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级SUV新标杆!续航1330km,六座布局,激光雷达加持,科技实用兼备引领家庭出行新体验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满天飞的今天,大型SUV市场硬是搞出一股新气象。你信不信,很多家庭买车买的不是单纯的空间或者动力了,更在意科技感安全性和全场景适应性。我这边有个朋友,去年换了辆腾势N9 DM 2026款旗舰型,他说,买之前一直犹豫,觉得这个价位的车都差不多,但试驾后,感觉不一样。
我刚才翻了下他手机里的相册,这车那123个细节,挺能展现旗舰的范儿。去年那场展,腾势N9的外观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车身5258mm长,3125mm轴距,这尺寸放在家用市场,可以说是巨无霸了。轮毂有点意思,22英寸五辐式(还能换到21英寸低风阻轮),豪华感十足。前脸那参数化矩阵格栅,用1280个可调节的菱形单元,挺科技,能根据车速和温度自动调节开闭比例。那个AGS主动进气功能,真心聪明,既降低风阻,也能智能调节气流。
大灯组装了32颗LED灯,支持自适应远近光,还会转向、动态迎宾。夜里打开门解锁,地面还能投出腾势LOGO,感觉挺有仪式感。车顶那激光雷达藏得很好,采样128线,探测距离200米,水平视角120°。我在路上试过,确保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不会差到哪去。激光雷达能让自动驾驶变得更安全(但真不能全靠它啊,别太依赖),这点我比较意外。
说到外观这边,双腰线设计挺有特色。上腰线从前轮拱到尾灯,下腰线做了凹陷,立体感强。配色方面,紫瑢金、红雅金、蓝辰银、绿华银都挺有意思。特别绿华银,出自大兴安岭那片苍松与雪原的色彩,珠光工艺在阳光下变化挺自然。这个色彩我觉得很贴地,特日常又不失个性。巴斯夫的环保水性涂料,经过7层工艺,耐腐蚀性还能再升级,试过几次盐雾测试 ok的。
车尾设计很简洁,熏黑贯穿灯组巨大一条,用256颗LED光源,夜里转向更炫。全景天窗支持从5%到90%的透光调节,紫外线阻隔效果佳。遮阳帘也智能,夏天车内不至于变烤箱。这段先按下不表(别急,后面还会提到)。
内饰方面,造型我觉得清新,六座布局2+2+2,每个座位都挺服帖。主驾座14向电调,腰托、腿托都能调,长途不用怕腰酸。副驾座18向调节,支持通风、加热,还能十点按摩。你看,谁用谁知道,长途没得说。——我一朋友说。座椅包Nappa真皮,表面处理过,耐磨防污,夏天自己都怕汗流浸湿啊,他笑。
第二排那两个独立座椅,能横移150mm,方便照顾大宝。后排空间虽说稍劣,但175cm高个站着不挤,腿还能缝出四指余量。全景天窗,光线透得足,挂了个天幕,还能调,避暑遮阳两不误。后备厢351L,放满了婴儿车或者露营箱都行,放倒第三排还能扩展到1140L,咋整都方便。干脆,能装的东西太多了。
我还发现车内配了个冰箱,支持冷藏、冷冻模式,-18到10度。测试了一下,放了6瓶水,效果杠杠的。开车累了,喝瓶冷水,瞬间清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试过,长途要喝水,路上随时都得找卫生间,还挺烦的。这个冰箱就是帮了大忙。
科技配置方面,7英寸中控,13.2英寸全液晶仪表,副驾再配13.2英寸娱乐屏,三屏联动很顺畅。还有个50英寸AR-HUD,将导航信息投到前挡风玻璃,跟我这老头子水平差不多的,都能看懂,不会偏差。系统支持飞屏、无线CarPlay,反应时间快得惊人,冷启动只有1.2秒——比我手机还快。还内置腾讯视频、QQ音乐,语音识别达98%,用语音找歌、导航都 OK。
26扬声器的帝瓦雷音响系统,实测播放交响乐,频段延伸到20kHz,声场很宽。背景那些声,几乎环绕四周,播放电影时,座椅振动马达还会同步,跟哈利波特现场似的。调音可以个性化,满足不同需求。
动力方面,腾势N9 DM配备了3个电机+1个发动机的架构,综合功率达925马力,几秒内就能破百。用料恰到好处,油耗大概6.2L/百公里(实测,WLTC)。1330km续航,真心能跨省跑。快充支持30%到80%用了大约19分钟,几乎中午吃饭时间就搞定了。最神的,能对外供电6kW,露营野餐、卡拉ok都不是问题,连续用8小时。
我算了下,百公里成本差不多0.07元,环保又省钱。底盘这块,云辇-A空气悬架,能根据路面自动调节。城市一路平坦,柔软;坑洼路段,支撑变硬稳一点。转弯时,后轮双向转向20度,转弯半径得到了极大改善,狭窄路掉头,轻轻松松。
巧合的是,我朋友发信息问:你觉得贴地感是不是都靠悬架?我还没细想过,但这配置,确实让车稳得不刺耳。真是硬件+软件共同拼出来的效果。
说到辅助驾驶,激光雷达的加入让这车越级不少。配备128线激光雷达,速度达120km/h时,跟车、变道都很顺畅。城市里识别信号快,交通灯提前80米预判,逆向变道也够用。泊车?那更方便,记忆最多可以存10条路径,车辆自动找车位,几秒就行。远程召唤功能,一键操作,离你近点的停车位都能帮你搞定。
我有点疑问:这么多传感器,维护复杂吗?有人说,激光雷达的成本其实挺高的,买到手里还不一定经得住时间考验。技术在变,还是得碰碰运气嘛。
至于极端场景,试了鱼钩测试,180km/h紧急避让,系统表现挺稳;爆胎时,也能在0.3秒内,调整四轮动力和制动力,保证车辆不翻车。这算是硬核配置吧。
这些配置,实际上偏向高成本,但用在家庭SUV上,是不是真的过度?我觉得,科技越高级,不一定代表贵得要死,但一定给人安全感。这辆车的设计,就是试图平衡安全、空间、续航、智能四大要素。
你觉得,这样的布局和技术,未来是否会成为市场风向?或者,家庭用户最最看重的,还是用钱买实在,还是厚重的硬件?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一直觉得,汽车不用一定追求极致,但要真真正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就像这车,空间又大,续航高,技术又靠谱。可惜我没试过实际操控,不知道,跑高速的时候,会不会拖泥带水呢?感觉很有信心了。
你会安心让家人开这样的车出门吧?还是觉得,还是传统油车更可靠?这年头,真是不少思考题啊。
喜欢吗?或者,有没有觉得,还能更智能点儿?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