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芯片与未来的药:看懂重塑我们世界的全球供应链三层博弈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能买到什么车、用什么药,可能早已被大洋彼岸的一整套政策组合拳所决定?这并非危言耸听。从‘工业的盐’——锂、钴等关键矿产被‘富哥们俱乐部’圈走,到《芯片法案》用巨额补贴和十年禁令迫使台积电等巨头‘二选一’,再到《通胀削减法案》直接规定禁用中国电池组件才能获得7500美元购车补贴,一场围绕矿产、芯片、终端及未来生物技术的三级博弈正在上演。‘这不是商业选择,是政治站队’,‘这不是脱钩,是被逼上梁山’。这盘决定未来几十年国运的隐形大棋,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棋局之中。关键不是恐慌,而是建立观察视角:下次看到企业搬迁新闻,先问一句,是不是有补贴政策在背后推?唯有看懂这三层联动的棋局,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正站在哪个格子上,为即将到来的变局做好准备。

主持人: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全球供应链背后的隐形大棋,你有没有想过,咱们每天用的电动车、手机,甚至吃的药,它们的未来可能压根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嘉宾:说实话,很多人刚开始都觉得这是企业自己的选择,但你仔细一扒就会发现,背后早就有只手在悄悄布局了。我确认一下,你是说这不光是商业行为,而是更深层的战略动作对吗?

主持人:对,而且这盘棋是从咱们根本看不见的地方开始落子的。打个比方,就像你家厨房的盐罐突然被人拿走了,做饭直接就卡住了。你说急不急?

嘉宾:这个比喻太准了。其实现在全球工业的‘盐’就是锂、钴、稀土这些关键矿产。电动车电池离了它们,根本转不动。而过去,中国在加工提炼这一块儿占了大头,差不多是全球的主厨房。

主持人:那你刚说‘主厨房’,我就明白了——别人想吃饭,就得来找你买盐。可现在人家不干了,干脆自己组个团去挖矿,是不是?

嘉宾:没错,美国牵头搞了个‘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把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这些有矿的、有技术的全拉进群了。说白了,就是建个‘富哥们俱乐部’,自己找矿,自己加工,以后不从中国过手了。

主持人:听起来就像是饭店老板联合菜农,直接把菜市场包圆了,不让你进货。那你厨艺再好,没菜下锅,也只能关门。这招是不是太狠了?

嘉宾:狠就狠在它动的是根。你想想,这不仅仅是贸易限制,它是从源头上重建一条完全绕开中国的供应链。而且这事儿不是说说而已,人家已经开始全球撒网找矿了。

主持人:我懂了,原材料断供就像断粮,可问题是,人家是不是连你做饭的锅和灶都要拿走?我听说芯片这块儿也在动手?

嘉宾:你抓得太准了。芯片就是所有高科技产品的‘大脑’。美国人为了把这颗大脑攥在自己手里,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这里面有个关键条款,叫‘护栏条款’。

主持人:等等,你刚说‘护栏条款’,听起来像是个限制性规定。是不是拿了钱就得守规矩?

嘉宾:对,而且规矩特别硬。你想拿美国政府的补贴,可以,但条件是:十年内,不准在中国新建或扩建高端芯片厂。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十年啊。

主持人:十年!这相当于直接画了个圈,让你别动。那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怎么办?是不是只能二选一?

嘉宾:正是如此。要么放弃美国的巨额补贴和市场,要么就得跟中国这边的发展计划划清界限。这不是商业选择,是政治站队。你明白这压力有多大吗?

主持人:所以这根本不是自由竞争,而是用政府的钱,筑起一道技术围墙,把最核心的制造能力锁在自己院子里。那接下来呢?是不是连端上桌的菜都要管?

嘉宾:你太会联想了。接下来就是终端产品,比如电动车。美国还有个《通胀削减法案》,里面规定:想拿每辆车七千五百美元的补贴,电池组件就不能用中国的。

主持人:七千五百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那是不是意味着,从二零二四年开始,中国产的电池组件就不能进了?

嘉宾:没错,二零二四年禁用中国电池组件,到二零二五年,连电池里的关键矿物都不能来自中国。这就等于把门槛一步步抬高,逼你彻底搬走。

主持人:难怪我听说通用汽车给供应商下了死线,要在二零二七年前撤出中国。原来这不是企业自己想跑,而是被政策逼到墙角了?

嘉宾:对,那两千多家供应商不是自愿的,是被《通胀削减法案》逼的。不走,车在美国就拿不到补贴,价格立马没竞争力,等于慢性死亡。所以这不是‘脱钩’,是被逼上梁山。

主持人:我突然有个疑问:美国自己唱独角戏,能成吗?总得有人配合吧?比如日本,最近动作挺多的。

嘉宾:太对了。日本这几年可以说是跳得最欢的。美国推‘印太战略’,它就冲在最前面;美国要卡半导体,它立马跟进管制,连自己企业都顾不上了。

主持人:那日本图啥呢?它不怕得罪最大贸易伙伴吗?你是不是想说,它在赌一把?

嘉宾:是,我明白你的意思。日本心里清楚,美国重构供应链,就意味着原来中国的订单可能流出来。它想趁机分一杯羹,甚至把‘失去的三十年’找补回来。所以它选择紧紧抱住美国大腿。

主持人:一个在背后出政策,一个在前面点火,配合得天衣无缝。可我还在想,这局棋是不是还没下完?他们是不是已经在看更远的地方?

嘉宾:你真敏锐。二零二二年,拜登签了《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目标就是砸钱抢未来。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全都要在美国本土研发、本土制造。

主持人:所以这已经不是电动车、芯片的事了,而是连我们未来的药、材料、能源都要被提前布局。这哪是竞争,这简直是提前划地盘啊。

嘉宾:没错,从矿产到芯片,再到终端和生物技术,一张大网已经铺开。这是一场决定未来几十年国运的拔河比赛,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参与者。

主持人:我听完突然有种感觉:我们平时觉得离自己很远的政策,其实早就悄悄影响着我们能买到什么车、用什么药。这棋局,我们都在里面。

嘉宾:所以呢,看懂这套三级博弈模型特别重要:第一层是矿产,第二层是芯片,第三层是终端和未来技术。每一层都在联动,环环相扣。

主持人: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该关注哪一层?是不是得先看懂这些政策怎么一步步落地的?

嘉宾:我觉得关键是建立观察视角。比如下次看到企业搬迁新闻,别急着说是‘站队’,先问一句:是不是有补贴政策在背后推?这样你就不会被表象带跑了。

主持人:有道理。这就像下棋,不能只看一步,得看三步。我们每个人虽然不是下棋的人,但至少得知道自己在哪个格子里。

嘉宾:而且你要知道,这种博弈不会停。今天是电动车,明天可能是储能、机器人,后天可能就是生物科技。关键是保持警觉,别被突然变局打蒙了。

主持人:第一,关键矿产是工业的盐,断供就像断粮;第二,芯片法案用十年限制绑住企业手脚,逼其站队;第三,从电动车到生物技术,政策组合拳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聊另一个看不见的抓手。

电动车、芯片与未来的药:看懂重塑我们世界的全球供应链三层博弈-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