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享界需交灵魂,否则干瞪眼,华为问界独占鳌头

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里,只要一提到“华为”这两个字,那就像是给产品贴上了一个金光闪闪的标签,关注度和讨论度立马就上来了,这几乎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要说最能证明这一点的,那肯定就是问界汽车了。

想当初,它也只是众多新能源品牌里的一个,但自从有了华为的深度参与和技术加持,一下子就脱颖而出,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接二连三地推出爆款车型。

智界享界需交灵魂,否则干瞪眼,华为问界独占鳌头-有驾

眼看着这条路走得通,华为也顺势扩大了自己的汽车“朋友圈”,跟更多的传统车企展开合作,并且形成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凡是华为深度赋能的品牌,名字里似乎都爱带一个“界”字。

比如,和奇瑞合作的叫智界,和北汽联手的则叫享界。

按理说,大家都是师出同门,背后站着华为这棵大树,应该都能沾到光,一起发展才对。

可现实情况却让人有些意外,同样是“界”字辈的兄弟,在市场上的境遇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咱们就拿最近的销售数据来看,问界的表现堪称优等生,一个月能卖出超过四万辆车,这个成绩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稳稳地排在了前列。

可是再看看它的两个师弟,智界的月销量只有四千多辆,勉强及格,而享界就更少了,一个月还卖不到两千辆。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了,明明都是华为深度参与打造的,技术底子应该都差不多,为什么最后卖出来的结果,差距能有十几二十倍这么大呢?

难道华为在合作中还区别对待,有好东西都偷偷留给了问界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它们共同的优点说起。

从技术层面来看,华为确实没有搞什么特殊化。

智界享界需交灵魂,否则干瞪眼,华为问界独占鳌头-有驾

不管是问界、智界还是享界,它们都共享了华为最核心的一套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技术平台,核心是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它让车机变得像手机一样流畅好用;然后是华为引以为傲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这是车辆的“眼睛”和“大脑”;再加上华为自家的电驱动系统等等。

可以说,在智能座舱体验和智能驾驶能力这些最能体现“含华量”的地方,这几个品牌的产品都站在了行业的第一梯队,大家用的技术是同源的。

这就说明,单靠技术先进,并不能完全决定一辆车能不能卖得火爆。

那么,差距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先来后到”带来的品牌认知优势。

问界是第一个和华为进行这种深度合作模式的品牌,可以说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在当初华为刚刚宣布要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时候,外界其实充满了观望和质疑,是问界的合作方赛力斯,几乎是赌上了自己的全部,毫无保留地选择了相信和拥抱华为。

这种从零开始一起打拼、共同成长的经历,不仅让双方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它抢先占领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和宣传,很多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印象,那就是一提到“华为造的车”,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问界”。

智界享界需交灵魂,否则干瞪眼,华为问界独占鳌头-有驾

华为多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品牌信誉和庞大的粉丝群体,所带来的巨大流量,绝大部分都被问界这个“长子”给继承和吸收了。

等到后来智界和享界再入场的时候,市场和消费者的认知已经被问界牢牢占据,它们想要再分一杯羹,难度自然就大了很多。

其次,这种先发优势也直接影响了资源的分配。

华为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它的投入必然要讲究回报。

问界卖得好,能够持续不断地创造销量神话,这不仅能给华为带来可观的收益,更能成为华为汽车技术最好的宣传名片。

因此,华为自然愿意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更强的宣传攻势来支持问界,让它的优势越来越大。

我们能看到,华为终端业务的负责人余承东,几乎是把问界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在各种发布会上不遗余力地为其站台宣传,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关。

这种全情投入,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卖得越好,获得的资源就越多,产品力就越强,也就卖得更好。

相比之下,智界和享界虽然也能得到华为的支持,但在宣传力度和资源倾斜上,显然无法与问界相提并论。

这就导致了很多普通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这两个品牌和华为也有着如此深度的关系,品牌知名度没有彻底打开,用户认知不足,自然也就很难下定决心去购买一辆价格不菲的汽车。

智界享界需交灵魂,否则干瞪眼,华为问界独占鳌头-有驾

与此同时,产品线的布局和市场定位的精准度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问界的产品策略非常清晰,就是牢牢抓住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

从最早的问界M5,到后来凭借“大空间、大沙发、大电视”等特点引爆市场的问界M7,再到定位更高的旗舰车型问界M9,以及最新推出的、更精准满足家庭需求的问界M8,它的产品线非常完整,覆盖了从三十万到五十万以上的主流家用SUV市场。

无论是五座还是六座,增程式还是纯电动,总能给家庭用户提供一个合适的选择。

这种精准的定位,让它能够最大范围地吸引潜在消费者。

反观另外两个品牌,它们的定位就显得有些“曲高和寡”或者说是“生不逢时”。

就拿享界来说,它选择的是行政豪华轿车这个路线。

这个市场本身规模就不大,而且长期以来一直被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传统豪华品牌所统治,品牌壁垒非常高。

更具挑战性的是,它的合作方北汽,在很多消费者心中的固有印象还停留在经济型车和网约车上,品牌形象想要一下子拔高到豪华级别,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去扭转和重建。

而主打年轻运动风格的智界,虽然产品本身不错,但它进入的纯电轿跑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前有行业标杆特斯拉Model 3,后有流量新贵小米SU7,旁边还有极氪001这样的强劲对手。

在这个高手如云的赛道里,智界S7虽然有华为技术的加持,但并没有形成独一无二、非买不可的压倒性优势,消费者的选择太多,它的销量自然也就很难有大的突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