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T7双动力上市,纯电增程可选,支持高阶辅助驾驶

夜幕下,城市的路灯还在为晚归的人们撑着最后一丝光亮。

一个修车师傅蹲在路边抽着烟,边上停着辆贴满迷之伪装的新能源SUV。

有人路过,指着那激光雷达问:“这是新ET7吗?”师傅咧嘴笑了,“是啊,奇瑞又憋了个大的。”我站在不远处,像个无关紧要的路人,手里攥着申报表。

星纪元ET7双动力上市,纯电增程可选,支持高阶辅助驾驶-有驾

说实话,看到那一串数据时,大脑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车,怎么长得跟上一个兄弟ET还真差不多,就像双胞胎多了颗痣。

奇瑞最近的节奏用“眼花缭乱”来形容,毫不夸张。

前脚星纪元ET还没消化完,后脚ET7申报图直接铺开,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

如果你是奇瑞的产品经理,现在会不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关进了产品矩阵的无穷回廊?

毕竟,这种“精准刀法”操作,尺寸差那么一丢丢,价格估计也就差那么一点点,真的让人有点分不清谁是谁了。

先把现场还原一下,防止大家像我一样,在星纪元家族的名字迷宫里迷了路。

ET7这前脸,EXEED的logo正中间,贯穿灯带,分体大灯,前包围镀铬条低调处理——就像兄弟俩穿着同样的校服,一个偷偷把袖口卷了卷,想显示点个性。

侧面,标准的“新能源SUV”身材,隐藏式门把手、贯穿腰线,车顶的激光雷达像是在提醒你这不是普通的燃油车。

长宽高4988/1975/1710mm,轴距3000mm,比ET大一点点,大到像是两兄弟争当家中老大的微妙较劲。

动力部分,奇瑞像是把所有能压上的筹码都押了。

星纪元ET7双动力上市,纯电增程可选,支持高阶辅助驾驶-有驾

纯电、增程双路线并行,一副“我全都要”的姿态。

纯电后驱230kW,四驱版前桥再加123kW,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这一套动力在ET上已经见过,熟悉到像老朋友。

增程版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15kW,电池换成磷酸铁锂,供应商得壹能源和国轩高科也在名单里。

但驱动电机数据没给,留了个悬念,就像剧本杀里最后的翻牌。

每一条动力配置,都是奇瑞在市场里投下的小石子,能激起多大的水花,谁也不敢打包票。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做一点推理题。

ET7的定位,究竟是想抢占20万级主流细分市场,还是在给ET找个备胎?

看对手阵营,零跑C16、奕派eπ008早已在这个区间打得火热,不到20万的价格战都快把门槛磨平了。

奇瑞选择让增程版ET7成本更低,很明显是要在价格上做文章。

万一入门版价格“惊喜”,后面故事就精彩了——消费者不再为续航焦虑,日常用电,长途用油,完美解决都市和长途需求。

星纪元ET7双动力上市,纯电增程可选,支持高阶辅助驾驶-有驾

纯电四驱版则主打性能,宁德时代电池加持,动力响应和低温续航都不愁,当然价格也会是全系最高。

至于纯电后驱版,230kW后电机,续航理论最长,价格居中,很可能成为性价比之选。

在这里插一句冷幽默。

如果你问我,奇瑞是不是在用产品精准切割市场?

我得反问一句:有没有可能,切着切着刀收不住,最后把自己割疼了?

毕竟,ET和ET7设计上区分度不大,尺寸也像同卵双胞胎,消费者要是没看清楚,很可能买完还要问一句,老板,我买的到底是哪辆?

这种“内部打架”场景不是没见过,之前某国际品牌的XXL和XL,卖到最后连店员都拎不清型号。

从专业角度分析,奇瑞这次的产品策略很有戏剧性。

双动力组合,纯电和增程两手抓,理论上能覆盖最多的用户群体。

城市用车的,选纯电,续航无忧;长途出差的,增程版不怕找不到充电桩,灵活切换。

星纪元ET7双动力上市,纯电增程可选,支持高阶辅助驾驶-有驾

电池供应商选得也挺讲究,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各有千秋,前者性能更好,后者成本更低,算是把单一路线的风险分散了。

激光雷达上车,说明高阶辅助驾驶有戏,对科技控和安全党有一定吸引力。

不过话说回来,新能源SUV市场的水深得很,20万级区间已经挤满了野心勃勃的对手。

配置、尺寸、动力,谁能卷得更狠,谁就能抢到一块蛋糕。

奇瑞的产品矩阵,看似细分到极致,实际操作起来,如何避免“左右互搏”,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消费者买车不怕品牌多,怕的是选来选去最后发现,自己花了冤枉钱,买了个和邻居一模一样的车型,只是名字差个数字。

这种体验,既让人无奈,也容易让品牌形象边缘化。

说到这里,自嘲一下。

做汽车分析这么多年,看到厂家们“精准刀法”切市场,总会忍不住想起刀工不精炒的那盘土豆丝,分得太细,味道反而混了。

奇瑞这盘棋,玩得是细分和覆盖,只要价格和配置讲得明白,分清楚“ET”和“ET7”的真正区别,或许还能收获一波细腻的口碑。

星纪元ET7双动力上市,纯电增程可选,支持高阶辅助驾驶-有驾

但要是自己跟自己打擂台,最后可能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这算行业里常见的自黑段子,大家见怪不怪。

回过头来看,市场不会因为你名字多一个数字就多给你份额。

产品定位是否清晰,差异化能不能让消费者一眼看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奇瑞眼下的难题,是如何用故事化的差异点,把ET和ET7讲得清清楚楚,不让用户在展厅里产生身份危机。

毕竟在这个卷到飞起的时代,大家都想买一辆能代表自己选择的车,而不是买一辆自己都分不清的“家族同款”。

最后留个问题,也算是给所有品牌提个醒:在新能源细分赛道里,产品差异化和价格卷,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或者说,消费者真的会为了0.1米的长度、0.05秒的加速差异,买单吗?

还是说,最后大家还是会被故事和价格牵着走?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下一波销量数据出来后,才能有个接近答案的解。

你会为“精准刀法”买账,还是更看重一眼能懂的差异?

这场关于选择和认知的游戏,远比一辆车的申报表复杂得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