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敦高铁获批!缩短出行时间,带动沿线旅游经济,缓解财政压力

就在上个月,牡敦高铁的可研报告正式通过了国铁集团的审查。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东北老乡都在朋友圈转发 —— 毕竟从 2016 年就开始琢磨的事儿,盼到 2025 年才算真正迈开大步,谁能不激动呢?

说它是东北高铁网的 “最后一块拼图”,真不算夸张。这条高铁是沈佳高铁里唯一没开工的一段,也是东北 “三纵三横” 高铁网中东纵线的收尾工程。就像串珠子少了最关键的那一颗,之前从牡丹江往南走,总觉得不得劲。

具体看看这条线的 “家底”:全长 192.1 公里,设计时速 250 公里,听说还留着以后提到 350 公里的本事。花多少钱?现在说 200 到 300 亿之间,毕竟可研阶段,数字还在微调。

牡敦高铁获批!缩短出行时间,带动沿线旅游经济,缓解财政压力-有驾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几个新站。牡丹江西站要建 8 台 14 线的大枢纽,以后哈牡、牡佳两条高铁都能在这儿换乘。镜泊湖站专门设了 3 台 5 线,看样子是要开旅游专列,以后去看瀑布、玩冰雪更方便了。还有大岭机场站,下了高铁直接转飞机,这搭配挺机灵。

可别以为这高铁是说建就能建的。从 2016 年启动预可研,到 2023 年才进了国铁的计划本,再到今年可研过审,这十年光协调就费老劲了。

最头疼的是钱的事儿。黑吉两省一开始在出资上没谈拢,后来定下黑龙江承担 172 亿,占总投资 251.4 亿的大头。这次用了 “国铁 + 地方” 的模式,黑龙江自己就出了一半,可见地方上多上心。

牡敦高铁获批!缩短出行时间,带动沿线旅游经济,缓解财政压力-有驾

地质条件也够折腾人的。要穿过长白山余脉,那些山山水水的,打隧道架桥梁都得特别小心。还有东北这天气,冬天冷得邪乎,铁轨得用那种高寒无缝的技术,不然冻裂了可麻烦。

牡丹江到沈阳,现在绕来绕去得花不少时间,以后能少走 115 公里,省出 1.5 小时。更厉害的是哈尔滨到长白山,以前坐火车得熬 8 小时,以后 4 小时就到,周末去玩两天完全来得及。

牡丹江这下能彻底支棱起来了。哈牡、牡佳、牡敦三条高铁一交叉,妥妥的 “省域次枢纽”。以前黑龙江东部城市要南下,总得先绕到哈尔滨,以后直接走牡敦线,能省老鼻子事了。

牡敦高铁获批!缩短出行时间,带动沿线旅游经济,缓解财政压力-有驾

这还不算完。以后佳木斯到沈阳、大连能走两条道,东北进京也多了个选择,不用都挤在京哈线上。

镜泊湖、雪乡、长白山、六鼎山,这些东北的宝贝景点,以后用高铁一串,就像把珍珠串成了项链。以前去雪乡总担心住的地方不够,以后可以住在牡丹江,白天坐高铁去玩,晚上回来住得舒舒服服,这消费链一下就活了。有人算过,这高铁能让沿线的 GDP 每年多涨 1.5%,听着就带劲。

那些靠煤炭吃饭的城市,比如佳木斯、鸡西、七台河,也能借着高铁的东风,把好东西更快运出去,想想新出路。绥芬河、东宁那些口岸,以后跟外面做生意也能更方便。

不过也有人嘀咕,说东北有些地方人不算多,建这么贵的高铁值不值?其实你细想,时速 250 公里对这些非省会城市正合适,毕竟客流没到每年 2000 万人次的份上,盲目建 350 的反而浪费。

牡敦高铁获批!缩短出行时间,带动沿线旅游经济,缓解财政压力-有驾

但换个角度说,东北这地方,高铁不光是方便出行,更是国家安全的事儿。作为边疆地区,交通跟上了,心里才更踏实。

老一辈总说,以前东北的铁路多牛啊,普铁时代那叫一个风光。可这些年高铁发展确实慢了点,这次牡敦高铁能推进,也算是给东北争了口气。

当然也得提个醒。建高铁花钱如流水,哈伊高铁光黑龙江就得出 182 亿,地方财政压力不小。而且线路要穿过小兴安岭 长白山的生态区,施工时可得把环境保护好,不能顾此失彼。

按计划,这条高铁 2026 年就能开工,“十五五” 期间就能建成。到时候,它不光能和齐海满高铁连起来,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一个支点,还能一路对接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让东北亚的合作更顺畅。

说到底,这条高铁补上的不只是地理上的断点,更是东北人心里对发展的期盼。希望国家能多帮衬着点,把钱统筹好,别让这么好的规划落了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