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买车,丰田这个品牌在很多人心中就像是个标准答案,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省心、耐用、开个十年八年都不用大修的家庭用户来说,“开不坏的丰田”这句口号简直深入人心。
几十年来,丰田凭借着过硬的质量控制和出色的可靠性,确实在中国市场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
但是,时代在变,汽车市场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如今,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和整个行业激烈的价格竞争,我们是不是还能够像以前那样,闭着眼睛选丰田就不会错呢?
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丰田目前在售的车型阵容,就会发现,有些车型的光环正在褪去,甚至可以说,对于今天的消费者而言,它们已经不再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就从大家最熟悉的卡罗拉说起。
作为全球家轿市场的常青树,卡罗拉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
然而,正是这样一款神车,如今却有些让人一言难尽。
问题主要集中在它的动力系统上。
为了应对排放法规和降低油耗,丰田为卡罗拉引入了一款1.5升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
从厂家的宣传来看,省油是它的最大卖点。
可是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三缸发动机由于其物理结构的特殊性,天生就存在抖动比四缸机更明显的问题。
新车状态下,凭借着优秀的发动机悬置系统,这种抖动可能并不容易察觉,但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和里程的增加,当这些橡胶部件开始老化,怠速时从方向盘和座椅传来的那种细微但持续的震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恼人,大大影响了驾乘的舒适性和品质感。
更关键的是,在今天这个新能源车大行其道的时代,它省下的那点油耗优势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随便一款国产的插电混动轿车,比如比亚迪的秦PLUS DM-i,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也相当出色,甚至更低,而且它还能提供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纯电续航,对于日常城市通勤来说,几乎可以做到不烧一滴油,使用成本远低于纯燃油车。
这样一对比,卡罗拉三缸机所牺牲的平顺性,换来的节油效果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了。
也许有人会说,那我不选三缸,我选技术成熟、口碑更好的双擎混动版总行了吧?
丰田的混动技术确实是行业的标杆,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在国内市场,它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颗粒捕捉器(GPF)。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为了环保而加装在排气管上的颗粒过滤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先捕捉尾气中的颗粒物,然后在特定条件下(通常是长时间高速行驶),利用排气的高温将这些颗粒物燃烧掉,完成“再生”过程。
问题就出在这里。
购买卡罗拉这类紧凑型家轿的用户,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都是在城市里上下班、接送孩子,每天面对的是拥堵的路况和频繁的启停,很难有机会让车辆长时间保持高速行驶。
这就导致颗粒捕捉器很容易因为无法及时“再生”而堵塞。
一旦堵塞,仪表盘就会亮起故障灯,随之而来的是动力下降、油耗不降反升等一系列问题。
想要解决,就得去4S店进行强制再生,既费时间又费金钱,如果堵塞严重甚至需要更换,那费用就更高了。
这与丰田一贯宣传的“省心”理念背道而驰,无形中给车主增加了额外的养护成本和麻烦。
除了动力系统,卡罗拉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难以跟上时代。
它的加速性能一直被诟病,高速上想要超车时,那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会让人缺乏信心。
车内的智能化体验更是短板中的短板,一坐进车里,大面积的硬质塑料触感,以及那个反应略显迟钝、界面设计停留在几年前的车机屏幕,很难让人把它和这个价位应有的质感联系起来。
相比之下,同价位的国产品牌车型,早已普及了高清大屏、流畅的智能车机系统和丰富的驾驶辅助功能。
此外,车辆的隔音水平也比较一般,速度快起来之后,风噪和胎噪会比较明显地传入车内,影响长途驾驶的舒适性。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卡罗拉在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神话也开始动摇,尤其是一些存在普遍性问题的版本,车商在收车时也会相应压低价格。
说完了卡罗拉,我们再来看看丰田为了填补市场空白而推出的两款“特供”车型——亚洲狮和凌尚。
它们的定位是A+级轿车,比卡罗拉和雷凌更大一些,试图在紧凑型和中型车之间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但市场反馈却很冷淡,这两款车的月销量常常只有几百台,可以说是非常边缘化的产品。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尴尬的定位和不高的性价比。
它们的价格已经触及到了一些主流B级车的优惠后门槛,消费者手握同样的预算,完全可以买到空间更大、级别更高的车型,比如自家的凯美瑞低配,或者其他品牌的雅阁、帕萨特等。
另一方面,如果往下看,它们相比卡罗拉/雷凌的提升,又似乎不足以支撑起那么大的差价。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笔钱花得不够“值”。
购买这种冷门车型,还会带来后续的隐患,比如保值率会非常差,未来想换车时会发现亏损严重;同时,由于保有量小,维修保养时可能会遇到配件不齐、需要等待的情况。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SUV阵营中的威飒和凌放身上。
这两款车在设计上确实比RAV4荣放更加精致和时尚,内饰用料也更显档次,丰田希望以此吸引那些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
然而,尽管终端优惠力度不小,它们的销量依然不温不火。
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本账:威飒和凌放除了外观内饰更好看一些,其核心的三大件、平台架构都和RAV4荣放基本一致,但价格却贵出不少,甚至为了追求动感的溜背造型,牺牲了一部分后排头部和后备箱空间。
这份为“颜值”付出的溢价,在务实的消费者看来并不划算。
更何况,在这个价格区间,向上可以够到尺寸更大、口碑更稳固的汉兰达低配车型,横向对比,国产新能源SUV更是提供了颠覆性的体验。
无论是理想汽车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带来的家庭舒适感,还是比亚迪唐DM-p的强悍性能,亦或是问界车系的鸿蒙智能座舱,都让威飒和凌放这种传统燃油SUV显得有些平淡和过时。
总而言之,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维度。
过去那种单凭一个品牌、一个口碑就能“通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丰田依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汽车品牌,它在很多车型上依然保持着高水准,但消费者在选择时需要更加理性,不能再盲目迷信。
像卡罗拉的部分版本、亚洲狮/凌尚以及威飒/凌放这些车型,它们要么是技术上出现了不适应当前使用环境的短板,要么是产品定位和性价比存在明显问题。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图的就是好用、好修、好卖。
在做出决定前,多看看、多比较,将丰田的这些车型和市场上同价位的其他选择,特别是发展迅猛的国产新能源车型放在一起权衡,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物有所值的座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