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人事再变动 销量压力持续 未来走向引关注

最近,关于长城汽车的消息又多了起来,特别是公司内部的人事变动,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有消息说,原来负责魏牌和坦克这两个品牌的总经理刘艳钊,现在升职成了长城汽车的副总裁,专门管理公司的对外宣传和公共关系,这可以说是在公司里负责“脸面”和“嗓门”的头号人物了。

他原来的位置也很快有人接替,一位叫冯复之的新领导接管了魏牌,另一位叫常尧的领导则负责起了坦克品牌。

长城汽车人事再变动 销量压力持续 未来走向引关注-有驾

这么一来,长城旗下的哈弗、欧拉、魏牌、坦克这四个主要的乘用车品牌,都换上了新的负责人。

大家看到这种新闻,心里可能都会犯嘀咕:好端端的,怎么又换人了?

这公司高层跟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到底是在图啥?

其实,很多业内人士都觉得,公司高层,尤其是一线销售品牌的负责人频繁变动,十有八九都和销量有关系。

说白了,就是车卖得不理想,压力太大了,公司就希望通过换个新面孔、新思路,来看看能不能把局面打开。

但是,光靠换人这招,是不是真的灵验,这还真不好说。

咱们就拿这次人事变动里提到的魏牌来说吧。

这个品牌是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从2016年成立到现在,算起来也就九年时间,但它的总经理这个位置,已经换了八个人,人事调整的次数更是多达十次。

这频率确实有点高,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位置不太好坐,战略方向也可能一直在摇摆。

一个品牌的负责人,需要时间去熟悉产品、了解市场、磨合团队,如果总是在适应新领导,那很多长远的规划就很难坚持下去。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大家觉得魏牌是不是因为业绩不行才换人的时候,数据却显示,今年上半年魏牌的累计销量还挺不错的,同比增长了七成多,六月份的交付量还破了一万辆,算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既然卖得好,为什么还要换帅呢?

长城汽车人事再变动 销量压力持续 未来走向引关注-有驾

这可能说明,长城高层对魏牌的期待更高,或者说,他们希望引入一些新的血液来尝试不同的打法。

比如新上任的冯复之,之前就在小鹏和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干过,现在让他来管魏牌,可能就是想借鉴一些新势力的直营销售模式和互联网玩法,给这个传统高端品牌带来一些新气象。

如果说魏牌的故事是换人换得让人眼花缭乱,那长城旗下另一个品牌——欧拉的故事,就更让人觉得可惜了。

欧拉是主打女性市场的纯电小车品牌,以前靠着黑猫、白猫那几款小车,火得一塌糊涂。

但这个品牌的总经理也是换得非常勤,基本上是一年换一个。

欧拉品牌最让人不解的一个操作,就是在2022年,它最火的时候,突然宣布停产黑猫和白猫这两款主力车型。

当时官方的说法是,因为芯片短缺、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卖一辆车就亏一辆,实在扛不住了。

从做生意的角度看,亏本的买卖不做,好像也说得过去。

但从市场战略的角度看,这步棋走得实在有点险。

你想想,2021年欧拉卖了13万多辆车,黑猫白猫就占了快9万辆,是绝对的顶梁柱。

它们不仅贡献了销量,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欧拉品牌的“名片”,让很多人认识并喜欢上了这个品牌。

结果,长城亲手把这张最响亮的名片给撕了。

后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停产之后,欧拉的销量立刻就掉了下来,虽然之后也推出了一些更贵、更高端的车型,但再也没能回到过去的辉煌。

长城汽车人事再变动 销量压力持续 未来走向引关注-有驾

到了今年,欧拉的销量更是大幅下滑,成了长城汽车里跌得最惨的子品牌。

这个教训说明,有时候在市场上打基础、赚口碑,比眼前的单车利润更重要。

子品牌的挣扎,最终也反映在了长城汽车整个公司的业绩上。

这几年,长城汽车的整体销量一直没能有大的突破。

想当年,长城也是自主品牌里的佼佼者,哈弗H6这款车更是连续多年的SUV销量冠军,风光无限。

2021年,长城的年销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28万辆。

但从那以后,销量就一直在120多万辆的水平徘徊。

这几年,汽车市场变化太快了,你不进步,别人在飞速进步,那就等于你在退步。

我们看看同行的成绩单,2023年,吉利汽车卖了217万辆,奇瑞卖了260万辆,比亚迪更是卖出了惊人的427万辆。

一对比,长城的压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长城之前还定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说要到2025年,全年卖出400万辆车。

可现在看看,今年上半年过去了,总共卖了50多万辆,离目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销量上不去,财务报表自然也不会好看。

长城汽车人事再变动 销量压力持续 未来走向引关注-有驾

今年第一季度,长城汽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特别是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少了将近一半。

公司自己解释说,一方面是产品正好处在更新换代的时期,老车型卖不动,新车型还没完全顶上来;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大力建设直营销售渠道,投入的成本比较高。

说了这么多,那问题的根源到底出在哪儿呢?

很多分析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新能源转型慢了。

现在买车,大家越来越倾向于买电动车或者插电混动车。

根据统计,今年六月份,全国卖出去的新车里,有一半以上都是新能源车。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变化。

而长城汽车呢,虽然也在做新能源车,但它的销量大头,还是得靠哈弗那些传统的燃油SUV。

今年上半年,长城卖出去的车里,新能源车的占比还不到三成,远远低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这就很尴尬了,你最擅长的燃油车市场在慢慢萎缩,而未来最大的增长点新能源车市场,你又没能抢占到有利位置。

这就好比一个原来很会种麦子的农民,现在大家都开始改种水稻了,因为水稻更值钱,但他还是习惯于种麦子,水稻田里的活儿干得不熟练,产量自然就跟不上了。

总的来说,长城汽车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

它有很好的技术底子,有很强的品牌基础,但面对新能源这股不可逆转的浪潮,它的转身速度确实有点慢了。

频繁地更换高层管理人员,就像是船长在风浪中不断地调整舵手,这既是应对危机的一种尝试,本身也反映了公司内部的焦虑和战略上的不确定。

未来,长城汽车能不能走出困境,关键就看它能不能在新能源领域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且制定一个清晰、稳定、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战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