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众CEO的中国县城电动车生意:一场供应链的降维打击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新鲜的——前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居然跑到浙江缙云县(地图上得放大三级才能找到的地方)搞起了电动滑板车!这个车,有点意思。
1. 为什么是缙云?供应链的“满级新手村”
迪斯离开大众后,没去养老,反而带着上千万欧元补偿金,一头扎进中国小县城。
这车,有点东西——他选的缙云县,和隔壁永康、武义一起,承包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短途代步车出口。
- 产业链短到离谱:县里转一圈,特斯拉的线束、哈雷的车架小作坊全在眼前,老板骑电驴十分钟能凑齐零件。
- 成本优势:工人工资比东莞低800元,房租便宜一半,华锐动能一台高功率山地滑板车成本压到6000元人民币,欧洲同行动辄2000欧(约1.6万人民币)起步。
- 效率碾压:迪斯在大众时,软件升级要等三个月测试,华锐动能两周就能出样,从图纸到装箱周期90天,比欧洲快3倍。
2. 合作模式:德国品牌+中国技术=绕开贸易壁垒
迪斯的新公司Sun Venture玩的是轻资产模式:
- 德国出品牌和渠道:利用他的行业影响力打通欧盟市场,首批订单已签至2026年。
- 中国出技术和生产:华锐动能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是关键,电机功率提到3000瓦,电池用高镍三元,车架轻200克,还能在零下20℃的阿尔卑斯山启动。
精明的避税操作:欧盟正在调查中国电动车,但迪斯的车是“德国品牌”,中国代工,返销欧洲,完美规避关税。
3. 产品定位:高端山地滑板车,专攻利基市场
这不是街边共享滑板车,而是面向户外玩家的高端货:
- 双电机+5千瓦峰值功率,能爬山,续航80公里(可换电池),售价2499欧。
- 填补欧洲空白:欧洲街头共享车饱和,但大马力、轻量化越野款稀缺,中国供应链把电池重量砍了8公斤,德国工厂根本做不到。
4. 行业启示:县城逆袭的时代来了
- 代工转型品牌:以往缙云企业赚代工辛苦钱,现在靠技术分成和品牌溢价。
县里算过账,一台车带来200元净税收,三年一亿出口额就是两千万。
- 内陆县城的机遇:广东老板看完直接搬半个车间到缙云,华锐动能研发中心招人,会德语年薪给30万(县城天花板)。
争议点:有人担心老外学完技术就踢开中方。
但学姐我认为,只要中国供应链成本优势在(参考苹果、特斯拉),合作就不会散。
5. 学姐点评
迪斯这波操作,跌冒烟了欧洲传统车企的傲慢——大众干不了的电动化,他靠中国县城实现了。
天塌了的可能是那些还在挤价格战的国内同行,而缙云模式证明:别再盯着北上广深卷算法,县城里也能长出世界级生意。
开放问题:各位车友,你觉得这种“德国品牌+中国技术”的模式,能复制到其他行业吗?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