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是假的,流量是真的:斯柯达如何用一台概念车空手套白狼?

讲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

这个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往往不是作家,而是车企的市场部。他们最擅长的操作,就是把压箱底的陈年旧事,从故纸堆里刨出来,掸掸灰,打上高光,再用一套PPT哲学重新包装,最后告诉你,这叫“致敬经典”,叫“品牌传承”。说白了,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赛博招魂,目的是让你为那点逝去的情怀,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

这套玩法,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有意思的是,就连斯柯达这种在大家印象里一贯以老实、稳重甚至有点“憨”的形象示人的品牌,最近也开始学坏了,而且一出手就是个王炸,直接把人炸回了那个黄毛满街走,BP机腰上挂的90年代。

他们复活了一个叫Felicia Fun的玩意儿。

对,你没听错,Fun,快乐。一个把“快乐”直接写在名字里的车。光听这名,你就知道这东西绝对不普通。这车诞生于1997年,本质上是一台Felicia皮卡,但在那个想象力还没被KPI彻底阉割的年代,斯柯达的工程师们脑子一抽,给它装上了一个堪称“骚操作”的黑科技:后排座椅和后挡风玻璃可以像变形金刚一样,向后滑动,直接在敞开的后斗里变出两个额外的座位。

车是假的,流量是真的:斯柯达如何用一台概念车空手套白狼?-有驾

你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辆明黄色、像刚从染缸里捞出来的皮卡,拉着四个精神小伙,后排俩人吹着风唱着歌,主打一个放荡不羁。这玩意儿放今天,就是短视频平台的顶级流量密码,随便拍个段子都能上热门,标题我都想好了:《震惊!我的车竟然有两个后备箱!》、《副驾的妹妹哪有后斗的兄弟香!》。

可惜的是,这种过于超前的快乐,在当时并没有被大众完全理解。从1997年到2000年,这台快乐制造机总共只生产了四千多台,很快就成了绝唱,变成了少数收藏家车库里的孤品,一个关于汽车设计黄金年代的都市传说。

按理说,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就像我们开头说的,市场部永远在寻找下一个能点燃舆论的“燃料”。于是,二十多年后,一个叫朱利安·佩蒂森的法国设计师,被赋予了“赛博通灵”的重任,把这台90年代的快乐遗孤,带回了2024年。

于是,一台“现代版”的Felicia Fun概念车,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车是假的,流量是真的:斯柯达如何用一台概念车空手套白狼?-有驾

这台新车,从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子“缝合怪”的奇妙美学。它的前脸,长了一张斯柯达当下最流行的“电动爹”同款面瘫脸,官方管这叫“Modern Solid”设计理念,什么Tech-Deck封闭式格栅,T字形LED灯条,跟那个叫Vision 7S的概念车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上去冷酷、理性,充满了数字时代特有的禁欲感。

但你视线一往后移,画风就开始突变。车身依然是那抹标志性的、能亮瞎人眼的“原谅黄”,但尺寸被拉宽放大,配上了巨型的轮圈和黑色的轮拱,肌肉感爆棚。最骚的是车尾,尾灯居然是粉色的,还用一条复古的灯带连起来。粉色的细节还出现在了LOGO、轮毂和车窗上。黄配粉,这种死亡搭配放在别的车上就是灾难,但放在这台车上,却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和谐,仿佛一个穿着西装的硬汉,却偷偷在袜子里藏了一双粉色波点袜。

车是假的,流量是真的:斯柯达如何用一台概念车空手套白狼?-有驾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设计,在车内达到了顶峰。一块巨大的贯穿式屏幕,是当下所有“智能汽车”的标配,科技感拉满。但屏幕里的UI界面,设计师丧心病狂地做成了90年代电子游戏的像素风格,甚至还模拟了老式CRT显示器的扫描线和边缘畸变效果。你可以想象一下,用一块代表着未来的大屏,玩着复古的俄罗斯方块,听着合成器音乐,这是一种怎样的时空错乱感?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复古了,这是在用21世纪的技术,去解构和戏仿20世纪的记忆。

车是假的,流量是真的:斯柯达如何用一台概念车空手套白狼?-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设计师本人的创作过程。这位法国哥们儿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他在项目初期,大量使用了AI工具。他不断地给AI投喂各种提示词,让AI去“想象”和“生成”各种设计草图,然后他再从AI吐出的一堆光怪陆离的方案里,挑选出有意思的部分进行手动细化。

这个细节,才是整个故事里最硬核、最朋克的地方。

一个人类设计师,为了复活一款诞生于前AI时代的、充满人类奇思妙想的汽车,竟然召唤了AI这个数字幽灵作为外援。这是一种怎样的赛博招魂仪式?让一个没有情感、没有记忆的算法,去学习和模仿人类对于一个特定时代的“感觉”,去理解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复古”,什么是“90年代”。AI或许能识别出黄色的色值,能模仿像素风的UI,但它永远无法理解,当年坐在那台老Felicia Fun后斗里的年轻人,究竟在为什么而快乐。

所以,这台概念车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台车吗?显然不是。斯柯达官方也说了,这玩意儿就是个设计项目,压根没打算量产。如果不能量产,那花两周时间,又是AI又是设计师的,折腾这么一台虚无缥缈的车,图什么?

图的就是你现在正在看的这篇文章。图的就是各大汽车媒体的头版头条。图的就是社交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转发和讨论。

这根本不是一台车,这是一个精心打包、免费分发的“内容选题包”。

对于斯柯达的市场部来说,这是一次项目管理的极致胜利。用一个设计师(可能还是在业余时间)和一些AI工具的算力成本,撬动了全球范围的品牌曝光。他们不需要建立生产线,不需要进行碰撞测试,不需要处理供应链问题,就成功地在所有人脑子里植入了一个概念:斯柯达,这个品牌,原来也挺“会玩”的。

车是假的,流量是真的:斯柯达如何用一台概念车空手套白狼?-有驾

他们卖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过去的好时光”和“未来的可能性”的混合体。我们这些消费者,或者说“内容消费者”,一边明知道这是厂家的套路,一边又忍不住被这种奇妙的创意所吸引,乐此不疲地参与到这场品牌方主导的集体狂欢中。

车是假的,流量是真的:斯柯达如何用一台概念车空手套白狼?-有驾

我们消费的从来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附带的那个符号,那个能让我们在沉闷的现实中,获得片刻精神高潮的幻觉。从这个角度看,斯柯达造了一台不存在的车,却成功地卖给了我们一个真实存在的、关于“Fun”的梦。

这操作,比那台能变形的皮卡本身,要魔幻多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