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

编辑部最近因为一台车差点“打起来”了。

那天下午空调呼呼吹着冷风,办公室里却热火朝天——有人把笔记本拍得啪啪响,有人举着手机翻配置表,还有人站在白板前画参数对比图。这场面要是让外人看见,还以为在讨论什么国际局势,其实大家吵的焦点就四个字:领克900。

这台被网友戏称为“杭州湾揽胜”的全尺寸SUV,预售首小时订单就飙到8200台,但编辑部愣是为它值不值得买争得面红耳赤。有人说33万起售价简直白送,有人却觉得领克“变了心”——说好的专注运动小车,怎么突然造起五米二的大家伙了?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把全家需求塞进一台车的疯狂操作

要说这台车最让人服气的地方,就是它把中国人“全都要”的性格发挥到极致。最低配的1.5T Halo版上来就是220km纯电续航,哈曼卡顿音响和NAPPA真皮座椅成了标配。最夸张的是第三排座椅居然带加热按摩——要知道很多五十万级的车第二排都未必舍得装这配置。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试驾过的同事眉飞色舞地描述:“过减速带时车轮在下面晃,车身却稳得像熨斗烫平了马路。”双腔空悬+CDC的组合确实让这台2.8吨的巨无霸开起来像踩着棉花,不过真要快速变向时,悬挂立马现出原形:“左后轮那个挣扎的姿势,看得人直冒冷汗。”

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细节设计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设计师显然偷听了中国车主的日常吐槽。天地门尾门承重300公斤的设计,完美适配国人两大场景:接孩子放学时当临时座椅,小区遛弯时当社交茶座。更绝的是旋转座椅,虽然转一圈要35秒,但想想过年七大姑八大姨围坐聊天的场面,这功能简直堪比“家庭和谐稳定器”。

发布会上还有个耐人寻味的彩蛋——车头下方那块黑白电子屏。虽然现在法规限制只能显示简单信息,但产品经理私下透露:“等政策放开,这就是行走的表情包发射器。”已经有网友脑补出堵车时屏幕上滚动“大哥别加塞,我新手”的爆笑场景。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吵得最凶的两个灵魂拷问

争议焦点之一在于品牌基因。十年前领克03带着小钢炮气质横空出世时,谁能想到如今会造这么大的车?但翻翻品牌发展史就发现,从2021年的领克09到现在的900,人家早就在布局中大型车市场。就像川菜馆开始卖广式早茶,看起来突兀,细想却是市场进化的必然。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另一个争议点是“堆料哲学”。33万起的定价确实比同级竞品低一截,但真金白银买车的消费者更关心隐性成本。比如那块布满万颗灯珠的交互屏,撞了维修费可能抵得上三个月工资;再比如能跳“华尔兹”的蟹行模式,对99%的用户来说可能用不上十次。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买旗舰车型的谁不图个“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藏在参数表中的生存智慧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仔细研究配置表会发现领克的精明之处。用2.0T Ultra版举例:21寸轮毂看着气派,但销售会神秘兮兮告诉你“顶配能上22寸”;智驾系统说搭载了Thor芯片,但试驾车功能还没激活——既吊足胃口,又给未来升级留足空间。这种“留白艺术”简直是精准拿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

安全性能倒是实打实的硬核。工程师现场演示的“丢轮保命”技术,让50km/h偏置碰撞时车轮自动脱落卸力。这招和沃尔沃一脉相承的安全理念,在遍地“冰箱彩电”的新势力圈里,反倒成了让人安心的传统艺能。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编辑部最后的握手言和

当大家翻出三年前的领克09配置表对比时,突然都沉默了——当年28.99万起的09被吐槽第三排像“宠物专座”,如今900的第三排不仅能躺平,还给配了独立空调。这五年间中国车企的进步速度,简直比手机更新换代还快。

领克这台“杭州湾揽胜”,竟然让编辑部吵翻了-有驾

吵归吵,最后全体编辑在两点上达成共识:一是今年40万级SUV市场必定血雨腥风,二是领克这波操作至少证明——当车企开始认真研究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时,真的能造出让人会心一笑的好车。至于值不值得买?或许正如试驾同事说的:“带老婆孩子去4S店转一圈,看小朋友赖在旋转座椅上不肯下来时,答案自然就有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