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高速服务区里,一排电动爹在那儿排队渡劫,跟等待戈多似的,旁边大哥开着油车五分钟加满油,还顺便买了根烤肠哼着歌走了,我就觉得这画面特别魔幻。
一边是新能源渗透率马上干到50%的赛博新闻,一边是今年1到7月,大哥们面无表情地提走了627万辆燃油车。这帮人是活在上个世纪吗?不懂什么叫未来吗?
不,坏了菜了,他们可能才是这个时代最清醒的疯子。
第一种人,是把里程焦虑刻进DNA里的“跑图玩家”。
对他们来说,车不是从A点到B点的工具,而是从一个鸟不拉屎的A点,到另一个信号都没有的B点的求生舱。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泊车,在他们眼里都是花里胡哨。他们信仰的图腾只有一个:加油站那个红黄相间的标志。
去年我有个朋友,开着他的电动爹从内蒙拉货回来,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电池活性直接来了个“压缩毛巾”式的缩水。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着长队,每一个车主脸上都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遭这个罪”的哲学思考。他排了两小时,充了个60%,感觉自己半条命都搭进去了。隔壁一个大货车司机,加满油,点根烟,五分钟后一脚油门绝尘而去,留给他一个深邃的背影。
那一刻,我朋友说他悟了。在绝对的续航和补能确定性面前,一切智能都是浮云。加油站不是加油站,那是横跨全国的“任意门”,是移动的“复活点”。电动爹的充电桩呢?那是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桩是不是坏的,或者前面有没有三体人舰队在排队。
第二种人,是把计算器按冒烟的“成本精算师”。
他们不是买不起电车,他们只是觉得,现在买电车就像49年加入国军,属于是典中典的冤种行为。2025年还没到,各大油车品牌已经不装了,摊牌了,价格直接打骨折,优惠力度大到你怀疑他们在做慈善。同级别的车,油车落地价能比电车便宜好几万,这笔钱拿来加油,够你开到下一个冰河世纪。
而且,对于一年开不到一万公里的城市“盆栽”用户来说,电费是便宜,但你算上保险、算上电池衰减的隐形成本,再算上二手车市场上那惨不忍睹的保值率,综合下来谁哭谁知道。油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经典款,三年保值率稳得一批,跟老中医的手一样。说真的,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的牛肉给的越来越少了,这比油价上涨还让我焦虑。
这帮人买的不是车,是金融产品。他们坚信,省钱的最好方式,不是在用的时候省,而是在买的时候就不能亏。
第三种人,是追求“人车合一”的“机械原教旨主义者”。
这种人,你跟他聊三电系统,他跟你聊转速红区;你跟他聊智能座舱,他跟你聊手动挡的吸入感。电车那种一脚踹出去的傻快,在他们眼里索然无味,像是开了加速挂,没有灵魂。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开过那种老GTI。你懂吗?那种发动机从低吼到咆哮的层次感,那种变速箱在你脚下若有若无的反馈,那种人与机械通过震动和声浪进行的原始交流。这是一种驾驶的“参与感”,一种驯服钢铁猛兽的快感。这玩意儿,是电车那种“嗡”一声就出去的静音模式给不了的。
电车是工具,是 appliance,是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大号手机。但对这帮人来说,油车是伙伴,是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活物”。他们要的不是快,是要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古典浪漫。妈的,这不就是常识吗
第四种人,是看透一切的“实用主义活佛”。
他们通常在北京国贸或者上海陆家嘴上班,每天通勤靠地铁,开车的时间比看我这篇文章的时间还短。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周末去郊区农家乐改善伙食,或者逢年过节回老家装个X的道具。一年开个五千公里,顶天了。
你让他们买个电动爹?长期停着不动,还得担心电池亏电,隔三差五得像伺候祖宗一样给它充充电。油车呢?停个半个月一个月,只要油箱里有油,拧钥匙就着。这种稳定性,这种“你不用管我,我永远在这里”的可靠感,才是他们核心的需求。他们买的不是车,买的是一份安心,一份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的保险。
第五种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技术怀疑论者”。
他们不是不懂技术,恰恰相反,他们可能太懂技术了。他们知道,任何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应用,中间都隔着一条由无数“小白鼠”的血泪铺成的鸿沟。燃油车发展了一百多年,所有的坑都被前人踩平了,技术成熟得就像你家楼下的油条摊子,闭着眼睛都知道是什么味儿。
而新能源呢?今天这个智能驾驶辅助把人带沟里了,明天那个OTA更新直接把车干成砖了。他们不是抗拒进步,他们只是不想成为进步的代价。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生存智慧:让子弹飞一会儿。他们坚信,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特斯拉,而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激光雷达都好使。写到这我得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过了,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所以你看,现在油车和电车的关系,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功能机依然有市场。诺基亚的长续航、耐用性和实体键盘的确定性,在特定场景下就是无敌的。
现在很多家庭的选择,也越来越“贼”了。他们搞“一油一电”双持,电车在城里买菜通勤,享受低成本的快乐;油车负责诗和远方,随时准备一场说走就走的闪电战。这不叫选择困难,这叫成年人的全都要。
所以,别争了。买油车的人不是不懂趋势,他们只是在用脚投票,告诉这个喧嚣的世界:你们接着卷,我们先走一步,去加油站加满,顺便买两瓶可乐。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这是一种修行。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