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最后一周新势力销量榜:月冠军基本锁定,理想又滑一步!

又到了每月最刺激的时刻——新能源车销量放榜!7月最后一周的数据刚刚出炉,整个市场格局已经明朗。作为汽车行业的老司机,今天就带大家深入剖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看谁在闷声发大财,谁又在暗自神伤。

不得不承认,问界这个月真是杀疯了。最后一周单品牌销量直接破万,达到1.05万台,把第二名甩开老远。如果把鸿蒙智行旗下所有品牌算在一起,更是夸张的1.24万台。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卖出近1800台车,每分钟就有1.25台车被提走。

7月份最后一周新势力销量榜:月冠军基本锁定,理想又滑一步!-有驾

很多消费者可能会纳闷:鸿蒙智行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就是华为和车企合作搞的一个"联盟",问界就是其中最亮眼的明星。现在市场上有个有趣现象:一边是专业车评人争论"鸿蒙智行算不算一个品牌",另一边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管你什么联盟不联盟,车好就买!

那些犹豫要不要下单的朋友,看到这销量是不是心里更痒了?人都有从众心理,销量高的车肯定差不到哪去,至少售后维修不用愁。但老司机得提醒一句:买车不能光看销量,还得试驾体验。不过问界这表现,确实让竞争对手压力山大。

零跑这次以8700台守住亚军位置,比上周还多了500台。小鹏更是来势汹汹,从上周的6700台猛增到8400台,直接把小米挤到了第四。这种你追我赶的戏码,比电视剧还精彩。

零跑能稳居第二,靠的就是性价比这张王牌。预算20万以内想买智能电动车的消费者,很难绕过零跑这个选项。但小鹏这波反扑也很有看头,说明产品力确实在线。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这种竞争绝对是好事——车企越卷,咱们越受益。

有意思的是,这两家都在打"科技平权"的牌。零跑强调"用30万的技术卖20万的价格",小鹏则死磕智能驾驶。普通消费者可能分不清谁家技术更先进,但看到销量就知道该怎么选了——跟着大多数人走,准没错。

要说本月最失意的,非理想莫属。连续两周被小米压着打,这周又掉到第五名,销量卡在7000多台动弹不得。李想老板这会儿估计在办公室急得直挠头。

理想的问题很典型:产品青黄不接。老款面临换代,新款还没完全发力。那些原本打算买理想的车主,现在可能纠结得很:是趁优惠抄底老款,还是等新款?这种犹豫直接反映在了销量上。

不过话说回来,理想的底子还在。等纯电车型全面铺开,翻身也就是分分钟的事。但市场从不等人,竞争对手可不会闲着。那些原本忠实的"理想粉",等不及可能就转投问界怀抱了。汽车消费就是这样,一时的犹豫可能就永远错过了。

小米汽车首月就冲到第四名,7600台的成绩让很多老牌车企汗颜。雷军这次跨界,看来是玩真的。消费者对小米有种特殊情感:买不起保时捷,买台"保时米"也不错啊!

7月份最后一周新势力销量榜:月冠军基本锁定,理想又滑一步!-有驾

但小米面临的挑战也很现实:产能。现在下订得等好几个月,很多急性子的消费者可能等不及就改选别家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饥饿营销"反而制造了话题度。朋友圈里谁要是开上了小米SU7,那绝对是人群中最靓的仔。

蔚来这周卖了3200台,比上周好点,但依然排在第九。方程豹3100台勉强挤进前十。这两家的处境,就像班里的中等生,既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最容易被忽视。

蔚来的问题在于定位尴尬。要说高端,上面有BBA压着;要说性价比,又被特斯拉吊打。那些考虑蔚来的消费者,最纠结的就是:花这个钱到底值不值?毕竟同样的预算,买燃油车能上BBA了。

方程豹则更惨,知名度还没完全打开。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这个品牌,还以为是比亚迪新出的越野车呢。在新能源市场,没有存在感比产品差更可怕。

看完这一周的销量大战,普通消费者能学到什么?

首先,销量不会说谎。问界能持续领跑,说明产品确实戳中了消费者痛点。那些犹豫不决的买家,不妨去店里试驾,亲身体验下"真香定律"。

其次,买车要趁早。像理想这样面临换代的车型,现在可能有不错优惠。但也要想清楚:是图便宜买即将过时的产品,还是多花点钱上最新款?

最后,别被营销带节奏。小米的热度很高,但交付慢也是事实。如果急着用车,可能得考虑其他选项。汽车毕竟是大件商品,冲动消费要不得。

7月这场销量大战,问界无疑是最大赢家。但市场变化比翻书还快,下个月格局又会如何?咱们拭目以待。记住,不管车企怎么斗法,最终受益的永远是消费者。所以,持币观望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