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你以为旅行车就是实用派的象征,宝马突然来了个大招。
这次新款M3旅行版,11月4日会在成都亮相,限量发售,牛逼的是,直接跟奥迪RS4 Avant正面对抗。这不,车圈就炸开锅了。
我刚才翻了翻官方资料,基本信息一股脑放给你:外观动力内饰都升级了。
你看这前脸,双肾大尺寸,旁边带着隔断的进气口,跟以前那种低调点的感觉不一样,符号性更强了。
核心变化在于日行灯,从之前的双C形改成了倒钩形,这个细节一变,辨识度立马炸裂。
说到细节,我还注意到车侧宽体设计,宽得线条更硬朗,车尾部分熏黑尾灯,双边排气四根排气管腾出一股战斗的气息。
要说车内,除了新平底方向盘,连接标志的红色回正标,真让人觉得这车特意为我这运动狂准备的。
我还查了个配置,12.3英寸液晶仪表配14.9英寸的大屏幕,搭载BMW OS 8.5系统,操作得更顺滑。关于这块屏幕,其实我觉得这个界面比几年之前的还有质感,真是面子和里子兼备。
动力方面,别说,我觉得这个很关键。
新车用上3.0T的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530马力(这是官方估算的,不一定完全准,但这个级别,顶多上下浮动10马力),峰值扭矩650N·m(这实际我猜的,没细想过)。
匹配的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变速顺畅,能应对高速激烈驾驶的需求。加速、提速一定比奥迪RS4Avant更硬核一些。
讲真,我一开始以为这车都是花架子,谁知道性能其实挺靠谱。
还是有点疑问,限量发售这个事儿,究竟供应多少?我估算,估错了没关系,反正也不一定有人抢。
而且,后备箱容积还算不错,500升,放两个大行李箱也没问题,放倒后排还能扩到1500多升,这点比奥迪强不少。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供应链,大家知道,宝马和奥迪这两年都挺忙的,尤其是芯片和零件的供应。从供应链角度看,差异可能最大的不在于车本身多快,而是在于新车的产量能不能满足市场。
我这里还查了点资料,感觉宝马可能更偏向收藏级别的限量策略,毕竟增强了品牌稀缺感,但这也意味着普通消费者,要想买到,得趁早排队。
真正让我好奇的是,奔驰AMG、奥迪RS这些车什么时候也会跟上去呢?
这就让我想起我朋友说过的话:买车,还是看需求。你要真想激烈驾驶,不如直接去试试那些性能车。但他没说,很多人其实也不追极限,可能更在意空间、科技感这块。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个点:这个车型,前轴比普通3系更宽,抓地力应该比老款好不少。
站在自己角度,我甚至觉得,买它最划算的地方不是性能,而是那份在路上的存在感。
但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性能越强,养车贵不贵?油耗会不会跟着飙升?我大概估算一下,百公里油耗,官方宣传在9升左右,但实际用起来,我猜得偏高一点,可能10-11升。
要不然,日常跑跑短途,开着它还挺累的,毕竟不是经济型,而且,保值率?这个跟市场情绪和稀缺度有关,我觉得大概还能保持在70%左右(这是我自己估的,没有调研专门数据)。
买这些车,还是要看个心情吧。
我总想,就算性能再怎么牛,也不能忽略驾驶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没有兼顾。你说,这样一台车,能满足你运动兼实用的愿望吗?
(这段又要截止了。)
这个新车资讯虽然在表面看高端,实际上,很多细节都值得琢磨。
你觉得,像这种限量版的车,最后会不会真面向少部分人?还是像宝马说的,只根本段骑士更偏向体验者年龄层的?
对了,我还没说到,和同价位车比如奔驰C63(估计售价会接近100万)相比,新M3旅行版会不会在日常驾驶中,能更灵动?这就是我心里一直在猜测的。
谁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像屏幕里想象的那么完美。
这辆车拿到手,我倒是更关心它实际的驾驶感觉——究竟是不是那种带劲的实在感。
——好了,差不多得了。你会不会考虑体验一下这种激烈的运动+实用结合?
(就这么着,留个悬念。座椅调到最舒服的角度,像在想:下一次,去试试那辆车,是不是就能发现不同的乐趣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