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07和深蓝S09双双“夺冠”,汽车投诉榜单一出,咱先不说别的,这种结果怎么看怎么像一出反转剧里的大结局,谁都没想到吧?
是不是有种开盲盒,打开一看全是“惊吓”那味道?
那些曾信誓旦旦站在4S店前与销售小姐姐热情自拍的老车主,现在估计内心只有一句OS:我招谁惹谁了,刚买没多久,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时代眼泪”?
榜单放出来,排在前头的,正是长安自家的两款作品,阿维塔07跟深蓝S09,不光包揽冠亚军,还带着UNI-T凑一桌麻将,妥妥的“投诉明星企业”。
这脸上写的不是“荣耀”,而是各种槽点和一地鸡毛。
有意思吧?
不论咱是不是长安的忠粉,看到这样的“战绩”也只能感叹一句,秀操作可以,但别秀到客户心里去了。
整得这么高调,真是不怕人说闲话。
等等,问题在哪?
眼看着,新能源浪潮席卷车市,卷花腔、卷配置、卷价格,卷到最后,居然卷起了“背刺”。
说人话,就是老车主儿刚忍痛割肉贷了款,车才出了新款,升级加配,定价却“稳如老狗”,这意味着什么?
谁是最终买单人?还用说吗?
直接给老车主来一刀,更狠的是,还不给绷带。
那阿维塔07抢了“第一”的桂冠,这问号就更大了,销量本来不炸,高投诉却能“杀出重围”。
合着咱当初被种草,最后是来体验什么叫“心碎大冒险”?
其最大投诉聚焦“新旧款迭代纠纷”。
新上市版本直接上了电吸门、流媒体后视镜,一堆时髦配置,看着就让人激动。
升级用得着发朋友圈炫耀了吧?
诶,你错了!
老车主本来以为跟新世界握个手,结果厂家给他一个大巴掌——也是199元的产品,你买的是“丐版”,别人买的却是“满汉全席”。
你说气不气?
有网友发帖说,后挡风玻璃没雨刷,又赶上雨天,开车都是“蒙眼神行”状态。
而厂家新款直接配置流媒体后视镜,思路很“e人”,可老用户就成了“nobody”。
你回头一看,往日那些动不动“用户至上”的口号,现在居然成了笑话。
厂家给的解释还没见到,又不见具体补救措施,投诉就跟雨点一样砸过来。
高能预警,下一位选手——深蓝S09。
“冠亚军”都是一家亲,长安这是玩起内卷联盟了?
S09的投诉不光数量多,关键在于“保价承诺”直接变通通。
今年5月新车上市时,那“一年保价”听起来美滋滋,还没过几个月,新款就上线,而且还是超长续航,还带啥娱乐屏。
花同样的钱,人家拿到新科技,你却只能对着保价协议默默流泪。
你说说,这协议是纸张问题还是艰难现实?
车主吐槽,那都是掏心掏肺:“保价协议成了笑话,我就是那个绝版冤种!”
厂家的骚操作在这里是:升级算配置不算价格,协议里只写着“价格变动就返差额”,可没说配置变了咋办。
你想找补偿吧,厂家还能给你甩手掌柜姿态。
连影视剧都不敢这么写,现实比剧本会演。
好戏还没完。
第三名别克英朗杀出个程咬金。
这是老牌美系选手,问题则更“接地气”——方向打不正、转向异响,车主连着投诉几年都没整明白。
问题年年洗牌,人年年心累,厂家召回都没召回出个结果,本来一张召回公告,“一切问题都解决”,可是细究详情,你就会发现,车主吐槽声越喊越大。
咋,品牌情怀也讲究时间“保质期”?
你以为榜单就这点料?
no,理想L6直接一键上榜,排名第六。
这款褒贬不一的品牌,在9月依旧高挂投诉榜,毛病还是打转向时底盘“咯吱”作响,说白了,开着就像踩碎的小黄瓜似的,老车主结结实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噪音共振”。
理想汽车要不赶紧整明白,后面还得看谁坐在榜首吧?
还有那群合资品牌,像本田皓影、迈腾、速腾也没幸免。
消费者投诉天窗遮阳帘卡扣断裂、刹车泵有问题,听到这两个词,普通人都会汗毛一竖。
迈腾的轮胎那才叫“同款开裂”,四个轮子步调一致同步炸裂,4S店也只会自顾自打“太极”,你说无能气不气人。
卡罗拉根本就是投诉榜的“老油条”,部件老化、仪表台开裂,两三年如一日,厂家的“品质管理”怎么看怎么像打工人早班憋了九个小时的耐心,说没就没。
再说回源头,难道新能源竞速都跑成“背刺大会”了?
产品更新速度再快,也不能只顾着挥鞭奔跑,把老车主凡尔赛成“负资产”。
你说新技术、新功能真那么重要?
那市场里为啥还有满满一屋子老车主维权呢?
厂家要是不管不顾,用户的“反噬”可比市场反馈更快。
值得一提的“奇妙现象”还不止如此。
9月份,投诉增速最快的故障点居然是车灯壳裂纹与部件老化。
数字说话,环比涨了整整42.7%,别低估这道小小裂纹,谁还敢说新能源高科技滤镜不碎?
影音系统也是照例露脸,年年都是投诉榜的“头牌”,每回大家都盼着软件升级,结果一用还是卡顿、黑屏,谁嘴硬谁尴尬。
消费者追新本没错,可每一步追新,总不能踩在老用户身上吧?
其实,核心矛盾都藏在套路的缝隙里。
厂家一边大喊科技进步,一边把承诺做成“选择性履约”。
是你升级不通知,还是协议全凭解释?
一边说顾客为本,转脸新功能全给新用户上新。
离谱,真离谱。
难怪大家都觉得“车市买新不买旧,买旧哭晕加练武”。
拉回来聊点现实,咱车主也不都非要厂家剁手赔偿。
说到底,只要有点真诚的补偿机制,或者明确告知权益变化,事情能不会演变成“撕破脸”。
哪怕简单点,能不能给老用户来点折价保养、延保服务,聊胜于无啊。
不然,任凭你再多花里胡哨宣传,下一款新车再出,信你的人还剩几个?
市场竞争嘛,谁没点压力。
但有些底线,不能为了赶进度完全无视用户感受。
产品保护期、升级补偿、品控整改,说不难做其实就看愿不愿意。
别一边喊口号,一边用“升级不溯既往”的幌子搞“双标”,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何况在维权场上谁又想留下“黑历史”?
说句扎心的,汽车产业变天太快,车主的失落与愤怒就是倒逼品牌进步的试金石。
每一次投诉,其实都是最后的提醒灯。
厂家真想踏踏实实干,别老想着抢快,先让信任慢慢落地,那比啥新配置都值钱。
话说到这儿,榜单不过是一面镜子。
产品迭代固然是大势,但这背后的老用户维护才是细水长流的地基。
消费者的记忆和情绪,也是车企不能忽视的软实力。
你说该怎么办?
或许答案很简单:别搞“背刺”。
别让承诺成了一本尴尬说明书。
让老用户有存在感,有被尊重的确定感,而不是只能在投诉榜上找存在感。
对了,各位“过来人”,你对新旧款迭代这事怎么看,觉得现在买新车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地雷吗?
欢迎留言,聊聊你身边真实的故事。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