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度电,85公里。吉利银河M9的低配数据,第一次看到,我还以为自己在看插线板的说明书。朋友拉我去试驾,刚在车里坐定,旁边小哥神秘兮兮朝我眨眼:“这车配置拉满,能躺着刷剧,能煮咖啡,能带娃打地铺。”他手指轻轻一划,后排座椅像变魔术似的折来折去。场面有点像小时候用变形金刚砸核桃,气势足,实际没啥卵用。
气氛正热闹,群里有人发来一张续航截图。85km,电量满格,朋友圈都在开玩笑:这车适合通勤,最好家门口就有充电桩,遇上堵车还能下车遛狗。这种感觉,像是你刚打开一包薯片,发现里面全是空气。彩电、冰箱、沙发,配置对得起脸面,电池却抠门得让人心疼。
我这人对新鲜玩意儿没抵抗力,吉利M9一出,社交平台全是夸它“人性化细节”,传统门拉手、实体键,220V插座,像是给中国家庭量身定制。要说配置真不差,三电机、圆规调头,想象一下堵在小区门口原地掉头的快感。可现实总会泼你一瓢冷水。新能源圈子里比的不是谁家沙发软,拼的是谁能多跑两圈不趴窝。你问问身边混迹新能源的老炮儿,续航短板就是心病,谁都不想出门就被“电量焦虑”按在地上摩擦。
有一回,朋友家孩子非要去郊区摘草莓。M9满电出发,路上还得计算导航上的红绿灯数,生怕万一路上空调一开,回家只能推车。小孩倒是玩得开心,大人全程盯着仪表盘,比炒股还紧张。新一代SUV,续航却卡在老一代电瓶车的水平,说出去有点丢人。
数据摆在那儿,高配185km,放在两年前也许能唬人。现在市面上,理想L7、问界M7,动辄两三百公里起步,大家早就把续航当成底线。M9玩花活,配置拉满,电池却缩水,像极了那种装修豪华却没热水的民宿。品牌想用“家用舒适”圈粉,消费者却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套路了。
说起来,吉利这波操作像极了球场上的假动作。你以为他要冲锋,结果转身就往回带。新能源市场就是这样,谁脚下不稳,球都得被抢走。可M9这套组合拳,确实让很多人眼前一亮。三电机带来的动力和操控体验,圆规调头在窄巷里一试,真有种“老司机秒变魔术师”的快感。220V插座,煮咖啡、给电脑充电,露营党分分钟能玩出花。只是,续航永远像影子,甩不掉。
有网友说,吉利是故意留点遗憾,给后面升级版埋伏笔。说不定哪天突然高调宣布,低配200公里,高配250公里,价格还不变,那才真叫搅局。新能源的世界,谁还没点小算盘?但别忘了,用户的钱包和耐心都不是用来玩心跳的。你给的是炫技,他要的是实用,掂量掂量,谁也别觉得自己能蒙混过关。
如果说配置是让人心动的开胃菜,续航才是能不能下咽的主菜。有些人买车是为了享受生活,有些人买车是为了省心省力。吉利M9坐拥“彩电冰箱沙发”豪华套餐,外观、内饰、花样座椅,朋友圈拍照绝对有排面。可真想带着全家远行,谁又能扛得住那点可怜的电量?每次看宣传片说“家庭出行新体验”,我脑补的画面都是爸妈在副驾驶看剧,孩子在后排吃零食,结果导航一报“剩余续航15km”,全家人都笑不出来了。
新能源车这几年把市场卷得飞起,车厂比的不是谁更会讲故事,拼的是谁能把理想落到实地。M9的设计师肯定是懂家庭生活的,配置细节抓得住人心。可续航短板一出,所有期待都变成了疑问。你说低配能不能接受?也许有人觉得日常通勤足够。可想想城市堵车,想想周末郊游,85公里到底能撑多久?
说到底,吉利不是头一个陷在“花活与实用”矛盾里的品牌。理想、比亚迪、问界,哪个没被续航问题拷问过?谁都想做市场搅局者,谁都怕被用户一句“电量焦虑”刷下神坛。吉利M9如果真能在续航上补上这块短板,再加上这些让人眼馋的配置,市场格局也许真会被它搅个天翻地覆。
现在,车还没上市,舆论场早已热闹开了锅。有人每天刷新吉利的公告,等着看低配续航是不是能有奇迹。也有人已经在琢磨,等下一代M9出来,是不是就能成为新能源SUV的新标杆。谁也说不好。汽车这行水有多深,只有踩进去才知道。
你说,这样的吉利银河M9,到底是“科技大餐”还是“续航小品”?彩电冰箱沙发和续航之间,你会怎么选?留言区丢给你,别光看热闹,敢不敢说出你心里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