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六连跌困局:华为贴牌难救主,断腕转型待何时
销量雪崩,数字背后的寒意
2025年1月,广汽传祺单月销量暴跌45.78%。这只是开始。
此后五个月,下滑曲线从未扭转。
4月再跌34.67%,6月同比下滑12.05%。
上半年累计销量仅14.6万台,同比缩水22.55%。
更残酷的对比?
同期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
传祺的寒冬,与市场的春风形成刺眼反差。
王牌溃败:MPV护城河被攻陷
曾以MPV封神的传祺,如今城池失守。
6月M8销量5259台,E8仅2846台——竞品腾势D9却狂卖8686辆,岚图梦想家紧随其后。
更讽刺的是,传祺MPV三款车型销量总和仅占品牌总量35%。
燃油车支柱GS4月销不足千台,影豹沦为边缘车型。
产品青黄不接。新能源车未成气候,燃油车阵地已崩塌。
向往S7:一场泡沫破灭的寓言
官方高调宣布:上市12小时订单破万!
现实却冰冷如铁。
3月销量1270辆,4月2977辆,6月跌回1231辆。
累计未破8000辆的业绩,撕碎了营销话术的遮羞布。
为何遇冷?定价17.58万起却无六/七座选项,家庭用户转身投向理想L7、零跑C16。
华为乾崑智驾的加持?小米SU7事故后,“智驾”宣传已成禁区。技术标签尚未建立,先自断一臂。
转型困局:燃油依赖症与战略摇摆
技术路线模糊:既未如比亚迪深耕插混降本,也未效仿新势力押注纯电平台。吉利银河L7凭增程技术单月交付破万时,传祺仍在插混与纯电间犹豫。
质量顽疾反噬:GS4变速箱异响投诉占比80%,车机黑屏频发。燃油车时代的口碑负债,正在新能源战场加倍偿还。
渠道脱节:仅少数经销商设新能源独立展厅,销售团队缺乏电动车知识储备。当埃安以直营店重塑体验,传祺的“燃油车思维”渠道已成桎梏。
华为不是救命稻草
集团押注华望汽车(GH项目),试图借华为技术翻身。
但问界M7的成功背后,是华为数千家门店的渠道霸权。反观传祺:经销商退网潮蔓延,服务体系崩塌速度远超销量下滑。
更严峻的是现金流。广汽集团一季度净亏43亿,二十年首度巨损。研发投入被砍,新推的向往S9仍用油改电底盘,L3级自动驾驶尚在概念车阶段。当极氪砸200亿自研800V平台时,传祺的“贴牌模式”更像绝望挣扎。
破局钥匙:断腕比贴牌更紧迫
新任董事长閤先庆的挑战堪比悬崖走钢丝。
他的履历中,讴歌国产项目败北的阴影仍未消散。
而眼下困局更甚——
要么彻底砍掉燃油产线,将资源倾注EV+平台(如承诺的钜星智控底盘与鸿蒙座舱)。
要么继续在燃油残骸上缝补华为标签,直至库存车淹没番禺工厂广场。
市场已给出判决书:当比亚迪、吉利狂奔时,传祺的“缓慢转身”实为倒退。
短评:
六连跌不是偶然。
是燃油遗产的诅咒。
是技术短视的代价。
华为的光环?
照亮的只是传祺身后更深的阴影。
要么断腕重生。
要么成为转型浪潮下的又一块沉船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