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

最近咱们身边开电动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路上跑的绿牌车也随处可见。

按理说,电动车没发动机,启动又快又安静,坐起来应该比油车更舒服才对。

可奇怪的是,不少人都反映,现在坐车,特别是坐上一些电动车,反而更容易晕车了。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打个网约车,司机师傅一脚电门下去,车子“嗖”地一下就蹿出去了,那股推背感来得特别突然,人就像被猛地推了一下。

等遇到红灯,司机一松开电门或者一脚刹车,车子又会很明显地“点头”,人在车里就跟着前仰后合的,坐个十几分钟就感觉胃里翻江倒海,难受得不行。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晕车的原理,说白了就是我们身体感官信息不统一造成的。

我们的眼睛看到车里的环境是静止的,但我们耳朵深处的平衡器官,也就是前庭系统,却能感受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晃动。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这两个信息一打架,传到大脑里,大脑就“蒙了”,处理不过来,就会发出晕眩、恶心的指令。

电动车的特性,恰好就放大了这种冲突。

它的电机响应速度极快,动力输出不像油车那样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起步和加速会感觉很“冲”。

再加上为了回收电能增加续航,很多电动车都设置了动能回收系统,一松电门车速就明显下降,这种拖拽感也加剧了前后晃动。

再加上一些车为了追求所谓的运动感,悬挂调校得很硬,路面一点小颠簸都清清楚楚地传到车里,这些低频的振动和不稳定的车身姿态,就成了导致晕车的元凶。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现在一些车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有新车推出了所谓的“晕车舒缓模式”,想通过软件调整动力输出的方式来缓解。

但这种“打补丁”式的方法,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最近,东风本田S7进行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对比测试,他们就是要告诉大家,真正能让人不晕车的,不是屏幕上的一个模式选项,而是刻在车子骨子里的机械功底和调校水平。

为了证明自己,他们找来的对手都很有分量,有电动车领域的标杆特斯拉Model Y,有设计前卫的新势力代表极氪X,甚至还越级对比了公认的舒适王者,燃油车领域的奔驰S级。

测试的场景也都是我们日常最容易感到不舒服的路况,比如需要频繁加减速的拥堵路段、连续的弯道和颠簸不平的路面。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咱们先来看看在连续拐弯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车子在转弯时会发生侧倾,车身一晃,人就容易晕。

在测试中,特斯拉Model Y过弯时,车身侧倾还是比较明显的,车里用来观察的道具水杯,水都晃荡出来不少。

极氪X的车身晃动也比较大,车里挂着的风铃响个不停,这就说明车身姿态变化很大。

而轮到东风本田S7的时候,车里放了一个很精密的陀螺仪,这个东西对姿态变化特别敏感。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可S7在弯道里行驶时,这个陀螺仪几乎能一直保持垂直,非常稳定。

这就很厉害了,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么稳,关键在于它的车身重量分布做得特别好,达到了所谓的前后50:50的黄金配比。

简单来说,就是车子的重量被均匀地分摊在了前后轮上,重心非常稳。

就好比一个人挑水,两边桶里水一样多,走起路来就特别稳当。

车子也是这个道理,重心稳了,在转弯的时候四个轮子就能牢牢抓住地面,车身不容易晃,人坐在里面自然就感觉安稳多了。

再来看刹车这个环节。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电动车最让人诟病的“点头”现象,在这个测试里被放大了。

特斯拉的动能回收力度比较强,刹车时的拖拽感很清晰。

极氪X在刹车时,车头下沉的姿态也比较明显,水杯里的水都漾出了波纹。

而东风本田S7的刹车过程就显得特别平顺柔和,车身姿态保持得非常好,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点头”。

这背后的功臣是一套很先进的电子制动系统,它能把刹车反应时间缩短到0.15秒,并且能非常精确地控制刹车力度。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更重要的是,本田的工程师们根据中国司机的驾驶习惯,特意把刹车调校得非常线性,没有那种突兀感。

这种细节上的调校,直接带来的就是乘坐的舒适,避免了因为频繁刹车带来的不适感。

最后是走烂路的情况。

路面的颠簸是考验一辆车舒适性的试金石。

测试中,当车辆通过模拟的颠簸路段时,即使是像奔驰S级这样以舒适闻名的车,座椅也能感觉到轻微的颤动。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而东风本田S7的表现却让人很惊喜,它的座椅填充材料很讲究,用了三层不同的材质,能把路面传来的生硬振动,转化成一种很柔和的起伏感,就像坐在一个高级沙发上一样。

当然,更核心的还是底盘悬挂。

S7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挂结构,这通常是更高级别的车才会使用的配置,它能更好地过滤掉路面的颠簸。

更厉害的是它还配备了一套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这套系统能提前预判前方的路况,并迅速调整减震器的软硬。

比如说,马上要压过一个井盖了,它能瞬间把减震调软一点,让你感觉不到那一下冲击,等过去了再恢复正常。

告别电车眩晕!东风本田S7三大黑科技,坐车不再头晕恶心-有驾

正是这种智能化的硬件,让破碎的路面也变得平坦了许多。

其实,把这些技术细节汇总起来看,我们就能发现东风本田S7解决晕车问题的核心思路。

它不是简单地依赖某一个软件或者某一项技术,而是通过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来达成的。

从车身重量的完美配比,到刹车和动力输出的线性调校,再到能主动适应路况的悬挂系统,以及为了隔绝噪音使用的夹胶玻璃和大量隔音棉,所有这些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车身姿态尽可能地保持平稳,减少所有可能引起乘客感官冲突的晃动、冲击和噪音。

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造车理念的差异。

当一些品牌还在热衷于堆砌屏幕、冰箱、彩电这些看得见的配置时,像本田这样的传统车企,则更愿意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地方,也就是车辆的机械素质和驾乘品质上。

他们花了三年时间,专门研究中国大城市里拥堵、加塞等典型路况,然后针对性地去调校车辆,这种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洞察和尊重,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这也预示着,电动车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家比拼的不再仅仅是续航里程和零百加速,而是回归到了一辆车最本质的东西——乘坐的舒适和驾驶的愉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