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智己LS6最近开启全国试驾,这事儿本身不重要。车圈现在每天都有新车,比菜市场的菜都上新快。
重要的是,这台车,以及它背后那套不讲道理的打法,标志着上汽集团彻底不装了,摊牌了,把“体面”二字从字典里撕了,直接开始上强度。
如果说之前的市场竞争,大家还想着怎么把蛋糕做大,或者怎么从别人盘子里多切一块。
那么现在智己这套玩法,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它最好的诠释就是,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大家一起回家喝西北风。
什么叫“自带超充桩的电车”?
听着就一股子修仙小说里“随身洞府”、“移动丹房”的味道。你开到一半没电了,是不是原地一拍大腿,大喊一声“呔!”,一个充电桩就从后备箱里拔地而起,直通电网,开始渡劫?雷电法王杨永信看了都得给你点个赞,直呼专业对口。
这当然是扯淡。
这就是营销词汇的艺术,一种高级的PUA。它本质上就是个增程,但叫法要高级,要有科技感,要有一种玄学感,一种你虽然没完全搞懂,但听着就666的感觉。CLTC纯电450km,综合续航1500公里,800V快充。这些参数,单拎出来,在今天这个内卷到疯魔的市场,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玩意儿。
但“自带超充桩”这个说法,就像给一个压缩毛巾起了个名字叫“四海归墟纳水阵”,逼格瞬间就上去了。它在暗示你,你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让你彻底告别续航焦虑的“终极答案”。
至于这个答案是不是真的终极,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你信了。这就是品牌玄学的第一步,先从命名开始。
然后是那个更离谱的,灵蜥数字底盘和四轮转向。
近5米长的车,转弯半径4.49米。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这台大车,在狭窄地库里的灵活程度,约等于一只喝多了的猫。
我作为一个开了多年油车的中年人,对这种花里胡哨的功能一开始是嗤之以鼻的。我觉得这玩意儿就是典型的工程师自嗨,为了炫技而炫技。毕竟,谁没事天天在原地画圈玩儿?大部分城市道路,根本用不上这么极限的转向。
但后来我悟了。
这种功能的本质,就不是为了“日常使用”,而是为了让那些内心骚动的“韭皇”们,在某个瞬间,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优越感。
想象一个场景:你在一个拥挤到令人发指的商场地库,所有车都在小心翼翼地挪动,跟便秘一样。这时候,你开着LS6,一个羚羊挂角般的原地掉头,潇洒地拐进了最后一个车位。旁边车里的司机,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三分震惊,三分嫉妒,和四分对自己那台破车深深的怀疑。
就为了这一瞬间的“爽”,就够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这种配置,就像游戏里的皮肤,对战斗力没有任何加成,但能让你爽。而让你爽,就是当下消费主义的核心奥义。至于成本?那不重要,反正都是要转嫁的。坏了菜了,上汽这次是把用户心理学玩明白了,一把子整活。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价格。
19.79万起。
我X,这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这个价格,配上800V,配上四轮转向,配上高通8295,配上那两块看着就像要把人眼睛闪瞎的大屏。
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发疯。
这是一种自爆式的攻击。智己用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在呐喊:我活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谁都别想好过。
它瞄准的不是某一个对手,而是20到30万价格区间内所有的SUV,无论你是油是电,是新势力还是老传统。本来大家还在文质彬彬地假装进行技术交流,探讨用户体验。智己直接端着个煤气罐冲进了会场,大喊一声:“来,互相伤害啊!”
三体人看了都得直呼内行,这不就是黑暗森林打击嘛。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短期内对消费者是好事。你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过剩”的配置。
但长期来看,这是一种竭泽而渔。当所有厂商都开始不计成本地堆料、拼价格,最终的结果就是利润无限趋近于零,研发投入缩减,创新停滞,最后大家一起完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说实话,我手机里现在还有三个APP的会员忘了退。现代人的数字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健忘。
所以智己LS6能大卖吗?
谁知道呢。
这年头,车卖得好不好,越来越像一门玄学。产品力只是进入决赛圈的门票,能不能最终捧杯,得看你的故事讲得够不够动人,你的品牌光环够不够亮,你的粉丝信仰够不够坚定。
就像特斯拉,一堆人骂它内饰毛坯,骂它公关傲慢,但会买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感觉很难形容,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智己现在做的,就是用一种最粗暴、最不讲理的方式,往自己头上砸光环。用配置的“疯”,去掩盖品牌力的“弱”。
这一招,短期内,可能会很有用。
但从长远看,当所有人都开始发疯的时候,你仅仅是疯,就不够了。你得疯出风格,疯出水平,疯出一种让用户愿意陪你一起疯的信仰。
而这,才是最难的。毕竟,让别人为你花钱容易,让别人为你痴狂,那得渡劫。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