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千亿资金砸下,自研V8发动机轰鸣,保定工厂里,一场沉默的技术革命正重塑中国汽车的天花板。
七月的保定,空气里弥漫着机油与金属的气息。长城汽车科技节现场,掌门人魏建军面对镜头宣告:“未来5年,累计研发投入1000亿元。”台下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位素来低调的车界老兵,正带领长城开启一场豪赌。
01 前台网红,后台硬核
2024年的中国车市内卷成风,价格战硝烟弥漫。当多数车企掌舵人隐身幕后,魏建军却做了一件颠覆行业认知的事:亲自走到聚光灯下。
“我们要争取做一个有质量的网红”,他在直播间直面千万用户,语气坚定,“没有质量的流量,我们不会做”。
这不是作秀。在经销商信心动摇的至暗时刻,他带队重构渠道体系;当魏牌被质疑“不会卖高端车”,他果断启动直营模式。躬身入局的姿态,让长城在行业寒潮中稳住了航向。
转身回到实验室,魏建军的“技术偏执”显露无遗。他大手一挥,将研发团队规模扩大一倍至3万人,其中一半是软件人才——这个数字让同行倒吸凉气。
在近5亿元打造的风洞实验室里,300km/h风速撕扯着新车型;电池实验室中,800V高压平台已实现充电10分钟补能500公里。
02 利润翻倍的逆周期奇迹
当行业深陷价格战泥潭,2024年1-11月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7。3%,11月利润率跌至3。3%。而长城汽车却交出一份震惊市场的成绩单:扣非净利润猛增94%-106%,单车利润突破1。1万元。
这些耀眼数字背后,是魏建军“长期主义”哲学的胜利。
当对手为市场份额流血降价,长城却将资源投向高端战场:坦克品牌销量达23。1万辆,同比暴涨42%;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0。96万辆,增长37。13%。魏建军对此直言:“如果长城汽车不赚钱,中国就没有赚钱的企业”。
海外市场更成为新的增长引擎。2024年海外销售45。3万辆,同比激增43%。在俄罗斯图拉工厂下线的哈弗F7,在巴黎车展被围观的魏牌摩卡,“中国有根的全球化”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03 百万豪车与V8引擎的野望
2025年元旦,长城内部悄然发布001号任命:新设“长城品牌超豪车BG”,魏建军亲自担任董事长。消息一出,行业震动。
接近长城的人士透露,新品牌定位“汽车行业的天花板车型”,将走“高品质、小批量”路线。这并非空穴来风——几个月前,搭载2。0L V8发动机的长城灵魂摩托已正式交付。
更震撼的底牌藏在保定秘密车间:自研4。0T V8发动机将于2025年四、五月发布。
当国内其他超豪车品牌依赖电机技术错位竞争时,长城选择用大排量内燃机+电机的混动路线,直面国际豪强。超豪车BG内已引入多名欧洲豪华品牌的发动机设计、调教技术人员。
04 千亿研发筑造技术护城河
在第八届科技节上,魏建军抛出具体指标:2025年实现年销4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80%,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千亿研发资金将投向五大领域:纯电动、氢能、混动、芯片、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布局之广令人咋舌:
新能源领域,蜂巢能源自研电池包安全性比肩比亚迪刀片电池;混动方面,柠檬DHT2。0热效率已达41%,未来目标50%;氢能则布局了从制氢、储氢到燃料电池的全产业链。
智能化战场上,毫末智行由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老兵”顾维灏领衔,底层域控制器和算法软件全部自研。6月数据显示,长城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已达55%以上,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更令人惊叹的是魏建军的亲力亲为。近日,他亲自驾驶混动重卡上路测试,并向行业发起油耗挑战:“如果你的车更省油,能够挑战成功,长城重卡Hi4-G免费使用一年!”搭载的Hi4-G超级智能混动系统,在CHTC-TT国家工况测试中综合油耗仅29。7L/100km,成为重卡行业首个跑进30L大关的车型。
走进长城徐水试验场,魏建军正俯身检查一辆搭载V8发动机的 prototype样车。远处,满载新车的货轮鸣笛启航,驶向俄罗斯、中东、欧洲。
技术长城正在蓄势。当6月销量数据显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5%、海外销量站上3。6万辆高位时,那些沉默的实验室与轰鸣的V8引擎,已为这家中国车企的下一个十年埋下伏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