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听到消息,谁先 “扛不住” 了?

"92.16%——当你在巴西街头看到一辆纯电动车,十有八九它挂的是比亚迪商标。 "

这不是什么市场预测。

它就真实发生在2025年的巴西街头。

两年前要是有人这么说,准被当成疯子。

毕竟2022年比亚迪在巴西才卖了260台车。

那时当地汽车市场还被丰田、现代、大众这些老牌巨头牢牢把控着。

但变化快得惊人。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听到消息,谁先 “扛不住” 了?-有驾

2023年比亚迪在巴西销量暴涨到17000辆。

2024年这个数字直接跳到了7.6万辆,增长率328%。

今年前五个月更夸张,比亚迪在巴西卖出了3.9万辆车,市占率冲到9.7%,排到全国第四。

那些老牌车企肯定感受到了寒意。

看着自己的客户一批批跑向比亚迪展厅。

比亚迪在巴西卖得最火的是海鸥。

这款小车国内起步价6.98万人民币。

到了巴西居然卖到约15.6万人民币。

价格翻倍不止,但照样卖爆。

同样火爆的宋PLUS DM-i在巴西售价折合人民币约27万。

而竞争对手现代IONIQ 5卖到34万。

7万的差价让更多人掏了腰包。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听到消息,谁先 “扛不住” 了?-有驾

2025年7月1日,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完全换了气氛。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声音都在抖:"这地方就要变巴西的电动车心脏了! "

工厂位置选得颇有故事。

就在福特汽车三年前撤走的厂区原址上。

2021年福特突然宣布退出巴西生产。

卡马萨里那座运转了半个世纪的工厂一夜停摆。

这件事让巴西总统卢拉至今耿耿于怀。

他直接对着TV Bahia镜头说:"福特拍拍屁股走人,完全不考虑巴西人的饭碗。 "

"可谁会想到,现在是中国企业在这儿搞起汽车革命? "

新工厂可不只是造车那么简单。

整车制造、电池研发、零部件生产全部集合在一起。

计划年产15万辆。

2万个新工作岗位正在陆续填满。

当地工人何塞摸了摸全新的生产线感慨:"福特走的时候,我家三个月揭不开锅。 "

"现在这条流水线,站着20000个等着养家的巴西人。 "

在车间里走一圈能看到不少特别的设计。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听到消息,谁先 “扛不住” 了?-有驾

整车底盘抬高了16厘米。

这是专门为巴西雨季准备的。

满地积水再不会淹了电池包。

油箱也做了改装。

因为巴西流行乙醇汽油。

比亚迪专门开发了能吃乙醇的混动系统。

直接在加油站和燃油车抢用户。

这些改动多达137处。

都是比亚迪工程师泡在圣保罗、里约的大街小巷里琢磨出来的。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

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厂区都空荡荡。

那是专门留的足球时间。

比亚迪管理层特意调整了排班表。

工人们打完球回来干活反而更带劲。

欧美对手们现在处境尴尬。

7月初巴西突然把电动车进口税从18%提到25%。

丰田、奔驰这些依赖进口的立刻受冲击。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听到消息,谁先 “扛不住” 了?-有驾

比亚迪工厂反而成了护城河。

当地经销商卡洛斯算过账:

"同样是卖电动,比亚迪本地造的成本能低一大截。 "

"我们现在都在调整订单了。 "

最酸涩的可能还是某些国内同行。

明明看着比亚迪在海外一车赚三倍利润。

嘴上还在说"出口卖得好是因为国内卖不动"。

实际情况呢?

单论巴西市场,比亚迪纯电车拿走92.16%份额。

插混车也占了35.8%。

圣保罗、里约这些大城市的销量榜前排都被比亚迪包了。

出海规模差得更远。

2025年刚过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冲到47万辆。

相当于每三分钟就有一台新车发往海外。

112个国家和地区跑着比亚迪电动车。

巴西这个工厂已经是全球布局的一环。

泰国工厂投产三年了。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听到消息,谁先 “扛不住” 了?-有驾

匈牙利基地正在扩大产能。

乌兹别克斯坦的产线今年春天刚启动。

六艘滚装船组成的运输队专门拉比亚迪新车。

船身上BYD三个字母在海面上格外显眼。

巴伊亚州的雨还是说来就来。

但工厂屋顶的太阳能板始终闪着光。

雨水收集系统正把雨季变成资源。

州长当初说的"绿色心脏"正在成为现实。

一个细节挺值得玩味。

首台下线的新车前盖上贴着中巴两国国旗。

巴西工人把两张贴纸边缘对得严丝合缝。

车间广播忽然切到了桑巴音乐。

流水线没停。

穿着工作服的工人用扳手敲着节奏。

新车就在这片叮当声里驶向检测线。

厂门外,几个前福特老员工远远看着。

其中有人手上攥着刚拿到的工卡。

崭新得发亮。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