有一些品牌优势。只是这种优势,主要集中在理想老车主身上,而这次的i8销售策略,并没有充分讨好到他们。


相比李斌,李想还是有恐惧——去年L6的繁荣背后是L7的失落。i是未来,但L是手心里的现在,是可预见的利润基本盘。担心结构不稳的恐惧战胜了让i8梭哈的决心。


现在i8的定位就是很确定地摆在这里,能做到油电同价已经是最大限度的诚意,再去抠sku,说低配是丐中丐,抠电池是宁德还是欣旺达,一律斥为“黑水军行为”即可。至于i8撑着的档位之下,i6能不能冲进去打赢,那是下季度的问题。


而李斌已经无所谓ES8老车主怎么想了,反正二代ES8月销量就几百,而L90不成功整个蔚来都有可能成仁。


i8如何拿捏未来?


L90虽然惊艳,但是在蔚来体系里也遵循一定的等级,比如智驾,L90全系没有激光雷达。


这个本来可以是大大的劣势,但是7月份懂车帝智驾测评出炉,在央媒助推下出圈,造成了全民对智驾的警惕。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华为系,但本身水平不错的理想,也因此在面对L90时少了一张牌。


不过思路转换一下,在下个月面对放风预售价37万的问界M8纯电版时,理想i8反倒有机会攻守易形。


现阶段的i8能做的,第一是放弃对行李舱空间的“辩解”,在绝对劣势下,很可能成了为L90做嫁衣裳,有必要的话甚至要减少对全家满员远行场景的宣传。第二是出台免息政策。第三是调整老车主权益。


理想之前的宣传策略是在品牌上展现出高人一等的傲慢——这不是问题,很多用户吃这一套,鄙视其他人不需要理由,当年BBA就是这么面对国产品牌的,乃至大众丰田本田面对吉利奇瑞长安也是这种姿态。


但是现在第一炮没有满堂彩,应该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正面回应L90,以及之后的问界M8。虽然当年李想在微博上吃过瘪,但现在这事儿也许还是必须李想本人才能做,直接去对比i8和竞品的每一个用料,每一个细节,拆开揉碎去比,不怕琐碎,只怕不充分。


老汤哥的视频其实打了不少样,他对用户质疑的每一个问题——为什么底盘铝少铁多,为什么给铁喷银漆,为什么mega不上电吸门,包括2500兆帕x2问题……他还去升架过劳斯莱斯的底盘来和理想L9对比,虽然一直不曾出圈,但是做到了看到他视频的老车主和目标车主能心满意足,逻辑自证。


而且,乐道品牌有过交付不力的前科,接下来两个月,依然是竞争窗口期。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一个车型要成功,就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觉悟,10个环节里9个做到位,差一个都可能满盘皆输。首鼠两端,只有死亡。


蔚来坚持长期主义,经常显得不够敏捷,但这次突然炸出来的乐道L90,意味着NT3.0的研发是稳健的。理想只有变得同样敏捷,甚至更敏捷一些,抓住对手犯的每一个错误,才能拿捏住未来。


图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