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路上试了试领克 10 EM-P,突然发现了一件事——开门那一瞬间,那股未来感就扑面而来。车门合上的声音真不像是机会车,更像是航天器的门闭合声,挺沉,纸都掰不开那样的感觉。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反正,领克做工确实精细,细节也用心,尤其是门缝那儿的缝线,做得非常紧致。想想,假如你买了这车,第一天到手,心里是不是会暗暗担心:这里会不会漏水?这么精细的缝隙,长时间会不会开裂?这都是预设问题,不然怎么跟你讲。
配点数据给你。经过我自己估算(这段先按下不表),这车整体尺寸大约是 5050×1966×1487 毫米,轴距算一下(估算)在 3005 毫米左右。对比同价位车,比如比亚迪汉 DM-i,它的长度大概就是 4900多,小了那么一截。两者在车身线条上都偏雕塑感,但领克那前脸,分体大灯设计让我觉得辨识度更高。
我跟销售聊时,他说:你觉得它的操控是不是更会让人满意?我嘴角一翘:肯定的,一方面是悬架调校放得真用心,液压可变阻尼悬架,像给车子装了减震云朵;另一方面,底盘经过优化后,过弯时的侧倾明显减少很多。这点我有明显感觉——开起来比某些品牌的同级别车要硬核得多。
对比一下,宝马、奥迪的中大型SUV的悬架,虽然调得更舒适,但偏向运动的基本配置也早就该如此。哪怕它们的底盘调教要更偏德式陀螺劲,但领克的悬架调试中规中矩,却让车在弯道中的稳定性提升不少。问我:它的底盘是不是用的高成本材料?估算——应该挺接近的。是不是像买菜用的塑料一样轻?当然不是。毕竟,车身用的是铝合金,能减重,但也得考虑安全和刚性。
提到安全,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其实记的有点模糊。这个车搭载激光雷达,算是目前配置阵容里很炸的。用我的生活比喻,就像你开车时,突然有人在旁边用远程遥控在注意你的动作。它可以很快识别前方所有可能威胁的点,做反应。你只要记得,任何系统都无法代替全神贯注的 人类驾驶——这点我还是一直坚持。
你会不会担心:这样高配会不会很费电?根据我的粗略心算(估算油耗),CLTC油耗低至4.2L/100km,在我看来,这比大部分纯燃油车还节能两到三成。加上插混,日常纯电续航能跑到240公里左右,轻轻松松一周不用充电。如果你上下班一两百公里,那几乎不用担心续航焦虑。
我其实还挺喜欢那块16:9比例的大屏幕和中控的设计。只是在试乘时,发现怀挡设计要比传统档杆多用一些精准性,但是操作起来舒适——像在用一台平板电脑。问我:用它会不会觉得复杂?可能还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吧,但不至于麻烦到掉头发。
然后,细节方面,车内的冰箱配置让我小感意外。可能会有人觉得:哎,这玩意儿酷就玩个新鲜感。但我真心觉得,这个功能,夏天喝冰水、冬天暖奶,挺实用的。你会不会觉得,车里配个冰箱这事太奢侈?我觉得未必,豪华感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领克这次价格区间(估算:19.2到22.2万)会不会很硬? 跟对手比,价格还算合理。比亚迪汉DM-i那套,售价差不多,但它的空间做得不如领克大。比特斯拉Model 3的配置当然更硬核,但价格高出不少。这个价格带,提供的配置如此丰富,尤其是四驱和激光雷达,真让我觉得,它在对比列表里,算是性价比之王吗?只是我又在想——这个价格会不会让人误会,品质会不会打折?(这点未必,毕竟,整车的用料和调校都没偷工减料。)
我还记得一个细节——车的后备厢盖开关就藏在后窗下方,得靠手动给它点个心。这个设计不算新潮,但很实用。尤其对我这种喜欢在车里放点零碎物品的人太友好了。
说到这里(这段先按下不表),你会不会觉得,科技配置提升了好几档?自动泊车、全速领航、语音识别…比起我去年试过的某款智能中控,它操作体验更自然,有点顺滑到不要不要的。还是得说一句:别太依赖,毕竟系统再智能,也会出错。
其实我没细想过,如果这车的芯片真能实现自主驾驶,那大脑是不是也该像人一样需要休息或维护? 这不只是科技问题,更像是科幻片里的桥段——好像还早。
看样子,领克 10 EM-P,应该会成为它那个细碎世界的焦点——是不是每次开出门,都在想:明天又能遇到什么新乐趣?或者,你有没有发现,越用心的细节,反而越让人难以抗拒?这个问题,也许直到真正拿到手,才能知道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