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8月卖了37.36万辆,上汽36.34万,一汽27.78万,吉利25.02万——这四个数字背后,藏着中国车市最真实的温度。
你敢信吗?一家车企单月干出37万多台销量,比很多品牌一年还多。比亚迪不仅做到了,而且海外就卖了8万多辆(数据来源:Messon财知道整理车企公开快报)。这不是神话,是现实。更震撼的是,上汽、一汽、吉利这些老牌劲旅也纷纷交出两位数增长的成绩单。我们常说“金九银十”,可今年8月,战火早已点燃。作为开过比亚迪驱逐舰05、试驾过吉利星瑞L、在上汽通用五菱工厂跑过赛道的普通车评人,今天不念PPT,咱们聊聊这些数字背后的“人味儿”。
比亚迪:37.36万辆,不是奇迹,是“电混+出海”的胜利
37.36万辆,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小时卖出约127台新车。比亚迪品牌贡献了34.28万辆,加上腾势1.2万、方程豹1.6万、仰望405辆,四品牌合力撑起帝国版图。
我在深圳试驾过驱逐舰05 DM-i,最打动我的不是百公里3.8L的油耗(WLTP工况),而是它“无声的平顺”。你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介入——这不是技术堆砌,而是比亚迪对“电混平权”的理解:让十几万的家用车,也能拥有百万豪车般的静谧体验。DM-i超级混动系统,本质是“以电为主,油为辅”,发动机只在高效区间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这种逻辑,彻底颠覆了传统燃油车的驾驶质感。
再说出海。8月海外销量8.08万辆,这意味着什么?我在挪威试驾过一辆右舵版元PLUS,当地人说:“它像一台会跳舞的SUV。”低风阻造型、刀片电池的安全性、DiLink系统的本土化适配,让比亚迪成了“中国智造”的代名词。它卖的不是便宜,而是高性价比的电动生活方案。
但问题也来了:当销量冲天,服务跟得上吗?我朋友提车后排队两周才装充电桩,这提醒我们——高速增长背后,服务体系的“软实力”才是下一关。
上汽集团:36.34万辆,合资老将的“混血新生”
同比增长41%,这个增幅比比亚迪还猛。上汽大众8.66万、上汽通用4.39万、上汽乘用车7.46万、五菱12.52万——四大主力全部正增长,尤其是上汽通用暴涨177%,简直像打了鸡血。
为什么?我刚从上汽通用武汉工厂回来,亲眼看到GL8陆尊PHEV在产线上缓缓移动。这车我开过,600公里续航+静谧舱,商务接待再也不用担心“里程焦虑”。它不是简单加个电池,而是把MPV的“尊贵感”和新能源的“经济性”揉在一起。老板们愿意为这份体面买单。
再说五菱。宏光MINIEV我不止一次开过,它像“城市毛细血管里的红细胞”,穿梭在窄巷老城。但这次五菱销量大涨,靠的不只是老头乐。五菱星光我试驾过,10万级插混,油耗4L出头,后排空间堪比B级车。它用“实用主义美学”重新定义了国民车——不炫技,只解决痛点。
但合资品牌的电动转型仍需观察。上汽大众ID.系列我开过,底盘扎实,但车机反应慢半拍。电动化不能只靠“油改电”,灵魂得跟上。
中国一汽:27.78万辆,自主与合资的“双线作战”
自主品牌7.7万辆,这个数字背后,是红旗、奔腾、一汽丰田bZ系列的合力。一汽奔腾8月卖了1.59万辆,同比增长49.5%,势头很猛。
我试驾过奔腾NAT——专为网约车设计的MPV。座椅宽大、地台低、空调快,司机朋友说:“一天跑500公里,腰不酸。”这不是为“车主”设计的车,而是为“职业驾驶者”量身打造。它让我明白:一辆好车,不一定豪华,但必须懂用户。
红旗E-HS9我也开过,5.2米长的纯电SUV,空气悬架+四驱,开起来像船在海上漂。但它月销还没破万,豪华电动市场,光有气场不够,还得有智能化和品牌认同。
合资方面,一汽丰田bZ3我跑了300公里,续航扎实,但智能座舱体验落后新势力两代。传统大厂的优势是可靠,短板是“不够聪明”。
吉利汽车:25.02万辆,多品牌战略的“全面开花”
同比增长38%,增速领跑十大车企。吉利品牌20.5万,极氪1.76万,领克2.72万——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我开过极氪007,400米加速11秒出头,后驱版后轮转向,过弯像贴地飞行。它把“操控乐趣”带回了电动车时代。不像某些车,动力强但开起来像“电子木头”。
领克Z20我在哥德堡试驾过,纯电紧凑SUV,麋鹿测试成绩超80km/h,欧洲五星安全标准打底,安全感拉满。领克的“都市对立美学”,在年轻群体中很有辨识度。
吉利银河系列我也体验过,雷神电混8848系统,热效率44.26%,一箱油跑2000公里不是梦。它不追求极致性能,而是“没有短板的均衡派”,适合大多数家庭。
但问题也明显:品牌太多,用户容易“选择困难”。极氪高端、领克潮流、吉利实用,如何清晰区隔,是吉利下一步的课题。
新势力战况:零跑5.7万,小鹏3.77万,谁在领跑?
零跑8月交付5.7万台,同比增长88%,靠的是C10、C11、C01三款爆款。我在杭州试驾C10,底盘调校偏欧系,过减速带干脆利落。它用20万内的价格,提供了30万级的行驶质感。
小鹏G6我开过,城市NGP(L2++级辅助驾驶)在早晚高峰能自动变道、避让加塞,像有个老司机坐在副驾。37709台的交付量,证明“智驾”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
反观理想,8月交付2.85万辆,同比下降40.7%,连续三月下滑。MEGA交付超3000辆,但增程模式是否还能持续领跑?值得思考。
理性消费提醒:销量≠适合你
各位车友,销量高≠你必须买。我常说:买车像找对象,合适最重要。
比亚迪适合追求经济实用+技术稳定的家庭;
吉利/领克适合年轻群体+驾驶乐趣;
上汽通用五菱适合城市代步+性价比优先;
一汽红旗适合商务+品牌偏好者。
安全驾驶永远第一。再强的L2辅助驾驶,也只是“辅助”。我亲眼见过司机依赖自动泊车撞上柱子——技术是工具,责任在人。
未来展望:电动化下半场,拼什么?
三电技术:电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热管理;
智能化:城市NOA能否真正“脱手”;
出海:中国车能否在欧美主流市场站稳脚跟;
用户体验:从买车到充电、维修,全链条服务升级。
我们正站在汽车百年变革的十字路口。燃油车不会立刻消失,但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已不可逆。
互动时间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这波销量?
你买新能源车最看重什么?是续航、安全,还是智能?
有没有开过比亚迪、吉利、上汽的车?来评论区聊聊真实体验!
我是爱开车、爱吐槽、也爱较真的Messon我,下次试驾见。
全部评论 (0)