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D19全球首发亮相,零跑高端化开启新篇章,价格或将在30万以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消费者期待值飙升
刚才在行业交流群里看到个消息,零跑刚刚在上海宣布了他们的最新力作——D19。讲真,这不是一般的新车发布,而是标志着零跑品牌向高端化的正式跃迁。全场焦点集中在一个点:价格。董事长朱江明说价格会有惊喜,我当时心头一跳,‘惊喜’到底能是什么?30万以内?别逗了吧?这个价位在新能源里可以说是白菜价了,特别是对于一台集合了十年技术积累、性能强大、配置丰富的车型来说,挺难想象怎么还会低到这个区间。
整个行业的卷越来越激烈。这几天,我也在跑厂商、渠道、供应链,感受到的不止是表面上的摇摆,更多的是价格背后的博弈。腾势N9、理想L9、问界M9价位都在40万左右,或多或少,市场已经开始把高端标签贴到这些车上。反观吉利银河M9,价格在二十多万,能干到10万到20万的区间,这个差异让我想起小时候买水果,价格差10块,就像天差地别。
零跑D19是零跑高端化战略的敲门砖,可以说是旗帜产品。你知道其实高端这东西不好定义,但可以用一些细节来判断:比如用十年技术累积的底气、续航表现、智能辅助,甚至安全配置。零跑这次用了纯电、增程两种方案,我觉得这个组合挺聪明的。毕竟纯电续航超过500公里,增程兼顾油箱和续航,给了不同类型用户一些选择空间。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80.3度电池,纯电续航500+,增程版还配了40升油箱。综合考虑,增程版的总续航一定会超过700公里——这个数字不用太精准,大概就算个心里有数。你说,多少人会在涨到吃不消时,选择增程?我猜——估算的(但没仔细算过)大概在2-4成用户会偏爱增程。毕竟对于家庭用户,或者经常跑长途的,我觉得这个配置会很吸引。
顺便聊聊配置——我看了芯片和辅助系统,能包装得挺高端:车舱内两个大屏、双芯片、VLA驾驶辅助、车规级氧舱、底盘调平。整体的想法其实挺商业:给用户一看,合适的价格,体验到的豪华感也不差。你知道,有时候买车,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数字,而是细节——比如说我朋友李工买的那辆理想L9,他说:底盘调得比我以前的车好,其实不一定是技术最先进,但实际感受那是真的。
这里我就想问个问题:零跑怎么打到30万以内能不亏?毕竟,研发成本谁都知道高,高端牌的定价压力大。有人说,想在30万搞定一台性能和安全都一流的车,是真的挺难(尤其还要保证利润)。但朱总说惊喜价格,难不成真能让成本压得如此低?我猜可能会通过供应链优化——其实说起供应链,挺像生活比喻的:像个菜市场,怎么砍价?压低中间环节成本,就能抹掉一部分利润。毕竟,零跑的核心技术也不算被抠得死死的,关键是量产效率。
顺便提个有趣的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D19的内饰设计特别有青春气息,跟它的价位确实拉不开差距,但细节上用料不错,比如坐垫、用料整得挺扎实。它的硬件不是最豪华,但在配置与用料堪称合理搭配——这也是我常说的供应链合理化的好处。你看,每个环节都在做减法,但核心体验不能差。比如安全配置采用16处2000兆帕热成型钢,10层电池安全防护,是车规级标准。
实际上,我心里隐隐觉得,零跑想拼的,是性价比。毕竟,新能源车的保值率我估算,应该在40%左右(以这个品牌的市场表现算的),在30万以内,能搞到一款长续航、智能、安全的车,让人心动也是合理的。
说到这里,我还在想。这样一台车的百公里成本大概在0.4元到0.5元(粗算的,、充电价格不同,用料不同,估算少数几个样本),如果能以这个价卖,市场接受度挺高的。
还是得问一句:你觉得,30万以内的价格,能带来惊喜到什么程度?我自己还在揣摩,毕竟每次有价格惊喜出来,都是个大迷。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是未来的变化——如果技术能降得更低,配置还能跟得上,价格就真能成为大杀器了。
是不是有点跑题了?细节就像这车的配置一样,不能忽略。你以为零跑没打算,要靠价格惊喜圈粉?还是说,真能用技术撬动市场?这一点,我觉得,大家都在等答案。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