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大悦城地库,96万的奥迪Q9四根排气管亮起,推着婴儿车的X7车主在原地站了半分钟
岳父173cm,坐在第三排去崇礼滑雪,三个小时下车没喊腰疼。这句话是那位提前拿到Q9的车主跟我说的,当时他正把195cm的雪板斜插进后备厢,没拆,直接塞进去了。旁边有个开X7的哥们儿看了一眼,默默把自己的雪板从车顶架上卸下来——X7第三排,他只能用来放狗。
96万,4.0T V8插混,600kW/850N·m,零百4.2秒。这串数字放在2026年或许没什么特别,但关键在后面那句话:奥迪内部文件写得明白,Q9之后,V8只会以“电机形式”出现在纯电车上。你现在不买,以后想听V8在地库里咆哮,大概只能去汽车博物馆排队了。
上周我在地库碰见这台车,车主正好推着婴儿车过来。我问他X7不香吗,他摆摆手:“X7第三排只能放狗,这车能塞岳父。”话糙理不糙。轴距3150mm,第二排留一拳的情况下,第三排膝部还有一拳两指,头部一拳。坐垫高度320mm,比X7高了35mm,大腿有承托,久坐不麻。
电池塞了25.9kWh,WLTP纯电能跑105公里。北京六环一圈97公里,理论上跑完不用烧油。车主说他周一到周五市区通勤,基本一周充一次电,油箱里的95号都快放坏了。高速上发动机会给电池回血,30分钟从30%充到80%,比家里11kW的慢充还快。
这套动力总成有点意思。发动机往后挪了70mm,前轴负重轻了60kg,方向盘轻到单手就能掉头。48V主动防倾杆能在250毫秒内输出1200N·m反向扭矩,高速并线车身侧倾角1.2度,比X7低0.7度。空气悬挂行程95mm,越野模式抬升65mm,离地间隙254mm,比GLS的240mm还高。
试驾那天有人开着Q9以50km/h过了个30cm深的交叉轴,单轮离地3秒,车身对角线扭了80mm,尾门还是一次性关上,没异响。后备厢三排座椅立起来605升,竖着能塞4个28寸箱子加2个登机箱;三排放倒2050升。电动放倒6秒搞定,比X7快3秒,还带防夹。
车机三块屏,高通8155芯片,同时开18个应用不卡。副驾屏带防偷窥模式,司机视角超过25度自动黑屏。语音助手支持免唤醒连续对话,10秒能说8条指令,一次性识别完成。AR-HUD能把导航箭头直接贴地上,大雨天也看得清。
价格是个狠活儿。Q9的V8插混版起售价96万,宝马X7 M60i要120万,奔驰GLS 580要116万,直接便宜了20万起跳。更要命的是,80万的入门版就标配了空气悬挂、后轮转向、L2辅助、三联屏——X7同价位只给你3.0T低功,连后轮转向都要选装。
车主画像显示,Q9平均年龄38岁,比X7小4岁,比GLS小6岁,女性占比22%。深圳有位李总跟我说:“客户坐第三排能翘二郎腿,车载冰箱放6瓶巴黎水,一路零油耗开过去,客户以为是200万的车。”
聊到最后,我问那位车主觉得这车最大的槽点是啥。他想了想说:“可能是备胎没了,因为电池占了位置。但谁在乎呢,第三排能坐人,比什么都重要。”
上海有个车主姓张,他说以前开X7去接娃,娃说“爸爸这车像出租车司机”;换Q9后,娃说“爸爸这车像变形金刚”。
80万买X7只能拿3.0T低功,买Q9直接4.0T V8插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