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过一句老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后来长大了才发现,猪根本不怕壮,它甚至很乐意成为盘中餐,只要它能在朋友圈里发一条“我火了”。这年头,猪的梦想都实现了,唯独人还困在路上。尤其是路上的人,困在汽车里,汽车困在油里,油困在电里,电困在电表里,电表被账单困死。要说什么东西最能让人“充满电”,恐怕不是电动车,而是银行短信:尊敬的用户,您的余额已不足。
最近忽然传来一个消息,号称要让所有人彻底告别油与电,开启什么“未来出行新纪元”。听到“新纪元”这词的时候,我的直觉告诉我,肯定又不是我能赶上的时代。毕竟我的人生一直活在“纪念”里,想要“纪元”,起码先得有个元,账户里那一串零都自带嘲讽功能,只有数字后面有个点,别人是小数,我是小命。
说回正题,这新型交通工具据说用的是“氢动能矩阵”,不烧油、不充电、不烧钱——听起来比养生更养命。以往氢能源车需要高压储氢罐,看着跟移动炸药包似的,买了车还得顺便买保险,多重保命。现在好了,人家直接用纳米级的什么玩意,把高科技吹成肥皂泡——越吹越大,最终看谁先被戳破。这车的一大卖点就是随时随地产生氢气,水一分就两头欢喜,一头跑得快,一头留下心酸。车顶还是铺光伏膜,白天晒太阳开车跟晒被子似的,晚上不怕黑有电解槽,分分钟能量全自循环。以前车都是“喝油”,现在变成“喝水”,搞得我一杯白开水都觉得贵得离谱,毕竟喝车的水可能比喝人的水还纯净。
据说这技术直接解决续航焦虑,俗称“路怒症”。以前开电动车,续航就像早恋,开头很美好,后面都是遗憾;充电站永远在你100%没电的地方。现在好了,原型车续航直接破1200公里,补能只要5分钟。要我说,这么快的补能速度,唯一担心的就是你屁股还没挪热,钱包就凉透了。每次补充能量,靠车体侧面的智能换能膜,氢氧交换,科学听起来真高深,实际操作可能跟换气球差不多,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有个大爷站旁边说“打气不要钱,氢气收费。”
更可怕的是,这车排放的不是尾气,而是纯净水。排放得比矿泉水厂还环保,开着车兜风还能顺便灌点水喝,真的把“边走边喝”做到极致。过去买矿泉水还在担心假水,现在好,假车都能产真水。万一实在口渴了,拧开出水口,喝个痛快,不知道算不算是“车载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当然了,技术革命每次都打着“安全性”旗号,谁还没见过几个实验室里穿白大褂的奸商呢?这一回,用了什么三维纳米储氢材料,储氢密度高得让人怀疑还缺不缺氢。还说什么量子隧穿效应,实现常温常压下的稳定储存。我听过隧道盗洞,没听过隧穿效应,反正一听“量子”两个字,我钱包就开始震动,有种心灵感应。至于智能监测系统,能否真能预警泄露,谁也不知道,反正市场上的“智能”产品从来都是“智能故障”,遇到暴雨自动播放天气预报,遇到事故自动死机。最后他告诉你,“我们提前预警,但没人看见。”
不过这些还都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狂欢,对于老百姓来说,革命性技术都是类似于“革命是什么?革命就是别人吃肉,我啃骨头。”以能源方式的重构为荣,最终能让人脱离化石能源与电网依赖。你以为终于能够自由出行,实际上只是多了一个新枷锁,油价不涨了,电价还在等你。搞不好以后水价再涨点,你开车要喝稀饭。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省略号,等第一辆量产车下线的时候,估计广告词会是:“清洁高效可持续,不支持分期付款。”
我都能想象,将来车企们在发布会上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拍桌子:“我们彻底解决了续航焦虑!”其实说到底,它只是把你的焦虑换了个花样。以前担心电没了,现在担心水没了,以后还要担心阳光没了。真要是哪天连续阴天,司机们都开上新车去晒太阳,那才是全民健康工程。所谓“移动未来”,其实是让你更好移动到下一个未来的坑里。谁知道这技术下一步怎么升级,也许以后车子都能直接呼吸空气跑了,那时候空气都要收费,今天喝西北风,明天喝“空气币”。
说到这儿,忽然觉得环保出行这事,挺像人类婚姻——一开始都靠激情,后来就靠忍耐。不管科技再怎么突破,人终究都要面对一些无可避免的问题,比如钱包瘦了、工资没长、理想被放了假。那些高大上的创新,无论叫氢动能也好,叫纳米电池也罢,终究都离不开人的贪心和社会的限量。以前我们盼着新能源解放出行,现在新能源解放了我们的钱包,让它更快瘪下去;以前我们反感雾霾,现在我们担心水质,总有下一个让你烦恼的理由。如果技术是钥匙,现实就是锁,等技术开了锁,你会发现里面藏着新的上锁方式。
其实从蒸汽机时代到今天,所有的科技进步都带着一阵不安和小兴奋,没错,就像你看到快递包裹上的“即将送达”,接下来是等快递员签收,还是等物业收费,反正谁也不能两全。无油无电的车子开出来,广告词肯定是“实现自由”,但自由的本质,从来不在于你能不能出门,而是你出门能不能回家。科技的发展都像打游戏升级,刚升一级就发现送你个大boss,永远在下一个回合等着你。你说你要绿色出行,最后走成了绿皮书上的“注意事项”,就差再印一句“出门记得浇水”。
好在我们都习惯了科技的花样,哪怕它今天说能造出吃饭就开车的动力,明天会告诉你饭票先实名制,剩饭扣钱。等到大家习惯了氢矩阵动力,估计会开始怀念那年油价八块钱的日子。车子再牛,也封不住你想省钱的心;技术再新,也掩盖不了生活围绕琐碎转圈的本质。新能源换了一波三连,一会儿电池,一会儿氢气,一会儿纳米,可能下一步就得靠梦想驱动,可惜梦想续航最短,补能需要命。
再过几年,量产车终于开上街头,大家最关心的也许是,“这水到底能不能喝?”喝得了,大家齐心灌水桶载货去卖水,喝不了,就成了“环保专供湿巾厂”。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移动未来里,只有钱包清洁地被清空,效率高效地被割韭菜,可持续地让你持续加班。等车子真的做到无油无电还能四处溜达,估计地球也该换届了,我们也该轮回下个纪元。
其实每一场技术变革,都是一次社会的自我调侃。你想躺平吧,新车让你躺不住;你想奋斗吧,新技术让你活得更累。人类的进步就像段子,乐观的是主角,现实是背景板。无论怎样,车子跑得快,心脏还是跳得慢。至于未来,大家写得再美,最后一句总还是:请勿随身携带梦想,前方道路已限速。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