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这步棋,简直绝了!谁能想到,有一天雪佛兰的金领結,竟然会贴在一辆五菱宏光的亲兄弟身上,然后大摇大摆地驰骋在拉美大陆的街头。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魔幻?但背后那本账,算得比谁都精。
这背后真正的操盘手,是一个叫何思文(Steve Hill)的美国人。他之前是通用汽车中国区的老大。这哥们儿在中国干得不错,业务重组搞得风生水起,硬是让通用中国连续四个季度都赚钱了,在今年一片惨淡的合资车企里,成了唯一一个市场份额还在增长的异类。现在,通用把他调回总部,给了个新头衔:全球出口与零售创新高级副总裁。听着挺绕口,说白了,就是让他把在中国市场验证过的那套打法,复制到全世界去。
这套打法的核心是什么?就是那个被重新贴上雪佛兰标的五菱。上汽通用五菱,这个在中国被看作是神车专业户的厂子,一直以来都以极致的成本控制和对下沉市场的精准洞察闻名。他们造的车,可能不那么精致,但绝对皮实、耐用,而且价格便宜到让人没脾气。这种能力,放在以前,可能只是在中国市场发光发热。但现在,风向变了。
全球的新兴市场,比如拉丁美洲、东南亚、中东,那里有大量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和十几年前的中国老百姓非常相似:需要一台能遮风挡雨、能拉货载人的车,最关键的是,要便宜。让他们去买一辆原汁原味的美国雪佛兰?太贵了,不现实。这个时候,把五菱那些成熟的车型,比如五菱荣光、宝骏悦也,甚至是小巧的晴空Air ev,直接换个雪佛兰的标卖过去,简直是天作之合。
通用这一手,其实和福特提拔吴胜波的逻辑一模一样。福特让在中国干了多年的吴胜波去统筹中国和新兴市场的业务,就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样板间作用。这里的研发速度、供应链的完整度、生产效率,都已经是全球顶尖水平。让一个最懂中国玩法的高管,带着中国制造和中国研发的经验,去攻打那些新兴市场,这不比从底特律空降一个高管过去要靠谱得多?这套中国研发+中国制造+全球品牌的组合拳,正在成为这些跨国巨头续命的法宝。
这事儿微妙的地方在于,它彻底颠覆了过去几十年的游戏规则。以前,是底特律或者斯图加特设计好了一款车,然后拿到中国来生产,卖给中国人。技术和品牌,都是从西方流向东方。现在呢?反过来了。通用的全球战略,开始依赖中国合资公司的产能和研发成果。上汽通用五菱,这个曾经的学生,现在开始给老师输出弹药了。听说,就连上汽通用自己研发的那款增程车——至境L7,未来也可能被挂上别克或者雪佛兰的标,出口海外。
当然,何思文去全球开疆拓土了,中国这个大本营也得有人守着。新来的中国总裁叫John Roth,一个在全球市场摸爬滚打过的老将。他的任务很明确,稳住通用在中国的基本盘,别让老家失火。同时,还得保证上汽通用和五菱这两个兵工厂,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符合全球标准、又能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廉价好车。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通用这套中国赋能全球的战略闭环,算是彻底形成了。
所以,以后在国外看到一辆外形酷似五菱宏光,却挂着雪佛兰标的车,千万别惊讶。这背后既没有那么多品牌情怀,也没有什么技术颠覆,就是一门赤裸裸的生意。在全球汽车产业这片红海里,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这辆车到底是姓美还是姓中,谁在乎呢?对于通用汽车的股东们来说,能带来利润的,就是好车。
这会不会让雪佛兰这个百年品牌的形象受损?或许吧。但在生存的压力面前,这点面子问题,可能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毕竟,当你的对手都在用性价比大杀四方的时候,你还端着百年品牌的架子,最后可能连牌桌都上不去了。这背后的无奈和现实,恐怕只有通用自己心里最清楚。
所以,也别再简单地用美国车或者中国车来定义一辆车了。未来的汽车市场,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可能就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然后根据不同市场的喜好,贴上一个你熟悉的那个标,就送到你面前了。听着有点魔幻?不,这只是商业的本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