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中的广青高铁:350时速串联粤鲁

如果有一条高铁能从广东广州直达山东青岛,而且时速能达到350公里,沿途还串起江西、安徽、江苏的多个城市,对经常往返华南和华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大惊喜。虽然目前这条线路还处于设想阶段,并未进入官方正式规划,但从民间提议的路线来看——从广州站出发,经从化、龙门、新丰、连平进入江西,再穿全南、龙南、信丰、瑞金、宁都、宜黄、抚州南、金溪、鹰潭北、万年东、乐平东、景德镇西,接着进入安徽过祁门、石台、池州西、舒城东、合肥西、定远、明光,再入江苏经泗洪、宿迁、新沂、东海、连云港北,最后到山东日照,终到青岛——这条跨四省的线路,要是真能建成,确实能补上不少区域交通的“空白”。

设想中的广青高铁:350时速串联粤鲁-有驾

先说说这条设想线路最直观的好处:大大缩短华南到华东的时空距离。现在从广州去青岛,坐高铁得绕经长沙、武汉、郑州,全程要10多个小时,要么就得先飞过去,机票价格还受季节影响波动大。要是这条广青高铁能建成,按350公里的时速算,广州到青岛全程可能只要6-7小时,早上在广州喝早茶,中午到江西吃瓦罐汤,下午到安徽尝臭鳜鱼,晚上就能在青岛吃海鲜,这样的“跨省长通勤”都有可能实现。

对沿途的中小城市来说,这条线路更是“发展机遇线”。比如江西的全南、龙南、宁都这些地方,目前高铁线路比较少,当地的农产品(像赣南脐橙、宁都黄鸡)要运到广州、青岛这些大城市,要么靠公路,要么得先运到赣州或南昌再转高铁,不仅耗时长,还容易损耗。要是高铁能直接通到家门口,农产品搞笑早上采摘,中午就能运到广州的超市,新鲜度有保障,农民的收入也能提高;而且这些地方有不少旅游资源,比如龙南的客家围屋、瑞金的红色景区,高铁通了之后,广州、青岛的游客过来更方便,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设想中的广青高铁:350时速串联粤鲁-有驾

再看安徽的祁门、石台,祁门产红茶,石台有牯牛降景区,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很多外地游客不知道这些地方。要是高铁能设站,祁门红茶能通过高铁快速运往全国,石台的生态旅游也能吸引更多“周末游”“短途游”的客人;江苏的泗洪、东海这些苏北城市,也是农业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高铁能让它们更好地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场,比如泗洪的螃蟹、东海的水晶,能通过高铁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里。

从区域经济联动来看,这条线路能串联起两大经济大省的“黄金节点” 。广东是华南经济第一大省,广州、深圳(线路虽不直接经深圳,但可通过广州枢纽衔接)是珠三角核心;山东是华东经济强省,青岛是胶东经济圈的龙头,还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这条高铁要是能打通,相当于把珠三角的制造业优势和山东的海洋经济、重工业优势连起来——广州的电子、汽车零部件,能通过高铁快速运到青岛,再通过青岛港出口到国外;青岛的海洋装备、化工产品,也能更方便地进入珠三角市场,企业的物流成本会大大降低。

设想中的广青高铁:350时速串联粤鲁-有驾

而且它还能衔接多个交通枢纽,比如在江西鹰潭北能接上沪昆高铁,去上海、杭州更方便;在安徽合肥西能接入京港高铁、沪汉蓉高铁,往北京、武汉方向的通道更顺畅;在江苏新沂能连上徐连高铁,到徐州、连云港(港口)的衔接更高效。相当于用一条线,把华南、华东、华中的高铁网“织”得更密,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都能实现“一票直达”或“少换乘”。

不过,大家也得清楚,这样的跨四省高铁线路,从设想变成现实,还有很多“坎”要迈。首先是规划审批的复杂性,跨广东、江西、安徽、江苏、山东五省(原路线提及四省,实际终到山东,共五省)的线路,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协调,还要结合每个省的铁路发展规划,不是单靠某个地方就能推进的;其次是建设成本和难度,线路要经过山区(比如江西赣南、安徽皖南)、平原等不同地形,修隧道、架桥梁的成本很高,全程几百公里,总投资可能要上千亿,资金怎么筹集也是个问题;最后是客流需求的评估,虽然沿途城市多,但有些中小城市的客流可能不足以支撑350时速高铁的运营,需要详细测算日常通勤、旅游、货运的客流数据,避免建成后出现“空跑”的情况。

设想中的广青高铁:350时速串联粤鲁-有驾

目前,我国的高铁建设还是以“补短板、强枢纽”为主,比如先完善省内的高铁网,再推进跨区域的骨干线路。这条广青高铁的设想,确实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要进入正式规划,还需要更多的调研和协调。不过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未来这样的跨区域快速通道,或许真的能从“设想”变成“现实”。

就算现在还没动静,我们也能期待:以后从广州到青岛,能有一条更直、更快的高铁,不用绕远路,不用坐太久,沿途还能欣赏不同省份的风光,这样的出行体验,想想都觉得方便。

设想中的广青高铁:350时速串联粤鲁-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