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产太多电动汽车,反而会增加碳排放。他提到,丰田已售出约27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其减碳效果相当于900万辆纯电动汽车。然而,如果在日本生产900万辆纯电动汽车,由于日本电力结构主要依赖火力发电,这反而会导致碳排放增加。
丰田章男认为,电动汽车的碳足迹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评估,包括电池生产、电力来源和车辆制造等环节。在日本,由于电力供应的清洁度较低,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会间接增加碳排放。此外,他还提到,如果汽车产业全面转向纯电动车,可能会对现有产业链造成冲击,导致约550万日本人面临失业风险,包括从事发动机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供应商和其他相关从业者都会失去工作。
他强调“敌人是碳,不是内燃机”。在他看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世界诸多地区,PHEV(插混)和HEV(油混)在整个车型周期中的CO₂排放量会和BEV(纯电动车)同等甚至更低。
基于此,丰田章男主张采取“多能源战略”,认为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不应局限于纯电动汽车这一种技术路线,而应通过多种手段共同推进。除了混合动力汽车,还应积极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汽车,甚至探索使用合成燃料的燃油车。
此外,丰田章男还提到纯电动汽车目前仅占据30%的市场份额,且受充电设施限制,全球约有10亿人无法使用电动汽车,因此电动汽车不可能成为所有人的选择。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18 - 2022年,我国纯电动车市场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产销量同步大幅提升。2022年全年,纯电动汽车产量达546.7万台,同比增长98.01%;销量达536.5万台,同比增长96.23%。与2018年相比,产销量翻了五倍多。2023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4.7万台、271.9万台,相比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30.3%和31.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累计产量1126.2万辆,同比增长35.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超过680万辆,占全部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约六成,销量超过670万辆,接近全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六成。
中国纯电动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通过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为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完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使得纯电动汽车在成本、性能等方面逐渐具备竞争力,碳排放优势也日益凸显,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希冀发挥“产业研究+大数据+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