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车企都在掀桌子,莲花为什么还在坚持当个“老炮儿”?

讲真,莲花最近搞了个大动作,把EMEYA和ELETRE的价格给重新弄了一下,还给起了个主题叫“注定热血”。莲花集团CEO冯擎峰老师出来讲,说市场虽然变了,但每个时代都有一群热爱驾驶的人,莲花就是为他们存在的。

当所有车企都在掀桌子,莲花为什么还在坚持当个“老炮儿”?-有驾

这话说得,非常政治正确,也非常像一个中年男人在酒局下半场的真情流露。

每当有老板开始跟你聊情怀,聊驾控,聊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你就得小心了。这往往意味着,他们在别的地方,可能真的卷不动了。

这就像你问一个修仙门派为什么不普及大规模杀伤性法宝,掌门人捋着胡子告诉你,我们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剑道,是纯粹的道法自然。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没钱,也搞不懂那玩意儿,别问了,再问就是你不懂修行。

当所有车企都在掀桌子,莲花为什么还在坚持当个“老炮儿”?-有驾

现在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了。它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逃杀,每个人都是猎人,也都是猎物。不存在什么体面和共赢,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

你在这儿跟人聊什么“人车合一”,人家直接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全塞车里,再给你来个骨折价,就问你怕不怕?你跟人谈“赛道基因”,人家反手就是一个“买车送全家桶”,连你丈母娘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这样的一个混沌战场,最好的防守就是掀桌子,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也别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D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的。

所以,莲花这种“我们不一样”的姿态,就显得特别古典,甚至有点行为艺术。冯总说,中国市场现在抄袭、平替成风,缺乏原创,很多车被打造成网红,热度两年就过去了。

是是是,他说得都对,每一个字都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但问题是,市场不讲武德啊。

抄袭是最简单的模仿,平替是最快的捷径。消费者累了,他们不想做题,不想听你讲背后的故事,他们只想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你跟他讲原创精神,他问你能不能多送两个脚垫。你跟他讲品牌传承,他问你这车机能不能刷抖音。

这就是现实,一种让人无语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超豪华品牌当然要坚持创新和品牌建设,这没错。但当周围所有人都开始用“道诡异仙”里的法门来修行,你一个名门正派还抱着祖师爷的剑谱不放,要么你功力深厚能一剑破万法,要么你就是第一个被打成肉泥的。

当然,莲花也有它的底气,它是个全球品牌,背后还有吉利这个大腿。冯总说在美国英国日本都卖得不错,一到货就售罄。这恰恰反证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或者说,是中国市场的“颠”度。

这片土地上,品牌玄学是真实存在的。会买奔驰的人,就是冲着那个三叉星标去的,你跟他聊发动机参数他都觉得你俗。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马斯克画的那个赛博坦的饼,你跟他说内饰是毛坯房,他会告诉你这叫极简主义,你不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莲花的尴尬在于,它的这份“玄学”光环,在中国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是一个很牛,但也很遥远的传说。传说不能当饭吃,尤其是在大家都饿疯了的时候。

然后就是最典中典的部分了。冯总说,莲花需要4-5年才能造一款车,“两年造一款车,完全做不到”。因为他们实验做得多,流程梳理得细,绝不把市场当实验场。

当所有车企都在掀桌子,莲花为什么还在坚持当个“老炮儿”?-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特别理解这种说法。这就像我跟我老婆说,我不是不想干家务,我是想用一整天的时间,把家务做到极致的完美。然后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这套话术,我熟。

讲真,这种坚持当然值得尊敬。因为我真的开过那些急吼吼上市的车,我太懂了,开着开着中控黑屏了,跑着跑着异响出来了,OTA升级直接变板砖。用户不是小白鼠,但很多车企真的把用户当成了付费测试员。但能过,就是能过。

但另一面,现在的新能源车,本质上已经不是传统汽车了,它是一个快速迭代的电子产品。你用造传家宝的态度,去打造一个本质是“压缩毛巾”的赛博法器,这里面就有一种错位感。等你这把精雕细琢的宝剑出鞘,人家的高达都进化到第三代了。

当所有车企都在掀桌子,莲花为什么还在坚持当个“老炮儿”?-有驾

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个修电瓶车的大爷,他的工具比我的键盘都干净,这可能就是匠人精神吧,虽然他收费挺黑的。

冯总还提到一个点,说希望中国学学欧美的监管模式,对造假行为进行灭顶之災式的惩罚。这个我举双手双脚赞成。你说实验做了10个月,实际只做了半年,一旦查出来,就让你立刻倒闭、倾家荡产。这才是对认真做产品的人最大的保护。

没有这种金钟罩铁布衫护体,老实人就总被投机者吊打。

所以,莲花现在面临的,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价问题,或者营销问题。它面对的是一个世界观的冲突。

它想用骑士道精神,去对抗一个已经进入“闪电战”模式的疯狂市场。它想用匠人精神,去说服一群习惯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消费者。

这简直就是胡闹!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有点用力过猛,但你懂我意思就行。莲花就像一个坚持用文火慢炖煲一锅佛跳墙的大厨,一抬头发现,满大街的人都在吃自热火锅,还吃得贼香。你说他这锅汤,还有没有必要炖下去?

当然有。

因为总有人,吃腻了快餐,想喝一口真正的汤。总有人,开腻了那些索然无味的电动爹,想找回一点人和机器交流的原始快乐。

所以莲花能成吗?不知道。

但这种全世界都颠了,只有我独醒,并且坚持要按自己的节奏把舞跳完的姿态,本身就挺赛博朋克的。你看,同行们的心态都爆了,一个个都在喊“活下去”,只有莲花还在慢悠悠地跟你聊“热血”。

就冲这份执拗,就值回票价了。因为在一个人人争当网红的时代,当个顽固的老炮儿,本身就是最顶级的行为艺术。这比任何营销都666。

最终,决定它生死的,可能不是技术,也不是价格,而是在这片被性价比和配置表冲刷得寸草不生的土地上,还能剩下多少愿意为“热血”这两个字买单的信徒。

这事儿,本身就挺玄学的。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