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2.0深圳签约,百亿研发投入+双城设计中心
“智界是奇瑞的头号项目。”尹同跃这话,在车圈里都传开了。那天我在群里刷消息,刚好看到余承东和尹同跃一起现身深圳,说是搞什么品牌战略合作签约。有人还调侃:两位大佬凑一块儿,是不是要憋个大招?结果协议内容直接敲定——智界独立架构、决策自主,还成立了新能源公司。这下华为管事儿更彻底,奇瑞就成了全力配合的角色。
有个销售哥们私下聊,说现在智界这路子,看着就是往问界那套靠拢。问界那些爆款,不少车主用了一年都没啥毛病——口碑确实稳得很。所以这次2.0版本出来后,有人已经开始琢磨,是不是又要复制一次销量神话。
不过,这次签约可不只是说说而已。我隔壁维修师傅老李讲:“上海、深圳双设计中心同时开业,这操作挺新鲜。”上海潮流资源多,深圳又是华为总部,两边一联动,他觉得以后新车外观可能会更大胆些。其实我自己也在想,要真能把时尚和科技混起来,也许内饰能来点稀罕玩意,比如之前群友吐槽的那个隐藏式杯架,据说新版有改进,但到底啥样谁也没见过实物。
最猛的是研发团队扩到5000人,还扔进去超百亿资金。据一个做供应链的小伙伴透露,新基地选在芜湖罗兰小镇,“松山湖”听着像南方风景区,其实就是专门搞技术创新的地方。他顺嘴提一句:“以后电池平台、底盘系统升级,都得看这里有没有新东西冒出来。”
技术方面,前阵子邻居家买了一辆鸿蒙系车型,用下来感觉动力响应快,就是冬天电池掉电厉害。他吐槽说希望智界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听说巨鲸电池平台升级后续航提升不少,还有那个雪鸮智能增程系统,我去年试驾的时候感觉油耗控制比市面上一般增程版低一点。但维修师傅提醒过,“电子架构复杂了,小毛病也容易多”,所以后期养护估计不能偷懒。
工厂环节倒是让人放心,据业内朋友吹牛:冲压焊接涂装全自动化,一分钟出一台整车。还有AI检测贯穿全过程,上回他去参观,说质量追溯比以前传统流水线靠谱很多。有意思的是,现在供应链归到鸿蒙统一体系,就连尊界工厂也是这么弄的。有点像老奇瑞彻底放手,把所有关键环节交给华为管控。这种转变其实挺难得,一个老牌自主品牌敢这样赌也是看准了市场风向吧。
但你要真聊起销量,其实第一代智界表现一直被拿来跟问界对比。不少老司机直言“还差点火候”。有个行业八卦流传很久,说华为产品“三代必出精品”,早几年余承东喊年销30万,被笑话吹牛,现在倒真实现了。这次协议算是在1.0基础上全面调整方向,包括加码设计、技术投入,还有运营模式换成产销服一体化,全流程由华为主导。我表弟最近想入手新能源,看中售后服务这一块,他打电话咨询销售,对方明确答复“今后的渠道建设全部归鸿蒙管理”。
有内部消息传出来——据孙少军(圈内人士)爆料,奇瑞准备压注全部资源给智界,把星纪元放弃掉,为上市铺路。如果时机成熟,甚至考虑让华为直接入股新能源公司。这消息真假没人证实,但微信群里已经炸锅,各种猜测都有。“秋季新品大爆发”这个梗反正每年都会出现,今年估计轮到全新R7和S7露脸。据懂行的人透露,新LOGO、新配色,还有舒适性体验全面升级,更关键的是驾驶硬件跟问界M8同步,用上最新ADS 4辅助驾驶系统,那功能听起来挺炫,不过实际体验还是等用户反馈才知道水分多少。
插句闲话,我前阵子修理店蹭茶喝,有客户抱怨座椅通风效果一般,希望下一代别再缩水配置;另一个则夸导航精准度高,下雨天高速变道提示特别及时。不过保养费用目前还是未知数,大伙心里都打鼓:高端配置是不是意味着零件贵?
最后信源就杂七杂八地散落各处吧,有官方发布、有业内自述,也夹杂不少生活里的碎碎念。有些信息或许明天就更新,也可能哪条小道消息根本不靠谱。但无论如何,这场合作算是真刀真枪地拉开序幕,以后的路怎么走,还得慢慢看实际表现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